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字会文,南宋嘉定十年学者,后成为江西赣州新丰主簿。曾在福建长汀县任知府,南涧州任总法官,两广、江西、湖南任犯人。63岁在广东去世。
福建有两个“宋慈亭”,一个建在宋词之乡简阳,一个建在宋慈知县长汀。
那么,宋词在长汀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让长汀人建亭纪念呢?
长汀宋慈馆
1为人民解决盐的问题
为人民解决盐的大问题
很久以前,汀州人吃的盐是从千里之外的福州用山路摘来带走的。因为它来自福州,人们称它为“严复”。汀州山路长,没有通往闽江的水路。于是,“严复”就从海口的福州,运回南平,然后在上岸的路上上岸,再由搬运工翻越大山。到长汀花了一年多时间。这样,加上运费,盐的价格自然就贵了,穷人买不起。许多人患有碘缺乏症和大脖子疾病。
宋绍鼎五年,风尘仆仆的宋词由江西新丰主簿调至汀州仁智县。初来乍到,深入民间,仔细观察百姓疾苦,得知盐对于百姓来说,又难又贵。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和汀州总督李华要求朝廷改为从广东潮州购盐。
原来“潮盐”是从潮州运来的,只能沿汀江运到石丰,再由石丰陆路运到上杭回龙。石丰段航道已成为“卡脖子”航道。宋慈亲自对汀江下游进行了观察和考察,认为只要对石丰段的航道进行整治和疏浚,汀江运输的全过程就可以完成。“潮盐”可从汀江下游潮州经汉江、汀江直达汀周城,往返仅需三个月,大大节省运费。于是他领导河道疏浚工程,开通汀江,把潮盐引入汀江。从此汀州及汀江沿岸所辖各处的人都能买得起盐,百姓无不感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宋词中的这个“县太爷”。
2
发展水运业务
汀江航道的开通给顾婷地区带来了繁荣,长汀逐渐成为闽赣粤边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经贸中心。《长汀县志》1993年版《交通量》记载:“汀江交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得益于船栽。南宋端平三年,知县宋慈开辟汀江长途海运服务,将潮盐运往汀。从那时到20世纪50年代,汀江水道是闽粤赣边区的主要水路运输线路,也是福建省唯一通往外省的内河航道。往返船只被称为‘最多3000艘,最少800艘’。
元、明、清、民国以后,汀江水道兴盛。民间有句话叫“千猪牛羊要担万米”。民国34年前后,每天从江西赣南、闽西两县采集2000多件长汀农副产品,由汀江运到广东潮汕市场,再从那里把盐、煤油、海鲜、药材、布匹、百货等物资运回汀,分发到闽西、渭南汀州成为闽、粤、赣三省的通衢。可以说,汀江航运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宋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
促进客家移民南阳
汀江水道的开通也带来了汀州文明。不断聚集的客家人开始从汀江迁徙到广东等地,从山区迁徙到海外五大洲。汀江成为汀州人的母亲河。很多海外客家人还记得汀江,记得自己是汀州人。他们在汀江边竖立了一尊“母亲”的雕像。
从这一点来看,宋词对汀州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设了汀江航运。
四
长汀丰富了《错案集》的内容
宋慈琼一生致力于编纂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著作《错案集》,成为世界法医学的奠基人。这本五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宋词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吸收了当地人传播的医学知识而编撰的。其中还包含了宋词在长汀公案的故事。比如《验尸员的家庭》《草人形态的案例》。《宋词文化系列》指出:“宋词到汀州后,轻而易举地破了‘抢盐案’,立了几个非常漂亮的案子,惩治了几个阻碍他们的盐商、盐吏、盐匪。”
五
修复长汀县
青干龙出版的《汀州府志》也记载了宋词对修长汀郡治的贡献:“长汀郡治,唐时建于抚州城南。宋建言之间的知县黄沃,贾台与宋慈之间的知县谢,少定之间的知县谢,相继被修复。旧的有新塘、香香阁、朱珠阁、蓬莱阁、道爱堂、弦院、万学阁,都荒废已久。”
现在,700多年过去了,长汀人民依然没有忘记宋词的恩情。在汀江两岸、汀州古城墙附近的乌石山上,人们为他修建了一座六角形的小亭子——“宋词亭”,以纪念这位小时候爱人民、破案如神、和蔼可亲、可敬可佩的县太爷。
本文选自2018年炎黄纵恒6月刊。图片来源于网络,由福地炎黄制作。转载时请注明出处,盗窃将被追究
1.《宋慈 宋慈在长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宋慈 宋慈在长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6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