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至1978年,上海一大批中学生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有必要下乡接受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离开家乡和父母,踏上了江西的红色土地。

上海知青出现在农场、田野、荒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从学生到农民的身份转换。那些年,农村生活的艰辛并没有难倒他们。坚强的上海知青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给美丽的江西大地带来了生机。

上海十多万知青响应号召,坐火车去了江西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了许多革命传奇。中国革命的第一枪在英雄城市南昌打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红色政权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红军从瑞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初期,上海的励志知青在选择“上山下乡”的地方时,以江西为首选。

江西师范大学近代史教研室副研究员李志辉告诉记者,根据上海市下乡办公室的统计,从1968年到1978年,共有118805名上海知识青年先后到江西,其中插队的有106856人,农林农场和建设兵团有11949人。“一大批上海知青来到江西,首先是出于对革命老区的钦佩。另外,上海“下乡”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等地,江西离上海更近还有一个原因。”李志辉说。

记者了解到,1969年,上海有10多万知青通过学校安排登上了从上海到江西的火车。当李晓英回忆起那年他从上海闸北站离开家乡的情景时,他的眼里仍然充满了泪水。我于1969年3月17日离开上海,去了江西省武宁县清江公社大田大队第五生产队李晓英回忆说:“那天下午,上海火车站广场上红旗招展,人群中锣鼓喧天。当时电台不断播放《好孩子会在四方》的歌曲,站台上挤满了欢送的家人。下午三点左右,随着长长的汽笛声,火车缓缓启动,我们告别上海,前往江西。”

江西各地提前安排,安置工作有序进行

火车把上海知青载到了江西,他们将为之奋斗近十年的第二故乡。据李志辉介绍,上海知青到达江西后,被分配到南昌、赣州、新余、福州、上饶、宜春、井冈山、九江、鹰潭、景德镇、吉安、萍乡等73个县。

记者了解到,上海知青来江西之前,江西省政府做了相应的工作安排。1969年2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召开有关会议,要求全省各级革命委员会、广大农村干部、贫困的下中农和“五·七”战士做好上海知识青年的接收和安置工作。负责安置的宜春、井冈山、赣州、上饶、九江、福州等地和许多县、社、旅的革命委员会都开过会,作了具体安排。

上海知识青年来江西后,很快进入各县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农林农场和建设兵团。被分配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公社的上海女知青游夏云告诉记者:“来江西之前,上海政府对下乡的知青进行了照顾,每人限买一顶蚊帐、一条毛毯、一个竹壳暖水瓶和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我们带着这些简单的敬礼来到江西。我去的永新县三湾公社比较偏僻,一路泥泞。第一天,让大家觉得在江西扎根不容易。”

放下笔,拿起锄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上海知青在江西扎根后,户口也撤到了当地。记者了解到,上海的知青和江西当地农民一样,吃的都是简陋的衣服。他们也在日出时拿起锄头工作,日落时休息。“当初,我们呆在老家的家里。当时的口粮是国家分配的,每人每月60公斤小米,42公斤菜籽油。制作组补贴每个人的人头,一年的工作点大概是七毛钱。熟悉了农村生活后,我们搬到集体宿舍,开始了真正自力更生的日子。”你夏云说。

在公社里,和其他知青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生产粮食。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上山砍柴,煮猪食,养猪,搓草绳,织草鞋,自己谋生。尤说,一天工作回到宿舍后,整个人通常累得直不起腰来,原本不喜欢吃的少得可怜的饭菜此时变得好吃又贪吃,被饥饿的人一扫而空。农村的夜晚也很难熬。夏天蚊子很厉害。它们被游动的云蛰得发痒。在这样的环境下,它们和青蛙一起一夜又一夜地存活下来。

在生产中付出巨大努力,好事往往会出现

劳动教育了知青,给了他们韧性,让他们和老守望一起劳动,体会到生活的艰难困苦。

王芳是上海众多知青之一。她被分配到峡江县柳园村马布公社。据王芳介绍,每年3、4月是春播,知青们开始借助江西老表学习栽培。老师们已经准备好了农田,教我们手牵手分苗、取苗、移栽。六株植物排成一排,来回插入。当时山里还是很冷的。知青们插秧时穿棉衣,卷起裤腿,光着脚,脚冻麻了。而且水蛭经常攻击,用腿吮吸的时候也摆脱不了。往往一条腿上挂着五六条吸血的虫子。多亏老表教我用手拍,他们才乖乖地滚下泥巴。五六月份是割米的时候了。每个人靠在一根小竹竿上,盖住自己的草圈,在泥里穿梭在稻秧周围。虽然累了,但大家在课间都哼着小曲,讲着一些搞笑的故事,场地一下子活跃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知青似乎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7月份,“双抢”是最难的时候。王芳每天都要在5点左右起床去上班,而下午,他们要忙到天黑才收拾湿米饭。“在那些日子里,我渐渐能够挑起七八十斤的重担了。回宿舍的时候,有时候洗漱吃饭都顾不上了,就睡着了。”王芳说。

另一方面,努力工作也提高了知青的思想素质。在知青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涌现出好的事迹。伊春县寨下公社大狱大队上海知青班班长宋龙凤在洪水中抢救儿童,新知青罗大山救治农民子女,兴安县集丰公社羊圈大队知青蒋青栽培银耳。

知青含泪回国,告别了人生的第二故乡

转眼间,上海知青在江西度过了近十个春秋,而此时,他们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李志辉告诉记者,1978年,全国范围内知识青年回城也席卷了江西。知青要求回归城市,大量知青以各种方式回归城市,使得知青问题日益尖锐。

和尤也急于回国,要么是因为他们被大学录取继续深造,要么是因为工厂招聘或征兵,要么是因为身体原因。回首在江西的十年,上海知青热泪盈眶。这是他们努力工作的地方,他们努力生活的地方,他们为之努力的地方。欢笑与泪水仿佛就在昨天,那些热心助人的江西老师就在眼前。那个特殊的时刻被永久地固定在历史的长河中。

征集文件

1.《上海知青网 上海知青下乡江西的十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知青网 上海知青下乡江西的十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1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