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走进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

新华网俄罗斯索契2月5日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而这部巨著就是作者在索契写就的。

12岁参加工作、15岁走上战场、16岁身负重伤、23岁全身瘫痪、32岁英年早逝……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命运跌宕起伏,他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染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后在索契生活了8年,他大部分创作生涯都是在这个黑海岸边城市度过的,并在这里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索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这里现在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索契市中心,所在的街道叫“柯察金街”。苏联政府1935年将这幢房子奖励给奥斯特洛夫斯基,供他疗养。纪念馆展出了作家当年的生活场景,家具和物品也是按照原样摆设,1936年他去世当年的日历还挂在墙上。纪念馆里还有他收藏的大量书籍。

奥斯特洛夫斯基生于1904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纪念馆讲解员告诉记者,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奥斯特洛夫斯基从12岁就开始工作。他当过搬运工,烧过锅炉,锯过木材,还当过司炉工。15岁时他自愿走上战场,参加了反对波兰白匪军的战争。他在战争中两度身受重伤,弹片伤及大脑,导致右眼失明,不过他很乐观地说:“还可以用左眼瞄准……”16岁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伤不得不离开战场。

1924年,20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了共产党。在纪念馆的展厅里,还一直保存着他的团证和党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但他仍然积极投身于重建家园的工作,担任过电气维修工的助手,也在乌克兰参与过货运铁路线建设。

1927年冬天,23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又过了一年,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以无比的毅力开始了新的更加顽强的战斗。

双目失明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他开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生命后期,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只有右手能活动。他通常整个晚上写作,躺在床上,双膝曲起,把纸夹在有镂空格子的硬纸板中,靠在膝上写字。字迹潦草、歪斜甚至重叠,不得不由照顾他的二姐与母亲将他写的文字抄写成文稿。后来有人帮忙,由他口述,别人记录。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他每天工作1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用了三年多时间,写成了长达30多万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过几番修改,1932年开始,小说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连载发表。

小说一经问世,奥斯特洛夫斯基迅速成名,他的名字传遍了广袤的苏联大地。他也被授予各种荣誉,1935年,他在索契的寓所,接受了政府授予他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但他的身体也在继续恶化。1936年冬天,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年仅32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认为是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称“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则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

上世纪40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译成中文,并广受好评。受著作的影响,中国也涌现出吴运铎、张海迪等“中国保尔”。纪念馆馆长柳德米拉·久姆前科对记者说,尽管奥斯特洛夫斯基严重残疾,但是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征服了世界,这就像运动员克服肢体残疾,站在残奥会赛场上一样,他们都实现了自我价值,令世人尊敬。

1.《洛夫斯基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走进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洛夫斯基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走进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