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群,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讲师。
新媒体事件中的视觉图像传播现象不容忽视,图像在新媒体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力量不容低估。网民对图像的观看和理解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思考和观察事物的方式,悄然改变了新媒体事件中的舆论建构方式,成为网民实现话语赋权的新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在新媒体事件中,形象是如何影响舆论建构的,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网民的话语赋权。因此,作者收集了2007-2015年新媒体事件的典型图像,并对其视觉框架进行了分析。
一个
文献综述
(a)视觉框架研究
Entman(1991)指出,新闻框架存在两个层次:作为信息加工的精神储存原则(受众框架)和新闻本身的特性(媒体框架)。媒体框架是“为一系列事件提供意义的中心组织思想或故事情节...框架展示了争议的内容和问题的本质”(甘松&莫迪里阿尼,1987)。受众框架是人们为了应对每天遭受的海量信息而形成的心理地图。目前,视觉框架研究大多属于媒体框架研究的视角,很少从受众框架的角度考察受众对图像及其意义的接受和解读。罗德里格斯认为:根据季米特洛夫(2011)的观点,这四个层次的视觉框架分析系统可以应用于媒体框架和观众框架(观众对整体视觉信息的个体感知)。
(2)图像情感语义研究
经验认知表明,图像能够刺激观众的情绪,但“图像如何以及以何种情绪刺激观众”一直是研究中的难题,而图像情绪语义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三)视觉修辞研究
面对形象刺激,观众的第一反应只是一时的情绪,真正有效的“视觉说服”策略需要通过具体的修辞策略(转喻、象征、隐喻、互文等)进行转化和涂抹。)以便产生一种连续的反身思维,进而实现从图像符号到文化图像以及从文化图像到价值信仰的无缝转换(Scott,1994)。也就是说,以“文化形象”为中介,形象对受众的刺激实现了从情感到理性、从感知到思维的飞跃。
视觉图像有三种:原型图像、概念图像和代码图像。原型意象本身承载着元语言,因此具有强大的意义分配功能。由于图像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其解读过程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元语言系统,原型图像的征用创造了文本解读的文化语境;概念意象的思维本质是隐喻思维,本质上是从意象表征到概念意义的系统映射,概念与特定的视觉形式“相遇”,从而在意象维度上把握概念;当一种代码形式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知基础并承载了某种身份话语时,它就成为了一种代码形象(刘涛,2018)。
“象”强调“意”与“象”的结合,象与意是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像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图像的客观事实。言外之意是在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物体的引申意义。文化意象的构建是从“客体意象”到“道德意象”的转换过程,其中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隐喻修辞和转喻修辞。换句话说,视觉修辞的核心策略之一是使用隐喻和转喻来“启动、提炼、招募和征用”各种文化意象(刘涛,2011)。
刘涛(2011)认为,从形象符号到文化形象的转变是启蒙认知机制的工作,而从文化形象到价值信仰的转变是系统认知机制的工作。为了有效激活心理活动的系统认知机制,一个核心的视觉修辞策略是,视觉符号所创造和招募的文化意象首先要与某种终极价值——要么是对终极价值的积极渴望和希望,要么是对终极价值的解构和颠覆——建立联系关系,以达到特定的寓言或反讽效果。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a)提出的研究问题
基于上述视觉框架理论,本研究旨在从受众视觉框架的角度探讨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中的情感刺激和图像表达。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新媒体事件影像的视觉框架类型有哪些?分别激发了公众的哪些情绪,然后事件和事件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或问题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完成了公共问题的构建,实现了舆论的发酵?
2.新媒体事件图像的视觉框架创造了哪些文化图像?这些文化形象所转化的价值观,进而推动大众实现舆论价值观的表达有哪些?
3.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事件在采用图像视觉框架上是否有不同的偏好?塑造的文化形象类型有区别吗?
4.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事件,影像视觉框架的情感刺激与文化影像有什么关联?
(2)研究方法
在人民日报舆情监测办公室发布的年度《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选取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5年具有明显热点图像传播现象的50个新媒体事件的图像作为研究对象。由于一些新媒体事件的第一个新闻帖子或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几张图片,这些图片都包含在调查范围内,因此本研究获得了50个新媒体事件的65张图片。
本文将新媒体事件分为六类:权益斗争事件、反腐监督事件、公共安全事件、道德丑闻事件、民族政治事件和文化娱乐事件。在50个事件样本中,有22例(44%)发生了权益抵抗。9起反腐败监督事件(18%);9起公共安全事件(18%);6起道德丑闻(12%);2起民族政治事件(4%);2项文化和娱乐活动(4%)。
本研究对65张新媒体事件图片进行定量分析,对视觉框架、情感反应、文化形象和价值内涵进行编码,并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图像模式编码:根据刘涛视觉图像分类标准,本研究将图像模式分为三种类型:(1)原型图像,(2)概念图像,(3)编码图像。
价值内涵编码:参考克罗齐的价值尺度,结合新媒体事件中价值表达的现实,将核心价值观分为10类:(1)制度公平,(2)法律平等,(3)环境正义,(4)社会保障,(5)政治清廉,(6)强国,(7)民族团结,(8)社会信任,(9)社会责任,(10)社会责任,(10)社会责任,(11)社会责任,(12)社会责任,(13)社会责任,(14)社会责任,(15)社会责任,(16)社会责任,(17)社会责任,(18)
三
研究发现
(1)新媒体事件影像中使用的视觉框架主要是“悲剧框架、奇观框架、冲突框架”,往往会激发“悲伤、愤怒、恐惧、厌恶”等负面情绪。
1.不同类型的图像视觉框架有不同的情感类型。一个特殊的现象是,在政治框架激发的情感类型上,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悲剧框架:激起“悲伤”情绪的概率是100%,激起“悲伤”和“愤怒”情绪的概率也很高(63.2%)。图中,男孩的身体在中间,悲惨的情况令人震惊。放在图像的前景,效果显著,突出了画面中背景人物的动作表现,让观者很容易有和画面中旁观者一样的情感体验
冲突框架:主要刺激“愤怒”情绪(78.6%),有时刺激“厌恶”情绪(21.4%)。如图所示,观众经常被权力悬殊的冲突场景或冲突一方的微妙表达所感动,从弱势一方的角度对强势一方产生愤怒。
壮观框架:主要刺激“惊讶”和“恐惧”这两种情绪,同时刺激这两种情绪的概率不小(44.4%)。比如天津塘沽大爆炸事故,火焰熊熊,到处都是碎砖,广场上的汽车瞬间化为灰烬,只剩下铁架子。现场的震撼程度不亚于好莱坞大片的灾难特效,让人很容易感到惊讶和害怕。
口号框架:无一例外地激起“期待”的情绪(100%)。
政治框架:政治框架主要刺激“厌恶”和“愤怒”,同时刺激这两种情绪的概率高达50.0%。但其实政治框架里的原图都是官方媒体记者拍摄的,意在正面报道官员,以此来激发观众对官员的“信任”感。然而,事实证明,媒介框架在图像传播中的意图与受众框架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
2.如果同一类型的新媒体事件采用不同类型的框架,情感刺激会有所不同。
比如反腐监督事件,可以通过对比2008年6名警察杀害大学生事件和2009年杭州宝马飙车案找到。前者用一个“悲剧框架”造成悲伤;后者采取了“冲突框架”,引发愤怒。
3.虽然不同视觉框架刺激的情绪反应差异很大,但总体负面情绪是高度一致的。
新媒体事件中“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四种负面情绪非常高,共占77.0%。其中,“信任”情感从未出现在新媒体事件的图像中。“愉悦”情绪虽然出现,但与视觉框架的刺激没有直接关系,“期待”情绪只出现在横幅框架中。
(2)新媒体事件影像的视觉框架主要塑造灾难影像、死亡影像、水船影像、多种力量人物影像、被冤枉受辱的受害者影像等。,传达了丰富的形象内涵。
1.新媒体事件的形象传播运用原型意象和代码意象,创造出具有不同具体形象内涵的多元化文化意象。
38.5%的新媒体事件图像中存在原型图像,57.0%的图像中存在符号图像,4.6%的图像同时存在原型图像和符号图像。同时,在图像中找不到“概念图像”。只有9.2%的形象缺乏文化形象。
首先,对原型图像进行分析。在新媒体事件的形象中,主要有“水舟形象”(如安徽池州群众掀翻市长的车)、“很多人很厉害”(如湖北石首群众围攻政府)、“委屈受辱形象”(如邓玉娇被绑在精神病院)、“侠义形象”(唐福珍自焚反抗拆解)等原型形象。第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从公元前209年陈胜的光武起义到《水浒传》中被政府逼上梁山的108位英雄的崛起,原型意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具有逼政府反人民的含义, 并在当代“征地拆迁斗争”等新媒体事件的传播中再次被密集召唤(如安徽池州村民因征地拆迁纠纷掀翻市长汽车事件); 第二,“人多力量大”在中国文化意识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在新媒体事件中,不断呼唤“人多力量大”的原型形象(如湖北石首事件数万人堵车),表达人民齐心协力维权的精神。第三,“受委屈受辱的形象”在各种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流传,从六月飞雪的袁、、小白菜,到被恶霸欺负的吴大郎,无不可见一斑。而且这些被冤枉、受辱的形象,与当代城管、救助站、拆迁、征地、计划生育等领域的各种被侮辱、被破坏的故事(如陕西安康妇产被迫引产)完全不符第四,在中国文化中,“夏”是英雄,甚至有英雄人格的印象。在新媒体事件中,抗击自焚的唐福珍和在机场手持炸药关注自己死亡的纪忠兴,都化身为“侠与义”,成为追求正义与正义的象征。当图像承载原型图像的形式时,它就获得了一个强大的意义分配系统,帮助我们把握图像的意义。
其次,对符号图像进行分析。在新媒体事件的形象中,常用的符号形象有:火、血、表、火炬、国旗、雨伞、政府大楼、废墟、人物表情(微笑、愤怒、冷酷等)。).这些代码所塑造的形象,应该与中国传统和当下特定的文化情境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火”往往被赋予两个象征意义,一个是毁灭,一个是洗礼。“血”包含“血灾”的意思,是指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灾难和磨难。同时也赋予了它生命的意义。流血意味着失去生命。公共安全事件的形象传播中,往往会出现“火”、“血”等形象元素,与“废墟”等形象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人民生命被毁、家园被毁的“灾难形象”和“死亡形象”。“车、伞”等一系列符号是“官方权力”的象征,它们的象征意义来源于生活经验。“汽车和手表”也是“财富”的象征。在安徽池州,当人们掀翻自己的汽车时,象征着推翻了侵害普通人利益的权势阶层。此外,“笑、怒、冷酷”等一系列表达方式也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表情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多重编码,每个表情都可以用多重内涵来解读,非常复杂。在新媒体事件中,事故现场的官员“笑”会被赋予“漠视普通人生命”的态度(微笑导演杨大才事件),明星对无辜民众的“愤怒”会被赋予“霸道普通人”的含义(超女唐笑怒斥武警战士),尸体打捞队员的“冷酷”表情会被贴上“MoO就是无情”的标签。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运动形象”中,经常被征用的代码不是“举着标语本身的人物”,而是“人物的社会身份”。比如广为流传的社会运动图片《校长开门见山找我饶小学生》,中心人物是举着标语的叶海燕,但在观众眼中,叶海燕的形象不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性工作者,所以这个形象隐喻了“性工作者”对运动的支持。
不同的图像帧所塑造的文化形象是大相径庭的。悲剧框架主要塑造了受委屈受辱的人物形象(42.1%)、死亡形象(36.8%)和侠客形象(10.5%)。冲突框架主要塑造了水船形象(50.0%)、道德败坏者形象(35.7%)、纨绔子弟形象(7.1%)和民族尊严形象(7.1%)。眼镜架主要塑造社会灾难形象(55.6%)和很多人的伟大形象(44.4%)。政治框架主要塑造贪官形象(100%);口号框架创造了社会运动形象(100%)。
(3)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事件对视觉框架的选择有偏好。虽然在文化形象的塑造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反映了人们对“民主法治”和“政治清明”的价值诉求,总体上表现出负面情感刺激的一致性。
1.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事件在使用图像视觉框架时有不同的偏好。
权益斗争事件中使用的视觉框架类型多样,有:悲剧框架(37.9%)、冲突框架(27.7%)、眼镜架(21.5%)、政治框架(6.2%)和口号框架(4.6%)。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权益斗争时,眼镜架总是和冲突架一起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公共安全事件主要采用奇观框架(58.8%)和悲剧框架(41.2%)。并且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发现高达77.8%的公共安全事件同时使用这两种框架类型。反腐监督事件在政治框架上优势明显(50.0%);道德丑闻在冲突框架中占绝对优势(83.3%)。民族政治事件没有表现出显性框架类型,文化娱乐事件没有发现明显的框架特征,也没有排除“样本量太小”的影响。
2.不同类型的事件所产生的文化意象不同,其道德内涵也不同,但却反映了人们对“民主法治”、“政治清明”的价值诉求。
(1)公民权利要求民主和法治。权益斗争事件主要产生了水船(24.1%)、很多有很大实力的人(24.1%)、委屈受辱的人(24.1%)和社会运动(10.3%)等形象,主要表现在城市管理、救助站、拆迁、征地、计划生育等领域弱势群体因国家执法暴力而遭遇的悲惨命运,激发了公众的“民主法治”意识
(2)公众政治要求政治清晰。公共安全事件主要产生灾难形象(58.8%)和死亡形象(41.2%),主要表现普通民众在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故灾难中的悲惨遭遇。这些公共安全问题的根源往往是由于国家公共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完善,所以公众对“政府失职”的悲伤、恐惧和愤怒最终转化为对“责任政府”的诉求。然而,反腐监督事件中的“贪官形象”(50%)和“纨绔子弟形象”(25.0%)刺激了公众对“廉洁政治”的需求。
(3)国家政治层面的民族复兴诉求。钓鱼岛事件、奥运火炬受阻等国家政治事件中产生的“家国形象”(66.7%)和“多才多艺者形象”(33.3%)刺激了公众对“国力”和“民族团结”的诉求。
(4)社会道德层面的社会信任诉求。道德丑闻反映了现代社会道德信任机制的整体崩溃,“道德败坏者”形象的塑造(83.3%)刺激公众再次诉诸“社会信任”机制。
(5)社会压力要求个人自由。文化娱乐活动图片太少,没有明显的形象规律。但它们的广泛传播,反映了大众对权威的颠覆,对新事物的追求,对打破常规的渴望,对“人身自由”的诉求。
3.虽然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事件所塑造的文化形象是多样的,但它们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却是相对一致的。
在所有的文化意象中,塑造最多的文化意象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灾难意象(15.4%)、多才多艺者意象(12.3%)、受屈者意象(12.3%)、水船意象(10.8%)和死亡意象(10.8%)。这些文化意象主要是由悲剧框架、冲突框架和眼镜架创造的,因此会引起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等负面情绪。
四
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对新媒体事件“情感范式”的图像传播模式进行了雏形描述,以“视觉框架”的创造和传播为核心,分两步走。在第一步中,图像通过使用信息价值、意义、框架和模态等许多元素来创建事件信息的“视觉框架”。第二步,同时向两边进攻。视觉框架一方面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引起观众对事件的关注;另一方面,视觉框架通过符号的隐喻修辞机制,在受众的头脑中创造事件信息的“文化意象”,激发受众表达对事件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期编辑/大鱼
1.《唐福珍案 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唐福珍案 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9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