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曾教育了整整一代人,被誉为“中国保尔”。

“轰——”1947年9月23日中午,大连甘井子一个名叫老虎牙的山洼里,一声巨响让山坡外的人们吓得一哆嗦。

巨大的爆炸气浪把时任大连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引信厂厂长的吴运铎抛向空中,甩到了五六丈外的海滩沙地上。出事时,他们正在实验仿照日本炮弹制造的新炮弹。

这是吴运铎第三次被炸成重伤。此前两次重伤,已使他左手四个指头被炸掉,左腿膝盖被炸伤,左眼的水晶体也被碎片炸破。

吴运铎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在战争年代,他多次负伤,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100多处伤痕,几十块弹片仍然留在体内。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解放区的兵工只能用“简陋、粗糙”形容——把水井的辘轳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井绳上吊一块100多公斤的铁疙瘩,就成了锻打枪体、炮弹壳的“手摇汽锤”;在磨粮食的石磨轴上,套一条粗布缝制的传送带,就成了“人推发动机”;将手电筒灯珠磨出一个口往里面塞火药,一通电就成了“电发雷管”;工作受伤后,用磁铁吸弹片,用蚂蟥吸伤口的血。

就是在这样的“铁匠铺”里,建成了我军第一个军械修造车间,并首次制造出步枪和第一批平射炮、枪榴弹;制造出42厘米口径、射程可达4公里的火炮;研制了拉雷、电发踏雷、化学踏雷、定时地雷等多种地雷;在只有8个人的条件下,年产60万发子弹……

吴运铎身上那股自强不息的坚韧劲儿,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正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迫切需要并极力发扬的。

1950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在显要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的专题报道,将这位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介绍给了全国人民。

很快,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面世,从此深深影响了几代国人。小说甚至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深受感动的前苏联人民还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以示崇高的敬意。本站

1.《中国保尔吴运铎 吴运铎:“中国保尔”(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保尔吴运铎 吴运铎:“中国保尔”(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0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