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会址。中国青年网记者可以拍照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7日电2012年至2016年,中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7年4月7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普查结果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次普查,全国共发现新发现文物7084149件/套。仅在北京,新登记的收藏单位就有222个,新发现文物2884873件。中国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已经确定,其身份也得到确认。

据报道,普查每套有10815万件可移动文物。其中,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普查除了逐项登记文物本体信息外,还对文物的收藏单位和保存情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普查建立了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系统。普查收集了27项征集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全国文物资源数据库,登记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全国文物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分配一个永久的、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建立一个集文物、馆藏档案、电子信息为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

“1.0815亿件/套可移动文物,说明我们已经摸清了财力。这是这次人口普查的三大目标之一。”据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公室副主任王力介绍,普查设定了三个目标:一是摸清并掌握我国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存情况;二是建立全国文物登记制度,建立一套机制;三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找出家庭的底层,为后两个目标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王力说:“1.0815亿件/套是中国可移动文物的大数据、统一文物资源库。每个文物/套后面有15个索引项和27个对应收藏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反映了文物的本体信息和管理信息。”王力说,普查后,每件/套文物的收藏单位、类别、年代、来源等详细信息都被“发现”。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副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柱认为,要让这些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就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共享的平台。开放意味着所有数据对社会开放。现在已经建立了全国移动文物登录网,相关数据可以从网站上看到。共享是鼓励文物收藏单位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收藏。

据报道,各地举办了1901场与人口普查相关的展览,展出文物35.7万件,游客总数达到1.5亿人。全国移动文物登记网正在逐步向社会公开已登记文物的基本信息和图片,并提供查询和检索服务。目前各地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信息有228万条,通过普查建立的网上共享平台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信息有40.8万条。

在新闻发布会上,刘玉柱指出,下一步将推进各级政府履行文物管理和保护职责。建立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登记制度,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同时,要创新资源利用手段,促进文物生存,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

欢迎致电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电子邮件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直接找记者对话,揭示线索。

1.《首次摸清全国可移动文物“家底” 新增文物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首次摸清全国可移动文物“家底” 新增文物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2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