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俊华在小区角落的照片
走进大理古城南门,街道古色古香,人流从南向北。走几百米右转进一条有白院的巷子。院子里,一棵桂花树上挂着一张红色的“微愿”牌。
庄俊华在小区角落的照片
"群众的微观愿望,我们尽力帮助完成."大理市五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春霞向记者解释说,一些居民不好意思说话,所以他们会写一张纸条,传给干部。完成后,我们把它挂在树上让人认领。比如,有的希望社区能帮忙清理过道里的杂物,有的要求社区协调邻屋滴水纠纷,有的穷孩子要书包。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解决了100多个微愿。
古城庄俊华照片
五华社区面积2平方公里,有汉、回、白等13个民族,常住人口1745户,3900多人,流动人口500多人。辖区内单位99个,其中事业单位9个,非公有制企业90个。
庄俊华在小区角落的照片
“我们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服务人民为重点,以驻地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为主体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杨春霞举了一个例子:有两条老街,到处都是小贩,电动车乱停,每天到处都是垃圾,拥堵不堪,人们意见很大。在一次党建联席会议上,决定由古城保护局牵头,社区、周边单位和20多个个体工商户共同清理占用道路,整顿环境卫生。如今,老街焕然一新。
庄俊华在小区角落的照片
“什么是‘1357长’工作法?”杨春霞介绍:一是以组织建设为导向,突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的一个核心。三是以机制建设为重点,抓好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第五,以充分发挥作用为目标,整合社区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商会联盟、岗位资源和人才资源。七是以“古城家园”为主题,推进服务家园、文明家园、幸福家园、安森家园、团结家园、和谐家园、发展家园建设。她特别强调,“长远”是以创新为路径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断更新,不断规范,城市基层党建永远在路上。
庄俊华在小区角落的照片
近年来,五华社区先后获得大理国家级、云南省“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荣誉,在普通百姓中享有良好声誉。五华社区第三驻地组长马子娟告诉记者:“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人人有奉献精神。”仓坪街居民李琼英感慨万千:“社区工作琐碎,党员带头为大家做了很多实事。”
云南网记者庄俊华
负责编辑:杨千
1.《五华论坛 大理五华社区:“1357久”工作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华论坛 大理五华社区:“1357久”工作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0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