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宝安石岩

就不得不提民间流传已久的

“应人石传说”

它流传于

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

以及本土籍海外华侨

应人石旧村一角

历史渊源

相传在300年前,位于石岩街道的应人石村(今石岩街道应人石社区)后的阳台山上(现名羊台山),有两块石头屹立在山岗上,天造地化,酷似人形,远看好像一对互相遥望的夫妻。

如今仍然矗立在羊台山的两块大石头。

那个时候,人们有个习俗:只要遇上不顺心的事喜欢爬上山去向这对夫妻石求解,听说多有“灵验”,当地人便把它们尊为一对有“灵性”的奇石。

于是,好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一探究竟,特别是命运不济的人,虔诚的参拜奇石许愿求顺利、平安,很快,这里成了一处香火鼎盛之地。也不知从何时起,“应人石的传说”便被流传开了,讲的就是这对夫妻石的故事。

今天

小编就带你回顾一下

石岩最原汁原味的“应人石传说”

“应人石”传说

300年以前,那个时候,在如今石岩境内的阳台山下(现名羊台山),住着一对勤劳的夫妻,男的叫刘善,女的叫张勤,他们生有一双儿女。夫妻俩开荒种田,开山种果,过着靠山吃山,自给自足,虽苦犹乐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阳台山附近有个财主,名叫吕都,本是一个山贼出身,为人狠毒,靠贩卖私盐、打家劫舍而发家,独霸一方。看到刘善一家勤俭致富,稍有家业,这吕财主眼睛开始发红,就想要掠夺、独吞刘家财产,还想霸占刘善的漂亮妻子张勤。他本想正面强抢,但又担心会在周围背个恶名,于是他冥思苦想,但一直苦于无计可施。某日,一个爪牙献计道:“老爷,有了!”于是,他与吕都一番耳语。吕都一听,大喜过望,当即带着一班爪牙来到刘家,一个爪牙高声喝道:“刘善,我们老爷听说阳台山里有一种长生不老草,想让你进山去采摘,回来后重重赏你!“原来,吕都早就听闻阳台山的深山老林里有一种长生不老草,食补可以长寿,但深山里蛇蝎、猛兽成群出没,经常伤人,无人敢去采摘,即使有人够胆前去,也是十死九伤。这爪牙献计就是让刘善去采摘,心想刘善这一去必死无疑,那他的家产不就成了吕都的了吗?

刘善夫妇一见来者不善,当时脸都吓青了,忙结巴道:“老、老爷,那深山老林里常有猛兽伤人,去不得呀!“另一个爪牙一脚踢翻刘善,吼道:“刘善,今天老爷登门求你是给你面子,如你胆敢违抗,则没收家产,全家抄斩!”

小俩口听得直打罗嗦,当即抱头痛哭,刘善长叹:“穷人脚下无路走,豺狼当道做人难!为有冒险去上山,听天由命赴鬼门关!”哭归哭,但刘善还得与吕都签下生死状,被迫划押。吕都一行人这才满意地扬长而去。

刘善独门独户,并无外援,夫妻俩顿时陷人绝望之中。当晚,张勤一边流泪,一边为丈夫收拾好绳索、柴刀,并备足两三天的干粮(番茨、芋仔、饭团)。临行前,她还烧香祈祷,望上天保佑刘善平安归来,并与丈夫约定:每日下午必到山下呼喊刘善名字三声,等到有回声后才放心回家。

刘善痛别爱妻之后,一路爬山越岭,跨山涧、进老林,时而听到狼嚎虎啸之声,无所畏惧,一路探险,口渴了用山泉水送干粮下肚,想睡了则找块青石板躺下或打个吨,但仍然无法找到不老仙草。

前三天,张勤每天下午都在山下向山中呼喊三声“刘善哥”,直到听到丈夫的回应:“我在这里呀,你放心吧!”于是安心回家。三天之后,当张勤每天下午如常来到山脚下呼喊丈夫的名字时,却听到的只有隐约的回声,好像是人声,又像是风声,辨别不清,她虽心生纳闷,但不敢多想。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丈夫一去不回。张勤由热切期盼到渐渐失望,猜想丈夫必定凶多吉少,可能遭豺狼猛兽撕食了,于是天天以泪洗脸,茶饭不思。悲愤中,她想到了死,想到与吕都同归于尽,可她又舍弃不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再说她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敌得过人面兽心的吕都呢?张勤横下一条心来,丈夫生死不明,不管怎样,一定要去阳台山里寻找,生要见人,死也要见尸,不能让他暴尸荒野。于是,她把实情如实告知了两个孩子,希望他们谨记于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主意打定后,张勤把所有的家畜卖掉,备尽积蓄,带着两个孩子下山,找到一户人家,说明原委,并把银两交与该户人家,苦求他们能收容孩子。该户人家被张勤要上山寻夫的想法也感动得落泪了,她说可以陪伴张勤一起上山去寻找。但张勤不想别人陪着自己去送死,再说她还将小孩托付与她,于是她一口回绝了她的好意。

张勤冒着生命危险走进大山,一路走一路呼喊刘善的名字,但一直只能听到隐约的回应。她边走边想,当坐下歇息时就用山歌哭诉心中的苦闷。就这样,她一边哭喊丈夫的名字,一边顺着应声的方向往上爬,当爬到一座大石头前时,抬眼望去,此石跟人的模样差不多,她心里当即一怔,待气定神闲,再喊丈夫的名字,没想到石头发出嗡嗡般的回声:“我在这里呀!”再喊一声,回声一样,原来每天回答她的却是这块石头!

且说刘善,几近绝望之时,在山上的一处峭壁边,他似乎看到了一株仙草,为了能尽快下山与妻儿团聚,刘善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便往仙草处爬去,眼见仙草触手可及之时,一不小心就踩空了,摔进了深渊之下。刘善死的时候,非常舍不得妻儿,非常想念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痛苦和哀怨,可想而知。

眼望着每日回答自己的竟是这块似人形的大石头,张勤顿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忍不住抱着这尊大石头嚎陶大哭起来,哭得肝肠寸断,山谷回响,百鸟惊骇,地动山摇。突然间,天空电闪雷鸣,顷刻风雨交加,雷声、雨声、风声,渐渐淹没了张勤撕心裂肺地哭喊声。

张勤到阳台山里寻夫也一去不回。后来,村子里的人结伴去阳台山里找寻他们夫妻俩。人们一边大声呼喊夫妻俩的姓名,一边顺着隐隐约约的回声往上爬去。在山岗上,人们却只看到两尊酷似人形的大石头,远远望去像极一对互相遥望的夫妻。大声呼喊一声,两块石头便发出“嗡嗡”的声音。

回到山下后,人们便将山上的“应人石”流传开来,并且越传越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善、张勤这对恩爱的夫妻,便在村后的山岗上建了一座阿妈庙,并把这个村子改叫“应人石村”。这段凄美动人、感天动地的爱情传说也因此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看完这个传说

是不是被刘善和张勤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反正小编是泪流满面!!!

故事到这里你以为结束了吗?

但其实还没有!

后面还有精彩后续

跟着小编一起瞧一瞧!

在清朝嘉庆年间

有一群刘姓人家来到羊台山下,听说了那对“应人石”的传说后,自称他们就是主人公刘善的后人,此番前来寻根问祖。于是,他们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开村立业,生儿育女,渐渐人丁兴旺。为了纪念刘善、张勤这对恩爱夫妻,他们在村后羊台山上建了一座阿妈庙,将此村子唤做“应人石村”。

若干年后

朝廷派南越王赵佗的后裔赵标,从龙川佗城前来乌石岩一带讨伐土匪流寇、查禁贩卖私盐者,首先将民愤极大的羊台山下以吕都为首的一股土匪消灭,把黑恶势力赶尽杀绝。石岩周围地区的人民渐渐安居乐业。这一说法似乎填补了“应人石村”来历的佐料。解放后,“乌”字去掉,当地政府将地域名乌石岩的简称石岩,应人石被划为一个独立的行政自然村落。自2004年深圳市实现农村城市化后,应人石村改为应人石社区。

在清朝嘉庆年间

有一群刘姓人家来到羊台山下,听说了那对“应人石”的传说后,自称他们就是主人公刘善的后人,此番前来寻根问祖。于是,他们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开村立业,生儿育女,渐渐人丁兴旺。为了纪念刘善、张勤这对恩爱夫妻,他们在村后羊台山上建了一座阿妈庙,将此村子唤做“应人石村”。

若干年后

朝廷派南越王赵佗的后裔赵标,从龙川佗城前来乌石岩一带讨伐土匪流寇、查禁贩卖私盐者,首先将民愤极大的羊台山下以吕都为首的一股土匪消灭,把黑恶势力赶尽杀绝。石岩周围地区的人民渐渐安居乐业。这一说法似乎填补了“应人石村”来历的佐料。解放后,“乌”字去掉,当地政府将地域名乌石岩的简称石岩,应人石被划为一个独立的行政自然村落。自2004年深圳市实现农村城市化后,应人石村改为应人石社区。

至此

“应人石传说”的故事告一段落

但是这个传说却越来越广为人知

↓ ↓ ↓ ↓ ↓

发展历程

2004年

石岩街道收集、整理10个有关“石头”的传说,其中包括“应人石的故事”,并以专辑形式刊载于当年《石岩文艺》杂志上,使有关“应人石的传说”广为人知。

2005年开始

石岩街道对“应人石的传说”进行原生态、全面、系统的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给予保护,并妥善保存,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重点保护。

2007年

“应人石的传说”被申报列入深圳市、宝安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8年

石岩街道出版动漫版《石岩民间故事》一书,其中包括“应人石的传说”。同时,该传说连环画在当地报刊上连载,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同年底,根据该传说改编的客家山歌剧“应人石的传说”被搬上舞台,《应人石的传说》也以单行本发行。

2009年底

经过改编后的客家山歌剧“应人石的传说”,荣获广东省第六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金奖。

2013年11月

民间文学“应人石的传说”被申报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说到“应人石传说”传承

不得不说传承人叶恩麟先生

↓ ↓ ↓ ↓ ↓

叶恩麟

男,汉族,退体干部,1937年8月出生,居石岩街道上屋新村。1954-1962年在三水县教书。1962-1974年在石岩老家务农。1974-1976年在石岩中心小学教书。1976-1987年在石岩公社(镇)工作。1987-1996年先后在宝安县侨办、宝安区统战部工作。1996年9月份退休。退休后从事书法、写作等作为养生之道的活动。

叶恩麟个人技艺传承受祖母影响,十几岁便会讲这个故事。青年时代,叶恩麟在学校担任教师期间,常常在课余或作文课堂给学生们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中年时代,叶恩麟转入行政工作,也常利用工作之余给年轻后生讲故事,谈笑间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

退休后的叶恩麟,着手收集、整理客家人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地方掌故等本土文化,成文后编辑成书,出版有《闲雅集》、《乡韵》、《沧桑碎影》等书,书中辑录有客家山歌、客家方言(歇后语)、民风民俗等,这些内容为研究深圳本土客家风情提供了重要史料,也使“应人石的传说”等口头文学得以完整地记录下来。近年来,叶恩麟老人经常受邀到当地中小学校中传讲乡土文化,讲的最多的就是民间故事“应人石的传说”。

在劳动中,在生活中,或茶余饭后

不分场合、时间、地点

叶恩麟只要高兴随时随地可以讲述

叶恩麟给学生们讲述“应人石”传说故事。

讲故事时

叶恩麟采用客家话讲述

表情丰富、声情并茂、语言诙谐

往往讲到关键处

叶恩麟就故意停顿下来卖关子

让听故事的人去泡杯茶,然后又接着讲

当然

这个只是为了引起听众的兴趣

是不是很机智呀

作为一个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

除了娱乐当地人的生活

“应人石的传说”

还蕴含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体现了男女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随的精神

也对年轻人的爱情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源:石岩街道办、宝安日报

你可能还想看

1.《看哭了!这么神秘凄美的爱情故事曾经就发生在石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看哭了!这么神秘凄美的爱情故事曾经就发生在石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