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常使患者声音嘶哑、鼻塞、饮水咳嗽、吞咽困难、流涎,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威胁,治疗非常关键。
警惕症状,抓住治疗机会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退行性疾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桥接脑神经的运动核和锥体束,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威胁,还可以抓住治疗的机会,尽快获得健康。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常见症状如下:
1.通常始于手部小肌肉无力,肌肉逐渐萎缩,可向一侧或两侧扩散,或从一侧开始后向对面扩散。同时,肌萎缩向上延伸,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和肩带。肌力下降,肌张力下降,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束纤维性颤动比较常见,可以局限于某些肌肉群,也可以广泛存在。用手打很容易诱发。
2.声音嘶哑、舌肌萎缩、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唾液流出、进食或饮水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困难。
3.上肢运动神经元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紧绷和无效运动。专家指出,由于病变往往首先侵犯下胸椎脊髓的皮质脊髓束,症状从双下肢开始,然后扩散到双上肢,其中下肢最为重要。
4.单侧或双侧手部肌肉无力,伴有明显震颤和大小鱼际肌萎缩。
5.上肢肌肉和肩胛肌萎缩,手难以抬起,毛发无力,下肢痉挛性瘫痪,行走缓慢,步态呈剪刀状。
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如果长期不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身体运动功能逐渐丧失,导致卧床休息,给家庭带来很大负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病情恶化。
运动神经元疾病应该如何治疗
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症状的威胁,治疗非常关键。但目前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大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不能完全消除根本原因,只能治标不治本。
1.药物治疗:主要是一种改善症状的药物,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来说,用药原则如下:(1)对于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痉药缓解僵硬;抗胆碱能药物可用于疲劳、流涎过多的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使用抗生素;心理负担重、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改善情绪。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也有一定作用。
2.采用按摩、理疗、被动运动、支架应用等非手术疗法预防肢体挛缩: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无效甚至加重。因此,患者可以配合适当的活动,但过度运动、不当的康复和物理治疗会加重病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应该处理运动神经元
虽然很多研究提出了运动神经元的疾病可以由慢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重金属中毒、营养代谢紊乱、环境等诱发的假说,但都没有得到证实。肢体瘫痪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称之为“痿”,“痿”是指脚无力,不能活动,如痿、弃等。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结合外感邪侵“肺热焦叶”,肾水更亏,水不含木,所以耗氧精气,筋骨失养,脉络不协调,导致本病的症状。
第一步是健脾和胃: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从食物转化而来的,所以脾胃是后天的基础。脾胃五行属土中焦,共担化气化血重任。所以脾胃都是“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从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存在的基础。脾主运化,即脾具有将水谷(饮食)转化为精微物质,将精微物质转移到全身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完成食物和饮料的消化吸收及其细微分布,血流通畅,关节松动,筋骨强健,肌肉发达,四肢活动有力。
第二步,补肝肾“肝肾同源”:肝肾关系密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育。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血靠肾精的滋养。肾精靠的是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和肾精是相互赋能转化的。精血皆源于脾胃吸收的细微水谷,故称“精血同源”。脾胃功能虚损较轻或运化能力尚可的,可考虑肝肾不足的问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体质可同时采取一步或两步。
第三步,修复正气,夯实基础,增强身体免疫力:中医理论里有两个字:“正气存于内,邪不可行”,“邪必使其弱”。“义”就是身体的反抗。中医非常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人体正气旺盛,如机能正常,气血充沛,气的防御固密,就可以防止外邪入侵,不易得病。
1.《运动神经元疾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到底应该怎么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运动神经元疾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到底应该怎么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21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