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推进

我们的记者惠成华

平凉,黄土高原上写着绿色的生态文明城市。自党的十二大以来,平凉市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不断刷新纪录——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516万亩,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285万亩,分别比五年前增长18.9%和54%。平凉市绿色成绩单上写着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无公害果蔬城”、“全国退耕还林建设三北防护林先进集体”等称号。

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农业人口众多,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二大后,平凉市审时度势,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扶持林业生态重点建设项目富民的战略目标,逐步走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平凉市积极寻求有利的发展条件——全市有许多宜林荒山峡谷,干部群众不仅有强烈的绿化愿望,而且有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传统。为此,平凉市历届领导以加快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民生为己任,坚持青山不放松,一个接一个地工作,绘声绘色到底,先后涌现出国家绿化先进县泾川、国家造林百强县灵台、国家梯田示范县、国家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庄浪等一批县。

去年,平凉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绿化土地、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目标,提出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出成效”、“造林面积和财政投入翻番”的新发展思路。

全年完成城乡绿化52.4万亩,其中生态绿化34.6万亩,投资1.5亿元,实现绿化面积和资金投入翻番的目标。

平凉海拔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具有发展林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探索,平凉市把发展现代林果业,做大做强平凉金果品牌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建设国家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为目标,积极发展山地果园、林下种植、森林生态旅游和种苗繁育,不断扩大基地,注重管理,打造领先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生产

平凉市创新发展理念,提出水果适生区全覆盖发展战略和扩大数量、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提高效益的战略目标,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全市建设四大基地、培育四大产业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拓展全乡、整村,常年经营。每年市、县统一规划,拨付专项资金,实行“行政+科技”双包责任制,各级干部注重示范,以每年20多万亩的新种植速度扩大。

一幅“富民美生态”的绿色画卷在黄土高原缓缓展开。灵台县通过招商引资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平凉市第一个高标准矮化苹果园。通过采用新的种植管理模式,实现了“月圆”开花,当年结果,丰产期亩产5吨的目标。“海胜模式”带动了泾川、静宁等县的一批苹果生产基地。在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静宁县以提升质量、扩大规模为突破口,大大扩大了全县苹果面积。近年来,静宁的苹果价格一直是全国最高的,全县15.4万贫困人口稳步脱贫。苹果不仅为民生赚钱,还在静宁创造了美丽的山和美丽的家园,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静宁县林业局局长金健熙说:“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60%以上。10多年来,年均降水量增加了5-10毫米,有效改善了全县的气候环境。”去年全县苹果总产量72万吨,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水果收入472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去年平凉水果产量达182万吨,产值76亿元,农民水果人均纯收入2817元,水果出口创汇3290万美元。林果业的发展带来了土地绿化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明显变化。庄浪、景宁两大果业县初步实现了生态脆弱县向生态县、梯田县向工业县、国家贫困县向富裕县的三个转变。同时,平凉市以深化综合改革和发展林下经济为重点,充分培育示范模式,注重林下种植和养殖的增量,使林下经济呈现出“钱”的广阔局面。

泾川县通过在各乡镇实施树种改良、林下培育、林下种植“三个一”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和公众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已建成高坪镇台边、城关镇东安村等10多个树种改良示范工程。崆峒区依托中心城市优势,先后在北方干旱山区建设了一批林下养鸡场,年收入30多万元。灵台县有23个农场批量生产1万多只林下散养鸡,全县林下经济年产值将达到2亿多元。庄浪县将梯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庄浪县通过鼓励各界投资林业,积极流转林地,建立了生态综合开发点和散养养鸡合作社,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平凉市以“生态建设产业化、工业发展生态化”为目标,努力成为天蓝、青山、清水、净土、富民的生态宝地。

1.《平凉: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前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平凉: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步前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4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