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传统的线下教学举步维艰,教师转向线上,挑战直播、录播等各种新的教学模式。
自拍杆代替了投影仪,表情包代替了粉笔头,客厅变成了教室,老师们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动作,轮番出现在十八般武艺中。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线上课程的师生互动感不如线下课程,那么课堂效果会打折扣吗?转到线上课程后,家庭没有线上教学条件的学生能跟上节奏吗?
最近,记者采访了全省不同阶层的许多“网络名人”教师,通过他们的故事,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爬长城抖声
在花式教学中打开你的大脑
长城现场直播了胡晓波。
“同学们,现在胡先生正在陕西省宁武县宁武关长城站为你们现场直播。”最近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有一个户外直播课。胡晓波是法学院的新老师。疫情爆发时,他正和婆婆在宁武县过春节。他告诉记者,赶去长城上直播课,也是被迫“开脑”。
“我们学校推出线上课程后,我首先应用线下教学模式给同学们上了四节课。但是上了几节课,我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为是网络直播,学生上课不能听课,我也很难知道。”胡晓波意识到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已经成为网络课程的首要问题。碰巧后来要上的课程是《中世纪科学与现代生活》,他马上想到了宁武县郊外的长城遗址。为什么不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带学生进行跨越时间空的思想探索?
当胡晓波提议带学生出去散步时,那些在家感到无聊的学生欢呼起来。“我的课程当天下午6点半开始,室外温度已经降到零下10摄氏度。握着手机直播的手感觉冻僵了。”胡晓波说他为直播准备了三部手机。当学生们“仰望远方”时,他讲述了文艺复兴之父彼得拉克在1336年攀登旺图山的故事。
胡晓波没想到的是,下课后,他收到了许多学生的私信。“他们都对这门课表示了兴趣,想问我有没有问题。”胡晓波说,这次考试也让他明白,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只要有效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总能找到适合学生的“菜”。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老师杨勤将课堂换成了颤音。“目前我已经上了3节颤音课,讲课次数从一开始的80到90,增加到400多,其中很多是其他院校和国外学校的大学生。”杨勤说,在线直播课程对学生来说应该是“聪明和勇敢的”。她绞尽脑汁吸引00后大学生按时上课,保证上课效果。比如她会扮演编剧、灯光、摄影、剪辑等多重角色,拍一些搞笑的英语学习短片。对于零基础的杨琴来说,制作这些短片只需要半天甚至一天。
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引去上课,挑战也越来越大。“学生上课时会在信息区提问。上课的时候要注意留言,所以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因为分心,节奏有些混乱。”杨琴笑着说,“线上名人”真的不好,他的精力是线下教学的好几倍。但是看着学生们越来越多地与自己互动,杨勤觉得挑战逐渐变成了动力。
这种直播当然不是大学老师的“专利”。何艳玲(音译)是杭州丁岚实验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她从一个月前开始,每个工作日的晚上都会和学生见面,并与他们交换意见。“我在四个一年级班教体育,也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我们的体育课安排在晚上,7: 30到8: 00。这时,大家都已经吃完饭休息了,只是锻炼身体。”何艳玲说,现在很多同学都玩颤音,选择颤音直播可以算是自己的最爱。
何艳玲会尽量安排一些体育课不用器械也能做的动作。“直播的利弊显而易见。优点是我演示的每一个动作对学生来说都比课堂上更直观,相当于一对一教学。但是我不能像线下教学那样和学生有效互动,需要家长帮忙监督。”何艳玲说,每一组动作结束后,她都会问学生们的感受,大家都会在留言里回复,有时候会给她一些建议,比如增加运动量,增加难度等。
一个月后,何艳玲发现,每天晚上上体育课,不仅学生上课,还有很多家长参与。晚饭后,全家人一起锻炼,家庭气氛更加融洽。
记录微课和强大的人脉
城市和农村学生都照顾他们
何旭正在录制一节网络课。
当网上直播课程如火如荼的时候,当地一位名叫“网上名人”的知名教师、缙云县魏紫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朱伟森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与大城市相比,丽水农村学生数量众多,网上课程设施少,所以很多学生家里不具备网上实时课程的条件。“农村学生占我上课的六七成。许多父母白天要工作,没有额外的设备让孩子学习。我该怎么办?”朱维森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网上写一个“自学指导手册”,让学生自己看,自己教。
“只要按照本‘手册’中的步骤,学生就可以轻松完成自学任务。”朱维森展示了一个“手册”,里面包含了“学一个”、“写一个”、“练一个”等五个步骤。同时,他还附上了优秀微课的视频二维码,方便学生选择性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拿到“使用说明书”后,可以结合课本安排自己的自学时间。
但是,在家自学缺乏老师面对面的监督,学生可能会觉得无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朱维森定期给学生的网络学习添加一些“调味品”,比如添加数学游戏、数学魔术、数学绘本等。
学生杜告诉记者,数学魔术“读心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连想了两天,觉得很有意思。他还用另一种方式破解了魔法。
吸引学生自学只是第一步。朱维森还会通过作业反馈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掌握他们的自学进度。每次作业,他都会写评论,批评,鼓励,更多的是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不交作业或者遇到困难的同学,朱维森会打电话,发微信,一对一指导。他录制视频来解决学生普遍反馈的问题。
“从作业完成情况和作业痕迹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类似于课堂教学。不过我线下授课只需要在固定时间上课。我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转到网上自学后,除了睡觉吃饭,都是工作状态。”朱维森说,这样,孩子就可以“学会学习”。只有老师少说话,学生才能多说话,多思考。
但他有新的担忧:开学后会出现两极分化,有意识的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懒惰的孩子欺骗了老师和家长。有些学生靠百度完成作业怎么办?“要是一家公司能开发一个在线评估系统,同时测试同样的内容就好了。这样,老师就能更清楚地知道学生是否有意识地学习了。”
而一堂录音课让杭州二中的体育老师何旭“火”了起来。他在2月中旬录制了一节体育锻炼网络课,现在正在全省推广播放。
“别看这个视频才30分钟,我可是第一次当主播。我很不舒服。我一直笑着在家录了三四天。”何旭说,开学延迟后,学生每天上网在家写作业,不能出门,锻炼时间也不多。杭州二中体育教研组多次召开视频会议讨论解决方案。最后,八位老师一起制定了一套体育锻炼方案。
录制这门网络课程的经历也让何旭想得更多。“网络课程各有优势,内容反复讨论,保留精华,易错的点和难点可以反复发挥,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重复训练。但是老师看不到学生的反馈,这是一个缺点。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觉得也可以融入到以后的正常教学中,让学生爱上运动,健康成长。"
巧妙的设计和自律
老师和学生需要磨合
翁凯的书房变成了起居室。
为了有一个好的在线直播课,各种“神器”成了“新主播”的“秘密法宝”。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电信分院信息部负责人齐伟利用专业软件,秒内将手机摄像头换成电脑摄像头,加上支架,秒内还可以更换头顶摄像头,达到白纸板书的效果。
相比于疫情特殊时期刚刚推出的“新主播”,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老师翁凯已经是资深“主播”了。早在2014年就开始录制海量开放在线课程,是穆班注册人数最多的中国理工科老师,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海量开放在线课程”。
翁凯说书房是他自己的客厅,十大神器是他的得力助手。书桌上交错摆放着一个手写屏、一个大显示屏和一个小显示屏,外置摄像头对着椅子,触摸板和键盘与电脑相连,角落里放着闹钟,书桌旁的地上放着落地式麦克风、备用白板和照明灯。
“这些神器,各有各的作用。”例如,翁凯说,闹钟是用来提醒他上课的时间,对着摄像机讲课会让学生在屏幕前感觉到与老师“意见一致”。站在白板前在黑板上写字讲课,更像是在教室上课。大大小小的屏幕中,大屏幕是直播的背景,讲座中不需要呈现的操作可以在幕后完成;小屏幕是一个学生的视角,方便他积极观看自己的直播,保证直播画面和声音正常,避免直播中出现意外情况。
多年的“主播”经验让翁凯总结出了一套秘籍——老师不能简单地将线下的课转移到线上,而是需要根据线上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培养自律是很有必要的。
在翁凯看来,目前网络直播课程热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主要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需要经历师生磨合期。“学生往往比老师适应得更快。年轻人普遍比普通老师更熟悉互联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事实上,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线直播课程也可以回放、翻倍、暂停,更容易学习。”翁凯说,从他教的三门课程来看,大学生的磨合程度非常好。
但直播并不都是宝贝。“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老师很难及时在网上直播中与学生互动。然而,大学直播课程面临着传播障碍的问题。在课堂上,除了PPT、板书和声音,教师的肢体语言也是教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老师在网上直播的课程中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用其他手段来弥补,会让学生很难理解课程内容。”
细心的翁凯在设计在线课程时也考虑了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我们的编程课程要求编程完成实验和作业。很少有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所以我们提供在线编程网站。学生可以用手机写程序做实验。”翁凯说,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之间客观存在教育差异。社会各界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努力弥补基础条件上的差距。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1.《网课老师 停课不停学 瞅瞅网课教师的“十八般武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网课老师 停课不停学 瞅瞅网课教师的“十八般武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5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