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在11月16日-17日由全球化智库、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和三亚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协办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驻华领事、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在午餐会就“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展开讨论。

全球化背景下跨越国界和地域的人的流动,人文及社会交流愈发密切,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和推动全球化向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并寻求软实力的提升。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开始走向国际。作为人本全球化的支持者和引领者,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中国实现与世界交流、融入世界的重要方式。同时,中国也进一步开放,欢迎世界各国民众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人本全球化”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内涵?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中国文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如何打造品牌?文化和旅游如何促进城市全球化的发展?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文化全球化一定是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潜移默化发展起来的

文化有别于其他普通的产业,涉及到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涉及到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当文化开始碰撞,东西方产业开始相互吸引的同时又相互排斥。其实现在大家谈到全球化,更多的是经济全球化,这个过程有具体的数据可以衡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产生的还有政治全球化和传播沟通上的全球化,最后才是文化全球化。它一定是在以上三种全球化的过程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人民随着沟通和交流开始对彼此的文化产生向往,慢慢整合成一个产业。

陕旅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力:把握国家战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入境游现在有大量境外游客的需求,当前旅游业欠缺的是文化思想的输出。只有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和思想,我国的整个旅游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才会得到广泛地接受。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主要应把握四点:一、落实国家文化战略,把握“一带一路”机会,将软文化和硬产业结合带出去;二、融合共通,将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三、发挥移动互联网领先优势;四、深化产品品质,对当地文化深入挖掘,有针对性地营销。

日本驻广州总领事石塚英树:文化文明所传递的美是人类共通的

日本一直以来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去年,来自中国的游客占到日本全年接待总游客的15%。日本的汉字文化和与中国两千多年的来往历史,让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中国游客。在中日交流之间,书法起到了很大的连接作用。以书法为载体,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能达到个人、社会和全球化三个层面。人的本真本性是相同的,通过文化文明传递的美感也是相通的,所以文化交流可以从个人发展到全人类。

CCG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秘书长苗绿:要输出文化产业首先要实现人本全球化

破除人员流动壁垒是让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第一步。现在文化产业走出去最大的问题是文化障碍。人与人的交往是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根本上还是要以人际交往为载体来实现交流。CCG提出了“人本全球化”的概念,即人与人之间在全球化范围内的流动。CCG去年发布的《中国出入境旅游报告》显示,来华旅游的人远远少于出去旅游的人,形成了三千多万的赤字。这说明中国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外国人来华旅游的能力 。

CCG城市全球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秦刚:要为全球商旅人士提供一个完整健康的旅游生态系统

中国拥有很多很好的文化遗产,但旅游设施和整体服务还十分匮乏,容易造成那些游客尤其是商旅高端人才在中国有一个不好的体验。我们不能只靠一个景点一段历史一处遗址去吸引游客。我们需要去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IP生态系统,将有创造力的文化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旅游。可以仿照借鉴迪士尼的经验,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或者活动构建出自己文化的特色,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旅游产业对全球具有切实的吸引力。

英国WEEM科技生态园区发展公司CEO James Yuan:服务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是第一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游客来说,当他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必定希望有一套标准化或者程序化的服务去帮助他们适应陌生的环境。有价值的服务必然是大家所需要的。中国文化本身十分具有吸引力,如果中国能再给海外游客提供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帮助来华游客更快的消除一开始的不安和陌生,那必定会比现在吸引更多的人来华旅游。还有一点是需要注重关乎民生的基础服务,不管是教育还是医疗。

1.《文化全球化 人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化全球化 人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7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