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家”付出更多,收获更多的一年。近日,牛城晚报记者走进三户人家看他们的2018。这一年,孙去新河下乡“扶贫”,妻子一个人承担起接孩子、带孩子的任务;李超英在社区里忙着“造城”,他的爱人放弃了批发生意,在家做饭照顾孙女;生了第二个孩子的陈剑澜一家很累,但可爱的小娃娃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过年去基层
孙去农村帮助穷人。他的妻子学会了开车和接孩子
“2018年,我在家的时间少了。每次回到家,我都会迅速打扫卫生,帮老婆做家务。”2月2日上午,孙正在厨房里擦油烟机和地板。孙说,2018年,他带领市气象局驻地小组帮助新河县庙家庄的穷人。这一年,田家庄13户17口人实现了扶贫,村民日子越来越好;这一年,村里的路灯亮了,路也平了,环境越来越美;这一年,老乡们从孙书记、孙书记被叫到现在的“老孙”,扶贫小组变得更贴近村民。每一个有事情做的老乡,都愿意找到扶贫小组,发自内心的倾诉。
孙的爱人赵说,2018年,她丈夫下乡扶贫,但很少在家,最长一次是一个多月不能回家。她女儿今年初三,学习紧张。她以前是个爱人,接送女儿上下学,帮她补习功课。爱人下乡之初,女儿学习成绩大幅下滑。以前她不会开车,现在她开着所有的孩子上下学,上辅导班,家里有东西开就开。
李超英正忙于为“创造城市”的爱好者做家务和做饭
2月2日上午,桥东区新兴南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李超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先拨通了小区居民李女士的电话,约好见面,调解李女士家的家庭矛盾。李超英说,居民家中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愿意找她来解决。“除了正常的社区工作,我还是一个居民的‘管家’。”
李超英说,自2018年3月该市被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他们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辖区内83栋居民楼均为老小区,无产权居民楼占辖区总数的95%,由小区管理。
在他们的小区,重建了市检察院家属、原市技校家属、贸易厂家家属的道路,修补了坑洼。为了了解辖区内民众的感受,李超英每天早上7点离家后都会去辖区内转转,想了解一下各个楼盘的情况。每天小区里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她去协调。有时候,她会加班到晚上10点。
李超英能够如此自由地工作是因为她的爱人林先平的全力支持和努力。一直从事水果批发的林先平,因为李超英忙于创建城市,暂时放弃生意,留在家里做饭照顾孙女。“一个家庭是要付出代价的。”林先平说,家里有四个老人需要照顾,还有小孙女需要送到幼儿园。7月,一位80岁的老太太摔断了骨头,丈夫一直照顾她。新年快到了,李超英的社区工作很忙,打扫卫生等家务活都由林宪平“承包”。
李超英说,一个月前,她的女儿生了一个“二胎”。她是一个奶奶,在医院照顾了她三天,再也没有去过。虽然抱怨,但她知道妈妈很忙,很支持她的工作。
“二胎”家庭又累又开心
陈剑澜是70后。2018年6月1日,她的“二胎”诞生了。作为一名老年妇女,陈剑澜生下“第二个孩子”的初衷是为了给“最大的孩子”一个伴侣。“二胎”出生后,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快乐更多。
陈剑澜说,当“大哥”出生时,两边的老人还很年轻,孩子基本上由老人照顾。随着老年人的老龄化,老年人很难照顾好“二胎”。下班后,她和爱人都渴望带孩子,于是和“二胎”一起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的每一个微笑都给家人带来了欢笑。
“每次‘老二’学会一点技巧,就会回忆起当时‘老大’的情况。”陈剑澜的爱人田立新(音译)表示,当他出生于“大哥”时代时,他仍然年轻、精力充沛,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二胎”出生后,我关注的焦点慢慢发生了变化,对老婆孩子的照顾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因为有细心的陪伴,小家伙会笑翻,真的会很开心。尤其是看着老二的样子,就像大哥的原图一样,特别有成就感。“有了两个儿子,生活压力更大,但也更向前!”
来源牛城晚报
1.《邢台男科用心赵玉兵 邢台新春走基层@我们的节日|晒晒“我家这一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邢台男科用心赵玉兵 邢台新春走基层@我们的节日|晒晒“我家这一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4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