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江洋先生曾经说过:“你的问题是你想得太多,读得太少”。然而,叔本华在下面的文章中,给了我们另一种观点。他认为读书只是让别人的思想在我们的脑海里驰骋,这终究是自卑。真正丰富的精神必然是爱思考的。
这是相当自省的。很多人买了很多书,以为自己拥有知识,其实不然。读了很多书的人很多,那么他具备这些知识吗?不一定。
毕竟,我们不可能不学习。但你绝对不能像水管一样读书。
以下文章选自叔本华的《关于思考》。
-
无论任何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如果不整顿,都不会像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组织有序、分类明确的图书馆那样给我们带来好处。同样,无论你的胸有多深,如果你不能反复咀嚼消化,它的价值也远不如你不太懂但能仔细思考的知识。
为什么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因为要想消化吸收所学,并充分利用,就必须通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或者把你的真理与其他真理进行比较。当然,我们能“仔细思考”的范围很窄,也仅限于我们所熟知的,所以一定要不断的争取进步,不断的学习。
我们在学习或者学习的时候,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但是这里所谓的“思考”并不是这样。就像在风中煽风点火,我们必须时刻煽动它让火焰燃烧;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对思考的对象感兴趣,不断刺激,长时间保持。
产生思维兴趣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客观的;一是主观,后者在涉及到自我相关的事件时引起思考的兴趣;前者对宇宙万物都感兴趣。这类人之所以认为,就像我们的气息一样,纯粹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种人很少,就算是普通的所谓学者也是真的在思考。
思考和阅读的精神功能可以说与其兴趣大相径庭,两者之间的距离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的心智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人爱看书,有的人痴迷于深度思考。再加上前面提到的距离,原来的差异越来越大。
读书时,一切精神活动都是以书为主导,以书之乐为乐,以书之忧为忧。这就好比把印章的美放在蜡封上,他们喜怒哀乐的情绪不属于自己的精神。
思考的时候,不是。在思考的瞬间,精神与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运动。它不像读书,而是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根据当事人的气质和当时的心情供给一些信息和情绪。所以整天沉浸在书里的人,精神弹性会丧失,就像被重物压久了的弹簧,弹性必然会消失。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这是成为书虫的唯一途径。一般来说,“见多识广”的人大多没有更好的才能,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不能成功,恰恰是因为盲目阅读。这样的人,就像教皇说的,“只想当读者,不想当作家”。
所谓“读书人”,是指整天读书的人;人类的思想家、发明家、天才等“恩人”直接阅读“宇宙万物”。
严格来说,只有有自己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因为我们能够真正彻底地理解自己的根本思想,所以从书上读别人的思想,只是在捡别人的智慧或者残渣。
读后感到的想法都是基于自己的证据,就像考古学家从化石中推断古代植物一样;从自己内心涌出的思想,就像面对盛开的花朵研究植物一样科学客观。
读书只是代替思考。我们只能把书当成一根“导绳”,在阅读的时候依靠别人在某些方面引导我们的思想。不过话说回来,有很多书不仅没用,还引我们走邪路。如果我们很容易受到他们的诱惑,我们一定会坠入深渊,误入歧途。
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一个“守护神”,依靠他指点迷津,指引正道。只有能正确思考的人才有这个守护神。也就是说,只有能自由公正思考的人,才能找到宽广的精神之路。
所以,我们只是在思想源头停滞的时候去上学。即使是最优秀的头脑也经常会有这种现象。如果不是,那么思想的圣灵孜孜不倦地阅读,把一个人的思想放逐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就是一种罪过。这种人就像一些毫无意义的画家一样,整天看着干枯的植物标本或者青铜雕刻的风景,把自然风光抛在脑后。
有思想的人往往会发现一个现象: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随便翻开书看。原来这些论点已经被别人发现了。受挫?失望?你没必要。这个道理或者说观点是通过你自己的思考获得的,它的价值是非凡的、可比的。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这个真理或观点的正确性,其理论才能更好地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如果是这样,你就成了这个真理的新生力量,这个真理就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个分支。而且,也不像你平时看的理论,只是一瞥而已。它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脑海里,永远不会消失。
为自己着想的人,将来可能会被人当作权威的榜样。这时的“权威”不同于一般书哲学家所认为的“权威”。前者的观点与自己有很强的联系;后者只是收集和总结别人的意见。它就像是一个由某种未知材料制成的自动木偶,而前者相比之下是个陌生人,因为它是在“思考之心”中从外界诞生,经过受孕、怀孕、分娩等过程。
学习获得的真理,就像手、脚、假牙、蜡鼻、皮肤移植等。附着在身体器官上,也许不如它们逼真。而你所思考的真相,就像是一个自然的身体和四肢,真正属于你的。哲学词汇和一般学者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所以他们的精神收获和兴趣大相径庭。哲理的话就像一个画家,用正确的光影,恰当的比例,和谐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杰作。而学者呢?他只是把各种颜料系统地排列起来,就像一个大调色板,既不变化也不调和,一点意义都没有。
读书就是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我们所思考的不一定是严密紧凑的,但总是有脉络可寻的整体。我们可以依靠它发展到一定的体系。比起看书吸收别人的思想,可以说是利大于弊。
为什么?因为后者的思想来源于各种精神,属于别人的体系,把别人的色彩和见解融为一体,他的头脑里全是三教九流,百家争鸣,杂乱无章。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抓住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使人失去了自己的主见,这种现象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我们几乎都是学者。
所以,这些人在健全的理解和恰当的批评方面,远远不如那些学得很少的人。后者虽然胸中无墨,但依靠经验、阅历、零碎的阅读,将所学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或者屈从于自己的思想,所以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学术思想家的实践其实也不外如此,只不过规模更大,深度更深。思想家需要多读书,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知识,但是他们的精神是极其强大的,他们可以把东方的书全部克服或同化到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去。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知识面虽然越来越大,但已经形成了有机的联系,这些都记录在他们一般的思想体系之下。在这种场合下,这些思想家固有的思想,就像风琴的低音旋律,随时支配着一切,永远不会被其他音调压制。在那些知识大杂烩的心目中,它就像是一首渗入了很多杂音的曲子,它的基本曲调久久找不到。
花一生时间学习的人,都是从书本中学习知识的。他们读了很多书,比如风景和游记。虽然某个地方或国家的相关知识可以随便说,但是A和B怎么联系呢?人文,产品,风俗等等呢?,我不能说。相反,思考了一辈子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长辈一样,能说出当地的事情和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情的整体关系。
一般的“书哲学家”就像历史的研究者;独立思考的人就像是事实的见证人。后者,什么都不管,全凭个人经验,直接领悟和理解,绝不会随大流。所以思想家从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立场不同而已。但都抱着客观原则。如果事件本身不改变他们的立足点,他们的意见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经常可以体会到:有些自觉的论点太不落俗套,他们犹豫要不要公之于众。后来在古圣先贤的书里,我们突然发现有相同的见解,于是感到一种喜悦和错愕。书哲们,恰恰相反,讨论的无非是A说什么,B想什么,C如何提出问题,然后尝试做一些批判和比较。
不过话说回来,坐着看书也有好处。只要你努力,你总能达到目标,但不是靠思考。思想和人是一样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让你随叫随到,这要看人是否快乐。
想着一件事,比如所有的外部机会和内部氛围都很和谐,那自然就出来了。只有这样,思想才绝不是他们有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时可以得到解释。
我们在决定个人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会刻意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静坐沉思,仔细分析原因或理由,然后推断出后果...总之我们什么都想,什么都想,但最后还是没有决定。
为什么?那是因为事情不重要,但是很乱。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事件的调查往往无法静下心来,转而关注其他事情;另外,对这件事的厌恶也构成了一个原因。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强迫自己去思考,要等思考的氛围自然来了。这种氛围往往来得突兀,来得反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况,对事件给出不同的看法。
就这样,各种想法慢慢来,最后被称为“决心的成熟”。为什么成熟思想的路径这么复杂?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思维过程都处于“分割”状态。所以之前经历过的事情渐渐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事情也渐渐的清晰了,理解的更深刻了,可以用心去思考了,原来的怀疑也就消失了。
理论思维也是如此,一定要等好时机到来。再说,再好的头脑,也不是一直都适合思考的。所以,我们最好利用思维之外的时间去学习。
阅读,如上所述,是思维的替代品。而且还有很多其他人给我们出主意,和我们的方法不一样,能给我们提供精神物质。
读书的本质就是如此,所以我们不需要读太多的书,否则,精神会习惯替代品,忘记事情本身;永远走别人开辟的路,忘记走自己的思考之路。
况且,因为你经常沉迷于书本,你的眼睛与现实世界是分离的,思考的机会和氛围远没有现实世界那么受书本的启发,因为现实世界和你面前的事物都有它们的独创性和力量,都是思维精神最好的对象;最容易促进这种心理活动。
从这个事实来看,我们可以从著作中识别谁是思想家,谁是书籍哲学家并不奇怪。
显然,前者是真诚的、直接的、原创的,一切思想和表达都有独立的特点;后者,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捡了人的智慧,继承了别人的观念,就像踩了别人的戳,既无力又模糊。此外,他们的风格是由传统的陈词滥调和流行的句子组织的。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国家因为自己国家赚不到钱而赚不到钱,但是在别的国家是货币。
经验和阅读一样,不能代替思考。纯粹的经验和思维的关系,就像食物对于消化一样。如果“经验”因为发现而自诩能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那就和自诩身体的存在完全是由于它的工作一样可笑。
真正有能力的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这类人的头脑总是有一种想表达清楚的欲望,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音乐。普通凡人不会,因此,我们可以马上识别出作者心灵的能力和无能。
一流作家的精神特征就是所有的判断都是直接的。他们创作的作品也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出版后,无论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都可以认为自己是一流的东西。所以在精神领域,他们像王子一样直接属于帝国,其他作家只是站在随行大臣的立场。
所以,一个真正自以为是的人,在精神王国里等于一个国家的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的判断就像是一个君主的圣旨,他的话就是权威——君主不接受别人的命令,不认识别的权威。相反,那些遵从世俗盛行的各种意见的普通作家,就像是默默遵守法律和命令的平民。
1.《枉怎么读 不会思考再怎么读书也是枉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枉怎么读 不会思考再怎么读书也是枉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5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