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6月11日电每年招考期间,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迫感来设置诈骗。相关部门提醒家长警惕“积分不够,钱凑”等招生虚假承诺,以及“内部指标”、“虚假网站搜索”等欺诈手段。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犯罪分子使用的诈骗手段主要有六种:自称是军校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和“计划外招生指标”;撒谎说你能应付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种“特长生”;伪造录取通知书;发送虚假搜索URL,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准确的电信诈骗;基于高考的“木马”诈骗;以“自主招生”的名义作弊,把“自主招生”渲染成“免费招生”。比如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知道如何自主定向招生的政策进行欺骗,吹嘘自己可以拿到某大学的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竞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经向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不仅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合格标准,还要达到高校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择优录取。

近年来,基于高考的“木马”诈骗成为一种新型诈骗。骗子给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者在网站上设置欺骗性的木马链接。家长点入后,将木马程序植入手机获取相关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通过网购消费实现或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红包转账套现。

专家表示,无论什么形式的招生造假,都是围绕着“钱”这个词展开的。考生和家长在钱的问题上一定要高度警惕。如果在招生中遇到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不要轻易把考生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给别人。同时,要及时向招生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欺诈行为,维护个人权益。

1.《高考录取警惕六种招生骗局 凡涉及钱财要警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考录取警惕六种招生骗局 凡涉及钱财要警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7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