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珠海6月12日电:直接命中南海可燃冰试验场:31天,日均产气量6800立方米
中国新闻社记者庞无忌
随着南海深沪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满月试采,曾经“遥不可及”的可燃冰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中新社记者近日登上“蓝鲸ι”海上钻井平台,探索这种“替代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前沿。
可燃冰开采现场数据图在距珠海320公里的深沪海域,100多米高的平台被碧海环绕。在平台右侧咆哮的水流中,可燃冰试采点燃的橙色火焰正在熊熊燃烧。这个看似普通的海上油气开采平台是世界上第一个第七代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面可燃冰的开采过程,隐藏着中国六大技术体系的20项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记者从中国地质勘探局和广州海洋地质勘探局海上天然气水合物测试生产平台了解到,自2017年5月10日点火测试至6月10日14时52分,平台连续产气31天,累计产气量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气量6800立方米。
可燃冰,顾名思义,看起来像冰,遇到火就能燃烧。主要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地多年冻土中,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下形成。
可燃冰比常规天然气更清洁,资源潜力大。预计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传统化石燃料探明碳总量的两倍。所有国家都把可燃冰作为未来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近几十年来,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但没有成功开采海域可燃冰的先例。
2013年,日本试图从海底可燃冰中提取甲烷,但在海底沙子流入采矿井后仅6天,测试就中断了。上个月,日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但12天后,试验开采因同样的问题中断,总产气量仅为3.5万立方米。
这一次,中国首次实现了可燃冰的稳定开采,让很多人相信了可燃冰大规模开采的光明前景。从1999年第一次调查航行,到2007年第一次采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再到2017年5月持续一个月的产气,中国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实现了从“空白色”到20多年“领先”的飞跃。
数据图可燃冰开采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严广生指出,这些问题早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我们在矿体周围放置了大量监测点,以监测海底地层是否发生位移、倾斜或地质变化。经过一个月的试采,没有滑坡或移动的迹象,”盛说。
有人认为开采可燃冰会带来甲烷气体泄漏,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告诉中国新闻社,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在一定的温压曲线内,即使甲烷气体溢出,也会再次生成水合物,不会大量碰到空气体。
天然气水合物有时在自然条件下分解成甲烷气体,在海底形成“冷泉”。“我们在这方面有很高的监控水平,”天然气水合物测试生产现场指挥办公室副主任鲁静安说。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探险家才能找到可燃冰。经过密切观察和监测,井口正上方的海底、海水或空气体均未发现甲烷气体泄漏。
平台上的专家表示,其实在中国海域开采可燃冰是非常困难的。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针对的是气体水合物试验开采的砂型,孔隙大,开采难度在所有类型中最低,但这类资源仅占世界资源的5%左右。
然而,中国这次生产的页岩粉砂储层资源占世界的90%以上。但这类储层具有超低孔隙度和超低渗透率的特点。同时,深水区浅层地层松软,易坍塌,易发生井漏,钻井风险高,最难开采。
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如防砂技术、储层改造技术、钻完井技术和勘探技术,都来自自主创新。
据介绍,目前TPO井产气过程稳定,井底条件良好,获得测试数据264万套,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直击南海可燃冰试采现场:31天日均产气6800立方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直击南海可燃冰试采现场:31天日均产气6800立方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7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