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蔡骏
《春晚》最早的灵感来源于芬兰导演aki kaurismaki的电影《生》空。几年前,我开始系统地看考里斯·马基的电影。1988年的《盛空》是一部以工人为主题的文艺片。主角是芬兰北部拉普兰的一名矿工。失业后,他意外地得到了一辆白色凯迪拉克敞篷车。因为旧了,引擎盖升不起来。失业男子只能一个人开车,戴着头巾御寒,驰骋在白雪皑皑的北欧荒原。背景音乐响起,一个芬兰男人唱得深沉。这首歌叫《瓦洛》。我查了一下。芬兰语的意思是“灯”。在这种情况下,这辆车的声音,像闪电一样,点燃了我心中的灯。
我想出了一个故事,叫《我的诺基亚女友》。芬兰从诺基亚出来,大家都知道它坚硬耐用,所以我想象如果诺基亚还生产汽车和小众跑车,它会活的很长。如果有一个中国机修工不小心弄了一辆诺基亚敞篷车,下班后扛着满身机油的工人,或者晚上上班的女生,都是相当后工业风格的。
我回想起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工作的工厂亏损严重,大部分工人下岗回家,父亲却坚守岗位,每天打卡上班。当时他有个徒弟,估计是临时工,年龄应该和我差不多。我刚买了第一台电脑。有一天我不在家,父亲带着徒弟到门口安装了一个单机游戏,好像叫《扫荡千余军》。那一年,我和父亲玩这个游戏,但是我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徒弟,再也没有听他提起过。我父亲所在的上海第三石油机械厂,在2002年左右化为乌有,工人们各奔东西。我父亲去了一家私人老板的工厂工作,但他没有买断自己的资历。反而保持了国企身份,后来正常退休,被认为是完全的成就。
时隔多年,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消失的徒弟,与我素未谋面的同龄人,因为父亲的缘故,与我形成了某种变体的兄弟关系。这种关系与血缘无关,而是来自历史,来自一个逝去的时代,来自对上海和苏州河的记忆。我自己在小说里的大部分经历,我的父母,都属于非虚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的家庭自传。虚构和非虚构变得特别模糊。
从2018年9月开始,我开始写这部小说。十月初,我去了法国。因为我的法文版《生死之河》是在巴黎出版的,所以决定加海外相关剧情。写了大约一年后,主人公张海的脸变得清晰了一些。故事从一个春夜开始,到一个春夜结束,他看到了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与此同时,许多春天的夜晚,像春天的露水一样,又湿又粘。要说要断,就留下来,就像一张宣传纸上的墨水,慢慢融化,慢慢昏厥。
毕竟我把片名命名为春夜。
这本书的语言和语气,最后一章已经详细解释过了,就不赘述了。我的职业生涯是从推理小说开始的,当然我会继续写下去。《春晚》中悬疑元素比比皆是,但这本书不是推理小说。“做梦”成了一些情节的驱动力,比如张海对祖父遗产的重新夺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灵魂。川沙古宅出现“莲花奶奶”也是这种情况。青花瓷大瓮,一曲一尾,一男一女,肉身不灭,封存600年,大致是我平时的风格,但和春晚形成混血儿,像克里奥尔语一样滋生。张海回来了,故事没有尽头,因为生命没有尽头,历史也没有尽头。
国家新书出版厅199号
时间:1月1日15点
地点:上海书城福州路店3楼
贾斌:蔡骏
那些不能到场的人可以
单击一个按钮下订单
春夜
1.《马基的徒弟 活动预告 | 上海·蔡骏《春夜》上海书城读者签售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基的徒弟 活动预告 | 上海·蔡骏《春夜》上海书城读者签售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53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