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王翰代言的金融APP艾千金被立案调查,引发热议。爆料的网友说爱钱入APP不能正常提现。大量网友在@王翰博文下痛斥王翰“骗钱”。
7月2日,王翰针对代言“爱千金”APP涉嫌造假一事发表声明,称自己曾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代言该APP,随后得知“爱千金”产品付款延迟,于是多次联系平台,督促其解决问题。我很抱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有及时通知你。他和律师团队会和大家一起积极跟进这件事,共同面对。
道歉,赶紧上热搜。
“虽然对于这件事,那些站在‘爱财理钱’这个平台上的明星基本上可以摆脱责任。但我们认为,作为公众人物,被粉丝和观众所喜爱和信任,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在接受代言时一定要谨慎。”史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高级律师陈振辉2日告诉时代财经。
名人代言请慎重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湖南卫视主持人王涵代言的理财产品涉嫌欺诈,37万人被骗230亿。许多受骗的网友表示,他们愿意把钱投入理财APP,因为他们相信王翰和刘在圈内的名声。没想到他们最后没赚到钱,连资本都被骗了。
“被王翰代言忽悠了”;
“要不是王翰背书,我不会投,就是看他人靠谱”;
"刘是最近的代言人,并且被这个‘冠军护卫队’骗了. "...许多喜欢把钱投入平台的投资者2日告诉时代财经。
“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不少艺人在‘爱财进财’APP的平台上了。他们没说背书。也有许多各种爆炸性的影视剧的广告和剧中人物的商业广告,如电视剧《老九门》。史静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高级律师陈振辉2日告诉时代财经。
关于名人代言的连带责任,《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广告代言人应当在广告中如实推荐、证明商品和服务,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推荐、证明未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第五十六条规定:“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陈振辉表示,“爱财理财”不属于“与消费者生命健康相关的商品或服务”,如果王涵也购买了该理财产品,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王涵不需要承担责任。
"发言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非常低."金诚通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叶家平2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叶嘉平表示,关于《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违反本条规定,未使用事先收到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推荐和证明的,将导致其承担《广告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责任,即由监管部门没收代言费并处以罚款,而不导致代言人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除非受害人能够证明王翰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艾千金app的广告是虚假的,否则不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一方面,就王翰“知道或应该知道”这一要件而言,被害人很难证明;另一方面,关于“虚假广告”,我们注意到艾千金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正在接受经济侦查部门的调查。如果在后续阶段能够确定刑事责任,即能够证明成立爱财入app的运营公司的目的是非吸吮的,受害人可以主张是虚假广告,从而进一步探讨广告代言人的民事责任。”
叶嘉平表示,目前该案仍处于调查阶段,爱钱入app的广告是否可以定性为虚假广告,仍需结合更多信息进行慎重判断。「整体来说,受害人很难向发言人证明及追究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是平台,而不是汪涵,与受害人订立了合同。在产品运营出现问题,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找到合同的对方,即爱钱进入app运营公司,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叶嘉平表示,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互金平台雷爆事件频发,不少名人代言人陷入舆论风暴。“虽然大多数代言人不必在法律层面承担风险,但由于明星社会地位的特殊性,明星在接受互金平台的代言时应该更加谨慎,考虑自己的魅力和公信力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否则,即使不涉及法律评价,也会陷入道德债高的境地。"
财富“绞肉机”
爱倩于2014年5月6日上线,已运营六年。截至2020年5月底,艾千金累计贷款余额186.8万笔,本金余额227.6亿元,累计人均贷款金额4.96万元。在黑猫的投诉平台中,涉及艾千金的投资超过4000笔,主要投诉内容包括投资者被迫折价出售、恶意贴现债权、到期不兑付贷款等。
据公开信息,早在2018年底就有网友贴出艾千金不能提现。然后平台调整产品策略,将过期的产品打包成“爱婴宝”,到期后可以转为现金。然而,一些贷款人仍然表示,即使在债务转换后,他们也不能提取现金。
2020年初,爱钱转债几乎停止。4月份,爱钱进入APP网债转账商城“田甜商城”,贷方吐槽“上架商品比实际价格高3-7倍,变相丰收。”目前艾千金试图利用一些不匹配的资金,承接贴现退出的债务转移,美其名曰“紧急贴现渠道”。
“要不要打折下车?”这也成为爱钱的贷方最关心的话题。有投资者建议,“如果你愿意接受打折下车的方式,最好尽早下车,未来只会越来越低。”也有投资者建议,“先不要转让,折价出售是为了钱的爱情。”
"爱钱把债务转换成折扣是不道德的."据某网贷检查员观察,债对债法收割放款人的意图很明显,收割对象多为小放款人。目前贴现一般在30%-50%,即使贷款人愿意贴现,也只有极少数债权总额较小的贷款人才能顺利完成转让。
“爱钱给借款人是一场心理战。一些放贷三五千或者上万的放贷人特别热衷于债务转移。三五千没必要打官司。这种做法处理的比较好。大量小贷,平台盈利。”
“然而,这并不违法。”审查员从法律角度分析,首先,作为平等主体,债务转移是民事关系,转移与否由他决定。其次,如果不愿意转让,那就坚持,利弊需要贷款人衡量。
随着涉爱款放款人数达到30多万,维权更容易出现乱象。“每次临近节假日,各种团体和论坛都会出现大量的恐慌信息,而且大多无法验证信息发布的来源。这些信息传播的领导者只有一个目的,制造恐慌气氛,诱使贷款人以低至30%甚至20%的价格出售其债权。”瓶子学长爱钱,长期跟踪,2日告诉时代财经。
贷方应该怎么做?瓶子的资深研究员的建议是:第一,如果没有必要,尽量不要接受贴现债务转移。尤其是今年3月底前到期的贷款人,这些群体更有希望将债务顺利转移到车上。第二,不断向财务室和公安部门反馈需求。
“监管部门要想彻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利益转移行为,只需要彻底查处平台、实际控制人和关联方的银行账户明细即可。虽然工作量会很大,但平台近几年的违法事实、资金去向、剩余资产、可收回资产都很清楚,完全不需要贷款人的反馈。反过来,事件的最终发展方向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态度。只有37万贷款人决心收回本息,这能影响监管部门的态度。”瓶学长说。
“哎,前掌门平台爱钱,完全成了37万放贷人的财富研磨机。”一位投资者哀叹道。
1.《钱进 爱钱进何以沦为37万出借人的财富绞肉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钱进 爱钱进何以沦为37万出借人的财富绞肉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2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