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郭斌通讯员李尚禹文字/地图
老人坐在椅子前,面对着刚刚被裱起来的“水龙头”,开始全神贯注地做纸龙。对于一个力求完美的人来说,完成一套水龙头至少需要20天。这位老人就是平湖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平湖纸龙的继承人刘。66岁的他,已经沉浸在纸龙的研究和生产中41年了。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刘的平湖纸龙文化在中国已经“活”了起来。
遗产
坚持传统工艺41年,保留龙文化精髓
对于刘,他的一生几乎都与纸龙息息相关。早在1975年,刘就开始向师傅学习绑纸龙的手艺。然而,当时的印刷技术和纸张远不如现在复杂。“基本上,龙身上贴了好几层报纸,但都是简单的涂画和表演。”舞龙比现在简单。每次表演舞龙,刘平湖的男女舞龙队轮流上台表演,男队跳完女队后继续,但表演没有区别。尽管如此,舞龙仍然是村民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表演。“舞龙队出来,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争着看,别提多热闹了。”除夕之夜,邀请龙神,舞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刘,谁是成功的学习艺术,很快就承担了重要的任务,绑纸龙在镇上。
平湖纸龙的工艺比起市面上批量生产销售的舞龙道具要复杂得多,纸龙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刘说,要想了解纸龙工艺,首先要熟悉祖先传下来的龙文化。比如龙加头尾的总数一定是九,因为在古人眼里,九是阳的最大数目,象征着最高贵的含义。
音阶的制作和粘贴有很多讲究。为了保证龙作为至尊兽的气势,龙身的每一个鳞片都必须手工绘制切割,最后在每一条灯笼般大的龙身上贴上一片片手掌大小的鳞片。由于要求高,工作量大,半龙身的秤贴至少需要一个上午才能完成。如果有错误,就要切断重涂。“当然,我和我的弟子们在这个环节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作为41年沉浸式纸龙工艺的传承者,刘的话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改进
多方细节优化让纸龙“活”在他手里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刘的《平湖纸龙》逐渐被年轻人遗忘。如今,跟随刘的两个徒弟刘、刘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但是,刘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吸收实用的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的纸龙工艺。
传统的水龙头大概是7层以上的报纸贴的,整个水龙头至少要十几二十斤。经过反复的材料尝试,刘将传统贴纸改进成植绒纸,不仅将整个纸龙水龙头的重量降低到现在的六七斤左右,而且比以前跳得更强更耐用。“美中不足的是,在植绒纸上画画要困难得多,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在一些小细节上,刘也做了很多改动,比如把原来的两个鲤鱼段改成了三个鲤鱼段,使它们在跳舞的时候更加灵活优美。
“以前纸龙不做耳朵。”2011年的一个变化给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思考舞龙的改进方向时,刘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给纸龙加上一对耳朵,也许能让纸龙的魅力更强。在中国龙的形象中,龙是“耳如牛,鳞如鱼,腹如蛇,脚如鹰”,但刘在平湖的传统做法纸龙没有加上龙的耳朵。为此,刘试图为新事务所的纸龙装上一双耳朵,并做了一个很好的样子。整个龙头的表情确实更丰满了。然而,这一举动遭到了老年人的强烈反对。2011年,在老人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拆除了龙耳纸龙,然后上台表演。
在刘看来,没有争论就没有进步。“我们练过很多次,龙的纸龙更神奇,更符合传统龙的形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和他的弟子们继续坚持制作《龙》,并试图让人们表演。渐渐地,改良后的纸龙让大家看着更顺眼,最终获得了舞龙队,甚至居民和相关领导的一致认可。
如今,刘的平湖纸龙不仅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而且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保障了文化传承。不过,刘还是有他的顾虑。“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绑纸龙。很难找到这个技能的接班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纸龙,愿意为刘平湖纸龙的传承做出贡献。
1.《纸龙 41年技艺传承 让平湖纸龙“活”起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纸龙 41年技艺传承 让平湖纸龙“活”起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0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