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后代人才济济,但为什么其他湘军将领三代富庶?
春节假期我得看书。只是这几天值班看了很多关于家书和家风的新闻报道,翻出了藏在书柜里多年的《曾国藩家书》,看了几章。可能因为年龄的增长,看完之后想的多了一点。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书,其章节和具体内容就不赘述了。这个人,在晚清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历经几个朝代,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家风。曾国藩有两个儿子,长子曾纪泽是著名的外交家,次子曾季红是著名的数学家。在孙辈中,曾广钧23岁时是钟石人;第四代,曾约农、曾宝孙是大学校长、教育家;第五代和第六代遍布世界各地,大部分学习成功。曾氏五兄弟,香续第八代。两百年来,可以说没有失败者。
但是,你看看众多与曾国藩并肩作战,战死沙场的湘军将领,他们的后继者中鲜有名士。我觉得这应该和我们目前大力提倡的良好家庭作风有关。《曾国藩家书》这样的书,是一个家庭优良家风的见证和保证。
曾国藩的“豪门之家”离不开他的教育和思想。在这封《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独特而系统的名利观和人生观。曾国藩认为,有钱贵不是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他认为:“每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衣食住行,都和穷人一样,那么他们就可以成为伟大的装置。”曾国藩成为大官后,寄回家的钱减少,不愿意用奢侈的空气污染后代。“为儿子的衣食积攒钱财,如果儿子是萧,也可以自己找衣服吃饭。如果儿子不配,积累更多的钱,运河会创造更多。”“我觉得世界上的一切,儿子的家,都比一代人享受得多。他们的后代一开始是傲慢的,后来是漂泊的,最后是沟壑的。能庆祝一两代的都是新鲜的。商人之家,节俭可以延续三四代。农家乐和读书之家可以持续五六代。小优家可以十代八代。”
而且,曾国藩认为,虽然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屠杀的杀戮和战争中无数人的死亡,其实是一种罪过,而不是万不得已。所以曾国藩要求后人不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尽量远离勾心斗角的军政圈。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200多人成绩突出,但基本都集中在教育、科技、文艺等领域,曾家的后代也是“温良老实、循规蹈矩、不张扬”,更接近于“耕读”和“孝顺”的家风。
作为一个儒家,曾国藩一生都是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纯粹按照大学的逻辑框架。他一生其实只做过四件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比看其他项将领。敢打敢杀,勇敢是他们的标签。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学者,但他们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他们一路攻城掠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升官发财。成名之后,他们争相享受荣华富贵,留给后人的是金银财宝和广阔的庭院。这些勇猛的勇士,很少有人像他们的上司曾国藩一样,想给后人留下精神文化遗产。更别说给后代写一封像样的信了。无论在“修身”还是“齐家”,他们对后代的终生追求和要求大多停留在物欲等较低的层面。富不过三代,这个魔咒必然会在他们身上应验。
前几年参观湘军故居的时候也想过这个话题。因为观点是连续的、互补的,所以附上当时报纸上发表的一篇小文章:
——————————————————————————————————————————————————————————————————————————————
湘军的财富从富有到家庭式的生活都落到哪里去了?
该省的文物普查正在进行中。听说婺源还能看到湘军故居。近日,记者陪同省文物局工作人员,全程观看。我看的时候,有些感触和想法——
七月的阳光,炙热而透明,似乎使人与人之间的任何秘密无处可藏。但走在风景秀丽的杨家滩、涟源,看着清末一栋又一栋的老房子,我激动却又迷茫。激动之下,这里有那么多雄伟的、保存完好的湘军故居;困惑的是,为什么湘军这些有钱的老祖宗经过一两代就倒了?后来他们的钱都去哪了?
晚清湘军起源于太平天国的抵抗和镇压。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财富转移的方式。经过无数血战,这支军队为当局赢得了安定和安定,同时在战区掠夺了大量财富,把金钱甚至美女从江浙转移到湖南。利用武力“扶贫”,当时的湖南一下子成了中国的富省。而且曾国藩老家周边几个县都特别有钱。
曾国藩选择了既重士又重乡亲的湘军将领。学者学者都受过儒道传统教育,博学经书,理性忠厚,政治信仰不可动摇。与老乡联姻,共同的乡土情怀,深厚的血缘关系。湘军初期,都是湖南人,“充分利用了家门周围十余里之外的人”。这样,湘军形成了以士人为主体、民间为纽带的军事指挥集团,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到了顶峰。
曾国藩、在杨家滩选了李、刘。正是这样一批学者与曾、罗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的大名包括李、李旭一、李旭一、李广,刘的大名包括刘腾红、刘腾和、、刘岳钊。这些人中有许多人在战后被任命为总督和州长。
“攻南京,发大财。”杨笔下的沙滩人,直到今天,还在传说着这样一句话。据史书记载,金陵破城后,湘军大乱,连营长都闻讯赶来参与抢劫,主帅曾国荃默许。湘军打下金陵,烧了三天三夜。大船的宝物都是通过水路运回湖南的。他们用抢来的钱盖房子,买田地,娶媳妇。当时,项的将军们变得非常富有,经常拥有数百万的财产并购买银行。随着空,湖南出现了许多“军地主”。但湘乡“军地主”一样多,居全省第一。
清廷为了阻止湘军将掠夺来的财富运回家乡,派人在长江上拦截船只进行检查,迫使湘军官兵将财富宝藏放在竹竿里撑船。时间久了,这个秘密被清军发现了,于是加了个检查,就是敲竹杠看看有没有夹带。据说“敲竹杠”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有一种说法是,由于没有稳定的饷源,湘军一直处于饷荒状态。曾国藩心里明白,项将士努力的动力是“升官发财,其乐融融”,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赞美。但是无论什么客观因素,湘军掠夺战区的财富仍然是不道德的。
收益快,损失也快。湖南人通过暴力手段迅速聚敛财富。但由于当地的文化准备和经济准备极其不足,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时似乎不知所措。他们大多缺乏让财富增值的手段,却局限于小农意识,或寻求保值,或随意挥霍,享乐。所以在很短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天灾人祸等因素,财富的流入损失很大。到了民国时期,湘乡等地还很穷。在同一历史时期,遭受严重破坏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湖南曾经是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地方,缺乏产生巨商富户的土壤。涟源杨家滩周围有几十里的方圆。据说当时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作坊和工业。湘军从江浙一带掠夺了大量原始积累,只知道买地买房,应该很难用于商业投资。这可能是当时湘军无法继续富裕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人走出了“富三代”的怪圈。少数湘军控制这些掠夺的财富是明智的。他们修路架桥,开田造地,大量办学,大量送子女出国深造,从高起点为第二代湘军人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从湖南走出去的留学生很快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政权更迭中的深度冲锋。这一时期的湘军人物继承了曾、左、等人的自信和“包寨杀战”精神,但在思想上被晚清湘军观念所排斥。湘军不再是清廷的侍卫,而是清廷的掘墓人。与清代湘军相比,这一时期的湘军在促进中国社会转型方面发挥了另一种作用。
1.《曾国藩后代 曾国藩后代人才济济,而其他湘军将领为何富不过三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曾国藩后代 曾国藩后代人才济济,而其他湘军将领为何富不过三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37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