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2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JTC1/SC36第32次全体会议暨工作组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近70名中外专家,以及近百名教育科技领域的知名人士,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智能学习伴侣推出的智能教育平台已经服务了全市6万名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朱志廷教授指出,智慧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人机协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智能环境、智能教学方法、智能评估是智能教育的三大基石。智能环境需要构建一个学习资源的大生态,能够连接人和资源,感知学习过程,实现自然交互,适应学习内容,实现过程记录和数据的集成分析。
关于人与人工智能的分工,朱教授说:“要坚持智慧教育的底线思维,让机器做适合机器的事(智能技术),让人适合人(教师、学生、管理者、服务提供者等。).让人做事,让人做适合人机与机器合作的事,汇聚全球智慧,促进人机智能融合。”
智利天主教大学的米格尔·娜斯鲍姆教授指出,当教师第一次使用技术时,他们从新技术中获得了负面利益,并且这种程度逐渐加深,直到达到顶峰,然后负面利益逐渐减少,并开始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直到达到临界值。对此,他建议:“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赋予教师权力,改变学习过程。”
在应用层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智能教育机器人逐渐普及。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陆宇介绍说,未来教育高级创新中心开发了一个面向学习者的智能教育平台——Smart Learning company,目前已为北京近6万名学生提供服务。该平台通过收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数据,形成个性化的数据框架,为每个学生制定精确的学习计划。
同时,未来教育高科技创新中心还开发了AI好老师德育对话机器人,主要通过基于案例的推理理论来设计整个系统,收集成功解决的德育问题案例,并通过知识图谱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和系统中预先训练好的问题解决策略的网络来生成输出内容,从而形成用户可以理解的德育问题解决方案。
北师大网络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黄荣怀教授建议,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形成全球联动的工作机制和研究共同体,建立各种国际标准,跨越数据鸿沟,共同提升未来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1.《智学伴 北京6万学生使用智慧学伴:采集学习全过程数据 定制精准学习方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智学伴 北京6万学生使用智慧学伴:采集学习全过程数据 定制精准学习方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6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