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不容等闲视之”是解读季羡林一生最好的诗句。这位同时研究梵天、佛教和吐火罗,并在齐飞研究中国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国宝级大师,是著名的东方主义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汉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一个人一生应该有多少精力和才华,才能在这么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巨大的成就?在《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本书里,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答。
书中包含了季羡林从童年到意气风发的青春,再到留学德国的年轻人,以及在贫困中度过60年、学识渊博的张文的回忆。其实从开学到中学阶段,季羡林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才华,但少年的倔强是显而易见的。半玩半读,不爱课本,不爱闲书,被尺子打在手心里,跟普通孩子一样。
要说季羡林第一次开始人生,可以归结为少年的“虚荣心”。高三结束,他考了A级第一,成为唯一一个平均分超过95分的人。受到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前清状元王寿彭的表彰,并得到状元手书一把扇子和一副对联。可以说,这一嘉奖极大地满足了年轻的季羡林的“虚荣心”,他对学习很认真,从不掉以轻心。
成绩好不是无源之水。季羡林在书中承认,如果中学读书时作文没有被老师碰过——“想作张文,就要多记经典”,恐怕以后写作会陷入语言表层的虚空;英语写作的基础也来源于一个能写出地道的中学英语的老师。无论何时何地,遇到能开导自己、引导自己的前辈和老师,是人生最宝贵的机会。
季羡林年轻时学识广博,有古文、英语、逻辑、经典、历史地理,博览群书令人叹为观止,钻研之深也令人钦佩。风华正茂的学生和青少年见证了季羡林的“九层平台,从地基土做起”。这几类知识看似并不相遇,但融合后总能形成河流般的呼应,相互滋养渗透,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里越来越得心应手。
真正让季羡林走上学术道路的,是在清华期间听了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讲座和朱光潜先生的“文学心理学”讲座。陈老师的课听起来“一种震撼大地的感觉,仿佛炎炎夏日饮冰,凉意满身”;朱老师的课,在课堂上,是从东到西,还是从西到东。后来季羡林做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受到朱光潜的影响;佛教史、佛教梵文、古代中亚语言的研究,都源于陈寅恪的影响。
选择一件事,季羡林的余生都在深度学习的路上。在德国留学十年,接受“德国教育”,翻资料,做准备,研究学术专著,奠定了百年学习的坚实基础,他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也使他受益终身。就算你和季羡林一样聪明,也要认真准备一周的梵文课。如果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熟悉语法和单词,不要马上去请教教授,要自己去看字典甚至名著。记录下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处处注意。总有一天你会学到一切。所以季羡林在德国期间能掌握多门外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寸光阴不容等闲视之,这是季羡林一生辉煌成就的秘诀。无论是在经历不公的时候,还是在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他都没有辜负自己的时代。在德国的十年里,他在图书馆的时间比在宿舍的时间多。在“碰不得”的特殊时期,他以极大的毅力和毅力,在“半地下”的状态下,翻译了一部厚重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今天被很多电子设备包围着,我们的精力乱七八糟,时间过得很突然,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忙。如果能像前辈一样选择一件事,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奋斗一生,相信每个人都能把梦想绽放成春秋,不辜负自己的时代。
1.《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上一句 择一事 终一生——读季羡林《一寸光阴不可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寸光阴不可轻的上一句 择一事 终一生——读季羡林《一寸光阴不可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45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