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木微笑
一个上了四年小学,一生中从未与历史专业有过任何交集的70岁老人,用100多幅“回忆画”记录了童年的快乐、乡村的风情、工作的艰辛、生活的坚韧和时代的变迁,生动地再现了重庆农村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活和生产场景。事实上,作者张彩珠和他的《往事成画》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历史写作。这个维度不同于宏大叙事传统下的历史书写,甚至有一种反叛感。近年来,这种从普通人的角度寻求历史另一个维度的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上,而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整体的微观历史转向,其中个人生活史作为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创造新的历史维度。
当然,和很多个人生活史的作者一样,张叔叔写历史的初衷很简单。他没想过要创造什么维度,也不想挑战历史惯性的权威。他几年前才患上癌症,这让他觉得生命的尽头近在咫尺。当他想去这个世界旅行时,他必须留下一些东西。于是,张叔叔开始创作自己的“怀旧画”,最终成了一本书。他的写作经历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个人生活史的历史写作维度下的常态:往往没有任何功利性,这完全是生活本身的内在驱动力造成的。而这将直接决定这类作品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往事展露》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个人写作史”。它的副标题是《一个老人的记忆博物馆》,这其实是历史写作个性化最显著的特点,即与《回忆录》在很大程度上重叠。如陈纳德描写二战记忆的《回忆录》、陶希圣涉及民国社会转型的《回忆录》、享有“围城现实版”美誉的朱东润《回忆录》、蒋廷黻“惜史之才,执张骞之志”等。这些早期的开拓性作品其实更注重“个人写作史”。目前,各种抛头露面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录”,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是个人经历,但都注重追求自我的神话满足感。事实上,它们远离了“个人历史”和“个人生活史”的范畴。
最可贵的是,这本书是两者的折中。《一个老人的记忆博物馆》不想做“历史学家的绝唱”,也不想自吹自擂。老人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就想用这种方式在百年后给自己“留个念想”。所以,有了老人的“记忆画”,就能看到一段淳朴的记忆和记录。那些童年、乡风、农活,完成了“历史画面感”的升华,进入了一个真正属于普通人记忆的历史维度。
过往事件显示。
张彩珠
北京三联书店
1.《历史书写的另一个维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书写的另一个维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7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