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门罗研究所 GE中央研究院百年沧桑 | 彬复分享

本文是在智世派的授权下转载的。

企业的产业研究院是关系到创新源泉的关键命题。在美国早期历史上,最具创新性的企业是铁路运输,代表了当时美国技术最先进的企业。然而这种野蛮的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发明。基本都是“先用知识搬砖,再在轨道上搬铁”的方式,依靠外部资源和员工或承包商的自主发明。宾夕法尼亚铁路作为美国最早在1875年建立工业实验室的企业,虽然只有化学博士学位,但却首创了材料测试标准。

更多的工业需求,比如雪山崩塌,接踵而至。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研究”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依赖外部发明的问题。

一百年的绝望

虽然可以说从爱迪生开始,美国企业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而GE在1900年建立的研究所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一直伴随着GE百年的实力。半个世纪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系统实验室成立。这期间,ge研究院和贝尔实验室在科技竞争领域的挑战,直接挑起了无线电时代惊心动魄的商战,彻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加上化学领域的杜邦实验室和财大气粗的IBM,成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四大工业研究所的典范。这些耀眼的明星背后是美国企业研究院星罗棋布的布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进入电子和IT领先时代,研究所开始在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大放异彩。不用说,IBM豪华的基础研究阵容,施乐的帕克·阿尔托·PARC开创了个人电脑技术,苹果、微软、英特尔、惠普紧随其后,进入个人电脑时代,研究院成为企业标准。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的X-Lab实验室已经成为阳光下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羡慕的对象。

80年代左右,制造业基础研究所开始逐渐进入低谷,似乎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挫折通道。从1974年到1990年,《美国制造:为什么国家繁荣离不开制造业》一书的作者瓦茨拉夫称美国制造业“显示出疲态”的时代。1973年是20世纪美国贸易顺差的最后一年,是美国工业制造业外流的重要趋势。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的制造体系被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系统性地追逐,工业研究机构开始系统性地崩溃。没有给施乐带来巨额利润的PARC研究院,经过凋零重组成为技术服务公司,曾经引领化学工业潮流的杜邦中研院被解散,而企业研究院的标杆企业GE,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期,规模大幅缩减。

这就留下了一个可疑的问号:中央基础研究所在美国是否已经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能回头看看这些企业走过的路。历史的碎片里没有答案,只能提供启发性的线索。

山脉的杰作

企业研究是将“新知识”转化为“商业产品”的创新主角。GE可以说是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而且一直贯穿始终。这并不奇怪。GE从一开始就是发明家的摇篮,爱迪生是它的金字招牌。

然而,它在1900年的建立是在它的总工程师第三次写信后才被确认和建造的。此时此刻,正是GE照明看起来战无不胜的时候。此前,通用电气一直在各地购买专利,在R&D的实际投资并不多。通用电气热衷于降低制造成本,并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来“控制”市场。然而,颠覆性技术正在悄然兴起,德国科学家的两款新型高效灯泡已经出现,将GE碳丝高保真空照明技术置于极有可能被击穿的境地。通用电气的总工程师看到了现有公司的弱点。这些购买的专利,加上制造工程师的组合,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巨大挑战。作者刘力在他的著作《通用电气公司》中提到“这种威胁主要来自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家的工作”。可以说,当时工业市场上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实验室科学家,科学家开始成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主角。

GE工业实验室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就是“发现新的科学原理”。这是一个新的组织使命。虽然爱迪生早在24年前就创立了著名的门罗公园实验室,但实验室一直致力于“但有发明,可以马上转化”的实践理念,每一个理论和发明都有望产生。其实这是当时几乎所有实验室的想法,包括德国。这是科学家最功利的时刻。“一个专利,一个工厂”成了当时工业研究最典型的特征。

GE工业实验室第一次明确把实验室和工厂分开。非常关注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突破。这是人类工业发展史上一个全新的高地,超越工厂、技术,反过来进入基础科学的殿堂。虽然这种做法对许多领导人来说是可疑的,但石油公司认为基础研究应该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来做。然而,一种“企业走向科学前沿”的浪漫感觉开始在制造业蔓延。其实应该说,科学的甜蜜才是最重要的动力。到1924年,通用电气的销售额达到3亿美元,是实验室建立前的10倍,员工从1.2万人增加到8.2万人。在此期间,白炽灯、收音机和x光成为实验室的顶尖作品。这些都为通用电气的长期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正如通用电气工业实验室首任主任惠特尼所说,“工业实验室是企业的‘人寿保险’,保证企业技术的长期安全。

这是一条宽阔而强大的企业护城河。

松散的土壤

事实上,电报业的发展与铁路业相似。但是at & T:直到1925年,T才最终反思并建立了一个基于基础理论的独立的贝尔系统实验室。此前,AT & T的基础研究在其工程部(包括其子公司西部电气制造部)是混在一起的,时有出现。事实上,早在1920年,AT & T整个集团工程部下属的开发研究部就达到了2800名员工,其中近一半是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等。,比GE工业实验室多,财力雄厚。然而,使实验室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的紧迫性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但这似乎仍然不明显。然而,两种基础研究的对抗已经开始。传播领域的所有基础都在于当时对三重奏的理解。这是基础研究的专业。GE实验室对电子管机理的了解,与at & T现有专利的不断冲击形成了关系。两家公司不断碰撞,在无线电设备制造方面,20世纪20年代前后发生了20多起严重的专利冲突。

这一变革时刻将不得不等待美国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政府对科技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识到工业研究对美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1920年,美国科学院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负责推动企业重点行业的实验研究,实施大力支持工业研究的政策。国家的风向也大大鼓舞了GE研究人员的兴奋。通用电气实验室在1920年的年报中指出“实验室从事的是纯科学研究,其未成熟的成果不能列入年报,但他们的工作为实验室进行大量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最终成为我们最有用的产品”。因推动表面化学大发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朗缪尔,现在正根据自己的兴趣在GE实验室沉浸在原子模型的基础理论研究中。

贝尔系统实验室终于与时俱进,独立运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研究实验室,成立当天有3600人,比当时最大的工业实验室多出2000人。一个工业实验室一旦独立,就显示出独立对于基础研究的价值。贝尔实验室正式独立后,诞生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

到处都是松散的土壤,到处都在涌现。前二十年,美国只有几家大企业有自己的实验室,到1920年,美国已有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工业实验室;1931年,达到惊人的1600。杜邦的工业实验室此时也开始超重。虽然工业实验室早就建立了,但杜邦真正开始“基础研究”是在1927年。这一举动催生了杜邦包括合成橡胶在内的一系列重量级产品,而最著名的是尼龙——尼龙袜问世时,成千上万的女士都去空购买。基础研究使杜邦成为美国工业研究院的顶尖产业之一。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科学研究已经成为拯救国家安全的上帝。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刺激了科学原理的突破,这是由于军事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基础研究正在成为大企业的一种信仰和时尚。1948年至1957年,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占全国的50%;而中国58%的科学家和88%的工程师分布在企业。

大旗转型

所有中研院都一样,需要把握纯基础研究和企业盈利产品的关系。因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本比率一直在变化。美国大萧条和二战期间,GE研究院更注重应用研究;二战后开始强调基础研究的传统。

1965年,GE实验室和高级技术实验室正式合并成立GE研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意味着应用研究开始倾斜。此时,GE企业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逐渐增加了在工程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而理论物理的论文数量开始减少。

到了80年代,转型更加坚定,最重要的体现在资金的使用上。与竞争对手西门子一样,通用电气也调整了研究所的资金来源。从总公司直接拨款的方式,改为与各业务部门形成合同,获得科研经费的支持。而这些项目,一般不会超过2-3年。从这个时候开始,GE研究中心75%的资金和预算来自事业部的合同,需要事业部“监督”。

在此之前,大部分资金都是从业务部门“淘来”的,其用途与业务部门关系不大。所以很多业务部门都不买。这是中央研究院和R&D分部之间非常常见的冲突。通过合同资金的使用,通用电气中央研究院已经能够将其R&D节奏与通用电气的主要业务部门紧密结合,走上了并肩发展的轨道。与中心医院合作最好的是GE医疗集团。这也使得GE医疗发展迅速。

如果目标是提高分工效率,那么中研院的范围不必局限于技术研究,管理创新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外界赞誉最广的是GE对质量管理的“六西格玛”贡献,这也是GE研发中心的贡献。GE董事长韦尔奇在1995年决定采用六西格玛,但GE发现,要真正实现质量管理的六西格玛,必须从设计的源头解决,而不是从制造的源头解决。这一发现导致了DFSS(面向六西格玛设计)的诞生。DFSS在整个GE集团的推广,靠的是GE研究中心的实力。GE研发中心的Tiger团队对设计流程进行了严密的更新。作为“从一开始就”理念的支持者和执行者,我们开始将质量体系向前严格延伸,并将其嵌入到产品设计中。随着相关产品质量的提高,六西格玛已经成为通用电气集团质量保证的闪亮铭牌。后来代表实践水平的黑带大师认证大行其道,各大企业纷纷效仿,让GE成为六西格玛的实际代言人。

图1:通用电气R&D中心总部

21世纪,GE中央研究院继续扩张。2000年,通用电气的市值达到惊人的6000亿美元。如此优异的表现自然可以支撑GE研究院的扩张。

可以说,在最好的时候,GE中国R&D中心从2000年开始建设,到2017年已经成为GE全球九大基础R&D中心之一,在华R&D人员近3000人。2015年,GE Re-engineering有望成为软件巨头的时候,中研院也有一件宽大的袍子,可以容纳一切。《哈佛商业评论》写了一篇题为《在GE内部建立一家初创软件公司》的文章,其中提到,当GE花费10亿美元建立一个软件部门来实现工业互联网时(当时的Predix,就像五指山下的孙行者一样,没有自己的名字),却有着独立而丰厚的预算,成为了GE全球研究的一部分。当时的语言是令人愉悦的笑料,而歌舞是感人的。

狂野的歌曲和声音

然而,2017年初,随着在GE中国R&D中心工作了16年的创始人的离职,一个巨大的阴影出现在明亮的日子空,然后迅速蔓延。当时,ge的当红明星Predix似乎把GE其他巨额优秀资产的价值放在了其网络名人价值的后面。当我们谈论通用电气时,我们必须谈论工业互联网。

真的是不健康的征兆。

图2:通用电气R&D中心最新GRD数据

最近三四年,中研院和工业巨头的旋律变得越来越不寻常的摩擦。随着通用电气在股市的表现越来越恐怖,这种噪音也越来越强烈。通用电气在能源、油气、电力市场、金融和保险领域的一系列失误使其陷入危机。GE开始出售灯泡、油服、机车、自动化平台等一系列重资产,开始减肥。在2019年8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通用电气的市值只有720亿美元,而在2005年,它是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相差3000亿美元。中研院很优秀,但掩盖不了企业的战略失衡和市值缩水。在这种背景下,中央研究院自然无法再创造昔日的辉煌。如今,中央法院的独立域名GEGlobalResearch.com已不再保留,而是被ge.com/research.悄然取代。与此同时,通用电气全球R&D中心总部的员工数量已减半至1000人。

四年,现实突然相遇。

小荠

随着中央研究院向应用侧的加速推进,基础研究的庄严凝重氛围又恢复了从前的严肃性,逐渐开始逃离企业的大门。它正被转移到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象牙塔里。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一盏至关重要的灯,就像两艘船分开后渐行渐远的灯光,距离越来越远。

在中国,似乎很遥远。上周公布了2019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排名前三,共六家超万亿,华为7200亿排名第十五。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R&D的数据,有两个1/3的数据非常突出。

在上报数据的426家企业中,研发总支出为9800亿元,研发支出最多的前10家企业为3200亿元,占总支出的1/3。

在这次TOP10研发中,华为有1100亿,占1/3。是第二名到第五名(包括阿里、中石化、航天科技、航空空行业)的总和。

图3:中国500强企业的10大R&D组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仅华为一家就占了426家企业R&D费用的1/9。在收入最高的前10家企业中,虽然最低收入已经超过8000亿,但只有SAIC以153亿R&D费用挤进了R&D的后10名。事实上,在中国,华为似乎是唯一一家成立了明确的基础研究所并大规模进入基础研究的公司。而那些巨型企业不需要投入巨资做基础研究?这个具有公共属性的上游水库,在中国急需寻找新水源的时候,谁能提供?

图4:基础研究和工业发展

从美国企业的角度来看,经历了百年历史的工业企业研究院基本上处于衰落的趋势。那么,企业基础研究院是工业化进程中有保鲜期的同伴,还是只是周期性的往复?是什么因素瓦解了它作为神的存在?它消失留下的光空是白色的,谁来填充?

大型企业研究院背后是国家安全。在一战和二战期间以及80年代与日本争夺半导体时,美国回答了这个问题。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激烈碰撞和重新分工的状态。中国的大企业都在效仿中央研究院的模式,或者换一种方式做研究。这些问题就像沸腾的水壶发出尖锐的哨声。我们不能再选择对过去视而不见,也不能再选择不立即回应。

林雪平:南山实业学院创始人,北京联讯电力咨询公司总经理

修改人:黄,航空空制造高级工程师、信息化专家

结束

来源|知识自动化

作者|林雪平

1.《门罗研究所 GE中央研究院百年沧桑 | 彬复分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门罗研究所 GE中央研究院百年沧桑 | 彬复分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162256.html

上一篇

纽约爆发抗议是怎么回事爆发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紫光阁怒批张云雷 紫光阁如何批评张云雷的什么情况

韩国最大化妆品企业关闭900家卖场 究竟原因是什么

韩国最大化妆品企业关闭900家卖场 究竟原因是什么

韩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关闭了900家商店受疫情影响,韩国化妆品行业整体低迷,因为人们减少户外活动,戴口罩,基础妆、彩妆等主要化妆品销量均大幅下降。据悉,韩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决定今年只保留10家线下品牌集合店,韩国各地今年将关闭900多家店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