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rb.lzbs.com.cn/html/2015-02/12/content_1380665.htm,id:0 《北平历史地理》是侯仁之1949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作者在本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无论是在侯仁之个人的学术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平历史地理》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

说起北京这块地方,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这样一个名称“北京湾”。有趣的是,我脑海中的“北京湾”不是一个海湾,而是大海退却后被两列山脉环抱的一片陆地,应该说是一个“陆湾”。

我能想起“陆湾”这个词,是因为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一本著作《北平历史地理》,这部著作深深地打动了我。侯先生是科学家中善于反观自己内心感受和体验的少数人之一,他知道最真实的是客观世界在自己心中形成的“意象”,还有伴随着这种“意象”在自己心中涌起的各种体验。因此他在进行地理研究时,总是把自己当时的感受描述下来,这样就使得他的描述有了情感的脉动,他的研究论文就更能打动人。

侯先生是这样描写“北京湾”的:

“自济南而北,火车竟日奔驰于华北大平原上。那正是秋收就要开始的时候,阳光潋滟,万里无云。从车窗中望去,遍野都好像泛滥着一阵浅碧又一阵橙黄的波澜,恰是一幅陆地海洋的景象。时远时近若断若续的农庄田舍,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也都一齐淹没在这无限秋禾的波澜中,只见屋顶不见庭院,只见树头不见树身。这正是一个大好丰年的预兆,我眼前立刻浮现了‘金颗玉粒,遍地嘉禾’的字句……

风驰电掣的列车尽管一小时一小时的奔驰着,而窗中所见仍然是那同一的一幅图画。时间久了,心中未免起了一种茫无依归的厌烦,这平原委实是太大了。

但是一到黄土坡车站,情形立刻改变了。这时我从车窗中望去,在绚烂的夕照中,突然看见西北一带平地崛起一列高山,好似向列车进行的方向环抱而来,于是我又不由的想到:‘那应该就是这大平原的边际了吧!我们的行程也该告一结束了。’果然,列车一过丰台,便蓦地转了一个弯子,渐渐在灯火灿烂中安定下来,正如一艘远涉重洋的巨轮,舶入了它最后的港湾——这就是北京。

我用‘港湾’两个字,只在描写我当时的心情,事后才知道,原来美国地质学家维里斯氏,在他考察过北京及其附近的地形而后,就早已给它起名叫做‘北京湾’了。”

这就是侯先生被誉为经典的历史地理著作《北平历史地理》的开篇,这是一篇科学论著吗?是的,这是侯先生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取博士学位的论文。仅就其开篇而言,这简直是一篇即使是文学家也未必能超越的优美散文。“北京湾”这个概念就这样被侯先生推出了,虽然美国地质学家维里斯最早说出了这个名称,但那时几乎无人知晓。

我之所以引用侯先生的文章,是因为“北京湾”这个概念我还会经常提到,因此需要用文字描述“北京湾”的模样。有侯先生的文章在,引用显然是最聪明的选择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北京湾 北京还有一个更有内涵的名字:“北京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湾 北京还有一个更有内涵的名字:“北京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