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6月22日6月21日凌晨4点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的老农张鹤山像往常一样,拿着镰刀、一小瓶白酒、一袋花生,走上村后崎岖的山路,继续守护着守护了39年的明长城。在过去的39年里,他在这条山路上破了200多双胶鞋。
62岁的张鹤山是长城保护者。他的青春,壮年,甚至晚年都献给了长城。他被称为“长城专家”和长城“活地图”。
图为敌楼山脊长城。张帆张鹤山的家在长城脚下的城子峪村。该村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竹草营镇,北与辽宁省接壤。明长城蜿蜒穿过小村庄后面的燕山山脉。
据史料记载,明初修建的长城极其简陋,真正的大规模修建是由戚继光于公元1568年开始的。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北京昌平,全长1200多公里,共有敌楼1337座。长城由城墙、敌台、墙台、烽火台、关城组成。
中国人说起自己的籍贯,往往会提到自己的祖籍。张鹤山告诉Zhongxin.com,他的家乡在浙江义乌。
16世纪后期,张的祖先和近两万名义乌兵随戚继光北上修筑和守卫长城。一代又一代,长城建设者的后代,也是长城的守护者。
449年的风雨使这座古老的长城遭到严重破坏,情况危急。张鹤山的“地盘”是长城,32座敌楼,8座烽火台,在朱草营镇董家口到平顶峪10公里处。他几乎每天都要走上10多公里的山路,再次视察周围的长城。
张鹤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城不是我的家,但不可能把长城毁掉。”
图为张鹤山航拍保护长城。张帆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的城子峪村,充满了他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的童年记忆。张鹤山说,30多年前看到长城受损,就有了保护长城的想法。
从此,张鹤山登上了村外的长城,一块青灰色的砖被搬回了城墙。散落的垃圾已经被带下山,“来这里参观”的字迹被他擦掉了...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拍,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这是张鹤山的保护理念。
一开始,张鹤山保护长城的行动并没有被村民理解,他们认为张鹤山没有做对,多管闲事。因为在长城放羊、翻蝎子、挖药材是当地村民的主要副业,张鹤山对长城的保护无疑切断了村民的财源,所以附近几个村子的乡亲都和他发生了纠纷。
39年来,张鹤山守护的长城向世界展示了明朝长城的原始风貌。他保护长城的行动也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美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外国朋友参观了张鹤山,听了他在长城上的故事,感受了古老长城的魅力。
他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装满了来自国际友人的致敬信息,包括英语和日语...许多人写下了他们的愿望,呼吁人们关心长城。当地村民还设置了农家乐,眼前美好的日子让他们渐渐明白了张鹤山的初衷。
在保护长城的过程中,张鹤山也对长城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听到精彩的故事,细心的张鹤山都要一字一句的整理记录,比如《媳妇家传奇》、《白台子传奇》、《雷击故事》等。他写的几篇论文发表在《中国长城学会会刊》上,广受好评。
张鹤山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每一棵草,每一块木头,每一块砖,都必须保持原来的样子。这座长城就是‘原汁原味’的长城。”
2002年,张鹤山被批准加入中国长城学会,成为中国长城学会第一位农民会员。
日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超指出,长城的修复要遵循不改变状态的原则。要坚持“保存比维护好,维护比修复好,修复比重建好”的理念,预防性保护要成为长城保护的常态。
现在张鹤山是名人,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作为长城的保护者,他每个月只能收到150元人民币。另外,他还要靠种地和讲解赚钱。据报道,驻扎在曹颖镇的九名长城保护者中,年龄最小的即将迎来“花年”,张鹤山一直担心长城保护者会面临没有接班人的困境。
张鹤山说:“我已经62岁了,身体还很不好。每天检查责任区需要6个小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还在爬山吗?”每月150元的待遇,年轻人会愿意接手吗?"
2017年是长城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30周年,中国实施长城保护工程10多年。截至2016年9月,全国共聘用长城保护员4650人,覆盖长城沿线各省。
1.《农民守护"原汁原味"长城39载 盼年轻人接班(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农民守护"原汁原味"长城39载 盼年轻人接班(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7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