10月18日,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近一个月的3059名新生中,51岁的他最引人注目。他既是农民工,又是大学生,创下了建校以来全日制学生最高年龄的新纪录。同时他也是大一的家长。
彭和女儿交流了上大学一个多月的感受。
休闲西装搭配格子衬衫,为彭增添一丝青春气息。但在满是很多00后身影的校园里,他每次出入,还是会被不熟悉的保安拦住问话。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3059名新生中,51岁的他最受关注。他不仅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创下了建校以来全日制学生最高年龄的新纪录。同时他也是大一的家长。
19岁的女儿彭松华和他在同一所大学和系里学习。经常一起上课,32岁的“最萌的年龄差”让父女成为校园里的一个大故事。在我女儿看来,“爸爸辞职去学习去梦想,很酷,最好的例子!”
来自河北秦皇岛,“无法挽回的遗憾”
秦皇岛在金秋时节,花木繁茂,天空晴朗,水清,更加宁静宜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北戴河区金港大道8号,国内唯一的环境本科院校,就坐落在这里。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以跑步为生,不容易,也不满意。”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校园里,51岁的彭在演讲中显得非常拘谨和害羞。他来自河北邢台沙河市西部浅山区,靠近太行山,距离秦皇岛700多公里。“如果我不上学,我可能永远不会来这里。”。
彭出生于1966年。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是最小的。1983年,他17岁,高二。因为家庭困难,他选择退学。
当他背着书和被褥离开学校时,他不愿意去,放声大哭。“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错过大学是我这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彭说,同年,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参军,在安徽某部服役三年,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
从部队回来后,彭与结婚,生了三个孩子。从此,他的大学梦彻底搁浅,开始谋生。他和父亲一起工作了半年,但收入微薄。于是,他在乡镇的钢厂、化工厂、玻璃厂工作,卖蔬菜、粮食、煤炭,还有几十份工作。
“这么多年,亏了钱,学历低,没文化。”彭说,他到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他好的时候年收入六七万,穷的时候不到一万。而且他的爱人是个没上几天初中的全职妈妈,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他肩上,让他喘不过气来。
现代版“孟母三大运动”
他知道文盲的痛苦,决定抚养三个孩子。“三字经上说,‘我以前在孟母,我选择了我的邻居。’”彭对说,自己也是如此。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他搬了很多次家。
“两个儿子第一次从村小学被送到附近矿区的儿童学校。”彭说,在普通人眼里,矿区孩子的教育质量更好。虽然从家里接送很麻烦,但他相信只要孩子学会了,就值得。
但这还不够,县城的教育质量比矿区子弟学校好。为此,在女儿彭松华出生的那一年,他下定决心,用自己多年打工攒下的积蓄,在沙河市买一套房子。结果他们一家人都住在县城。“两个儿子转学到县城的中小学,心里比较踏实。”
穷则传风。彭说,他有亲身经历。和几乎所有的当地家长一样,他深深的相信了这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拥挤到想把孩子送到名校上重点班。1967年后,他去江苏南通工作。经过一番询问,他不惜一切代价送他的三个孩子去那里学习。
“我在南方上了4年小学,大哥和二哥在那里上初中和高中。是江苏省著名的启东中学。”彭松华说,后来他们搬回沙河市,父母扮演“你是风,我是沙”的角色。学校在哪里就在哪里。“你为什么租房子而不是住在里面?父母还是为了我们的学业。”
彭的长子彭月华说,在过去的10年里,他和父母一起搬了很多次家,从小学到初中都换了学校。虽然是过去的事了,但回忆起自己多年的“乔迁之喜”,他还是哭了。现在,他也加入了工作,这部现代版的《孟母三大运动》不仅打动了他,也让他感触颇深。
辞掉工作,重拾读书的决心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工。真的很难把孩子拉扯大,负担很重。”彭说,他经常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让他们认识到知识和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
彭是的长子,彭月华,1990年出生。2008年,他通过了高考,但没有上大学。他试图出去工作,送瓶装水,在餐馆洗菜,散发传单。由于学历低,他遭受了许多挫折。他参加了一些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但没有勇气进去。他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一年多后,他在父亲的支持下回到了校园。2011年,他高考考了三门,但因为学费高放弃了,选择了石家庄大学,一所专科学校。同年,他的弟弟被邢台大学录取,也是大专。
2014年7月,彭月华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所偏远乡镇小学当小学老师。他的弟弟2014年毕业后继续深造,目前就读于河北经贸大学。
“可惜两个孩子都实现了大学梦。”彭说,30多年来,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感受大学课堂。在经历了多次的尴尬之后,去年夏天,他的爱人突然向他提起了他的想法。“现在国家有了好政策,年龄放开了。如果你真的想做梦,那就试试。”
他一直很老实,很老实,很踏实。当他听到爱人突然的想法时,他很困惑,很纠结。他到底考不考?他记得去年有个老同学聚会,很多学习好的同学都很努力,让他很羡慕。经过多日的慎重考虑,他于去年11月在沙河教育局报名。
“很多年没看书了,东西很多,很迷茫,学不进去。”彭读书一直工作到今年春节,直到今年2月高考临近,他不得不辞职。他的一些朋友不明白这一点。“上大学是找工作,但是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你这么大了,辞了工作学习,不是多余的吗?”
但他准备充分,得到了沙河一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给他提供了课本和学习资料。“一定要从零开始自学,参加高考,读自己喜欢的专业。”法学一直是他最喜欢的专业。但对他来说,最难的是英语。“英语基础太差,只能学ABC。”。
1.《农民和女儿一起考大学 51岁的他刷新建校以来全日制在校生的最大年龄纪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民和女儿一起考大学 51岁的他刷新建校以来全日制在校生的最大年龄纪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4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