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朱惠卿
1月6日上午,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仅6个小时后,就有7万条转发,4万条评论。网友贴的图中,几个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带了一条小鱼到学校观察,其中一个带了一条略大的食用鱼,与周围同学形成鲜明对比。这条微博一发布,就收到无数“哈哈哈哈”的评论,转发量飙升。网友表示“男孩的绝望可以通过后脑勺感受到”。
老师让学生带一条小鱼到学校观察。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老师的意思,带了一条小金鱼。只有一个小男孩带了一条可以吃的鲤鱼,好像不合适。很多网友认为孩子带鱼上学,说明家长太粗心,没有正确理解老师。这不,孩子的爸爸也回应了,就是抓了一条鲤鱼,觉得不好吃,就顺手带孩子去学校了。
知道前因后果,我觉得孩子的父母没有错。老师要求带一条鱼来学校,给孩子买条小金鱼还不错;但如果家里恰好有这样的鲤鱼,也算是合理利用了。毕竟带什么鱼去学校观察不是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在小学生的自然课上,鲤鱼和金鱼都可以作为观察样本。所以,当一个孩子与众不同,带来鲤鱼的时候,就会考验老师的教育智慧。
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批评学生,那就和别人带的鱼不一样了,无疑会被归为另一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如果老师没发现,可能孩子不会意识到带食用鱼有什么不好,可能会想,为什么我的鱼比别人的大,为什么我的鱼颜色和别人不一样?在此基础上,如果老师能讲解一下鱼的种类、生死、大小和用途,既能避免学生因与众不同而造成的尴尬,又能丰富这门课的内容。
吃鱼和小金鱼,其实某种程度上隐喻了教育的个性和共性。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我们强调一致性,要求大家统一,把孩子当成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个体独立的价值和保护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当孩子做出不同的行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批评或者嘲讽,而应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以及什么最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观察吃鱼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1.《带鱼孩子刷爆网络 带鱼孩子刷爆网络 “学生带食用鱼到课堂”考验教育智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带鱼孩子刷爆网络 带鱼孩子刷爆网络 “学生带食用鱼到课堂”考验教育智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3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