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
我们一定会惊诧于中华文明一枝独秀,
成为唯一存续发展的人类文明。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华夏文明从悠远的远古走进二十一世纪,生生不息,一脉相承,并不断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许多早于中华文明诞生的人类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等, 它们都早已消亡,甚至无法寻觅到踪迹了, 而只有中华文明一代一代地承传下来, 并在历史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地得到了滋养、积淀与升华、繁荣。
我们不竟要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是什么精神滋养着中华文明越发强盛呢?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根”究竟是什么呢?回望历史,只有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追溯文明之源,去时空的尘埃中追寻文明的脚印。
5000年前,当黄帝一统华夏,站在黄河边俯瞰江山之时,为滋养众生、承载生灵的大地而感叹。此时,他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扫地为坛”祭祀后土(即地母),把地母作为自己膜拜的偶像,崇拜地母之伟大。他深知,大地是一切生灵的之母,是一切幸福之源。作为掌管大地的神灵——地母,是人类最伟大的母亲。地母之仁爱,地母这无私,地母之贤德,地母之思想,正是人类社会所要推崇的精神,正是人们所要树立的信仰。黄帝“扫地为坛”祭祀地母,意味着他开始承传地母的思想精神。从此,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全新篇章。可见,中华文明之“根”就深深地扎在地母文化中,使之成为用之不竭的营养之源。
地母,为大地之母的统称,地母的形象在中华文化漫长的演变历史过程中,产生了多种讲法,最终与“抟土造人”的女娲融为一体,故地母也称女娲氏、女娲娘娘、娲皇,还有称地姥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等。女娲是地母具体的神化形象,据典籍描绘,为人身蛇尾。地母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对土地与女性的崇拜,起源于何时难以具体考证,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在荒蛮的远古,文字尚未产生,关于女娲的故事均是代代口口相传,演变成传说、神话的形式流传于世,《左传》、《礼记》、《山海经》等典籍都以神话的形式进行了记载。
相传地母是盘古之后产生的第三位神灵(由于中国的神话体系不够完善和系统,所以在不同的教派,说法不一样)。前三位神灵分别是鸿钧、盘古、女娲。传说鸿钧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继鸿钧之后,产生了盘古,盘古开天辟地,制造了天和大地,因此“先有鸿钧后有天”,之后盘古化为高山、江河、树木,唯独没有禽兽。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叫做后土,便是非常有名的后土皇地祗,又称后土娘娘。她掌阴阳,育万物,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土其实就是女娲,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所以,现在不少地方民间倘有初一鸡过年,初二狗过年,初三过猪年……的说法。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女娲制定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女娲除了造人,使地球有了生灵和生机,还有一大功绩就是补天。传说水神共工怒撞不周山,致“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面对天倾地斜,洪水滔天,生灵涂炭。女娲采炼五彩石,修复天地,保护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女娲为大地之母、人类之母、生命之母,名列三皇乃至更前,后世瞻仰地母,设坛祭拜,名至实归。
黄帝“扫地为坛于脽”以祭后土,成为中国历史上祭祀地母的第一人,表达了轩辕黄帝对土地母亲的依赖和崇奉,也表达了人类对土地的崇拜和眷恋。
黄帝此举历代得以传承。尧、舜二帝,夏、商、周三王,均在此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每年一次的祭祀,以求国泰民安。到汉代,便盖趋成制,皇帝祭后土,更成为必不可少的朝中大事。认为后土就是最有权威、最受崇拜、至高无尚的母亲,尊为圣母。故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曾有在此立庙之仪。据《史记·汉武本记》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冬十一月在此给后土立祠,塑有女像,称后土娘娘。每三年就要祭祀一次;自他立祠至其亡故的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共26年,亲自祭祀八次,并写下了慷慨悲壮、千古绝唱的《秋风辞》。武帝之后,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及东汉光武帝刘秀,也都先后10次来此祭祀后土圣母。
到唐代,唐玄宗李隆基特诏将后土祠加以扩建,并写了《唐玄宗祀汾阴后土词文》,用隶书书册、刻碑,保存至今。宋真宗赵恒为祀后土,诏令提前对祠庙进行全面修葺,增修殿堂,设立神像,大赦天下,赐赏群臣。同时作《汾阴二圣配飨铭》碑文,并亲笔书丹,俗称箫墙碑。金元两代,由于建都较远,皇帝亲临祭祀多有不便,遂改由朝庭派员到汾阴雕上祭拜后土祠庙。这样后土祠历经历朝历代修葺扩建,使后土祠成为一个古今少有的大建筑群,内有奉祗宫、坤柔殿、寝殿、真武殿、六甲殿,五虎殿、二郎殿、元宁亭、轩辕扫土坛、唐明皇碑亭、宋真宗碑亭,大祭祀殿,秋风楼、钟楼、鼓楼、品字戏楼、山门、承天门、延禧门、东道院、西道院等二十几处,庙貌南北长1444.97米;东西宽631.68米,比现在的北京故宫面积还大,与北宋京都宫殿大致相同,可见当时后土祠的等级之高。史称“规模壮丽,同于王室”。《蒲州府志》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
明清时期,皇家为了祭祀方便,就在北京建了天坛、地坛,以祭皇天后土,《中国古代建筑史》称“天坛渊源于万荣汾阴后土祠”。天坛内外围墙均作南方北圆,以园象月,为天地合祭,深表祭地之义。
解放之初,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有前往山西祖祠拜谒地母之意,因不确定后土祠是否还在而未达心愿,直至1998年10月女儿李讷拜谒了地母,了却了父亲生前之愿。
除了历代帝王对地母的崇敬,民间对地母的崇拜和传承也一样旺盛。早在春秋时期,各地民众就开始崇拜地母,并建筑大量的地母殿、庙、祠、坛,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民众更是隆重祭祀,一直繁衍至今。如浙江缙云壶镇地母殿,每年农十月十八这一天,都有数万民众自发前往顶礼膜拜,香火盛旺。云南广南、台湾等地都有规定的礼俗祭祀地母,形成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地母衍生子孙,创世造物,发展社会,德厚如地,恩浩如天。古人将地母对于人类的贡献,用这样一首诗归纳: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女娲为凤,玄始天尊,补天造人,确立婚姻。
数千年来,地母文化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大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她教化人类,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遍布神州各地的地母祠、殿、庙、坛等祭祀场所,标志着五千年地母文化的一脉相传与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之根的历史见证。
作者简介:南峰,男浙江缙云人,丽水市应星楼星象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星象文化、《易》学及干支文化研究。
配图来自:网络
1.《万物之母!华夏大地上第一位女神,流传数千年的不朽传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万物之母!华夏大地上第一位女神,流传数千年的不朽传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