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下造一颗心,为活着的人定一条命,为未来发扬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00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访问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用这四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2005年,时任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也曾用这句话希望北大学生。

这四句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而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这四句话最能反映出儒生的心思,以及他们的学识和志向。它们可以说是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精神理想,激励着无数知识分子承担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这种说法的作者是北宋理学大家张载。

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人张载生于大良,后迁居凤翔郏县横渠镇。学者称衡渠先生。张载一生被召入晋朝两年,为官三年,著书立说,一生穷困潦倒。南宋嘉定十三年,宋宁宗封为“龚铭”,淳祐元年,封为奉伯,由崇孔庙第38位改为明世宗嘉靖九年。

张载博览群书,研究儒释道。经过比较和认同,他对佛道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而对儒家则推崇备至:“以易为教,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张载-:“见圣人,莫如伦孟”,王夫之也论其学,曰:“之学无非易,伦孟之重要事属孟子”,可见张载的思想理论体系与孟子关系密切。

张载自己对伦孟推崇备至,所以说:“见圣人,莫如伦孟。”论“士”与“孟”为大士,惟只为游”。甚至他还以孟子为榜样,“士能以孟子之心,尽其所能,则无庸置疑”。他认为只有有了孟子的心,才能真正准确地实现圣人的意境,坚定不移地践行仁义。正是因为张载把他的《过渠四句》作为自己的根,把孟子作为自己的追求对象,所以南宋陈亮才说“孟子胜于过渠于天下”。当时世人把张载比作孟子。一方面,张载像孟子一样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也说明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思想。

张载曾撰《孟子解》二十四卷,但此书现已失传,仅部分条目散见于其他著作。与前人相比,他对孟子的解读开始呈现出浓厚的理学色彩,重在心性修养。张载和孟子是什么关系?现在,顾将找出横渠的四句话。

孟子曰:“夫不欲治天下;如果要统治世界,谁会在今天的世界放弃我?”孟子的话体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宋代的文化繁荣与四夷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激发了宋代士大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在才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人承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是一个宏伟的说法。张载一生清贫,但又忧国忧民,所以说了这句名言“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不仅是张载自己的胸襟和志向,与孟子也有很大关系。

什么是「为天地造心」?天地是有意的吗?“天地之心”最早的来源是在《周易》的“福”卦中:“福,它见天地之心吗?”那天土地本身有心脏吗?身为天地之间的人,因此,天地之心即人之心,所以张载在《诗经》中说“天是无心的,心却在人之心”。他还说:“一般来说,天地大德是天生的,而造化则是天地之心。”“干者谓天,坤者谓母”,即天地万物之父母,天地之心,为民爱物之心。换句话说,为天地而设的心,是要使人生来就有仁爱助人的仁人之心,和大公圣人之心。

孟子说:“仁也是人心”,马一浮先生解释说“为天地立心”,特别标榜孟子的“四端”,即“恻隐之心也是仁的端”;羞恶之心,义之终;辞职之心,仪式之终;是非之心,智慧之终。人有四头,正如人有四身。”并认为“秀才之事,不应该以知仁求仁、善恶为基础,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为天地立心。”在这一点上,马一浮先生认为,要奉献天地,就必须求仁得仁。所以张载的“为天地立心”的说法和孟子的思想是一样的。

什么是“为活着的人活着”?陌生人是什么?诗经里有云:“生于民,有物,民顺,善为德。”“生于民”一般是指全体人民,“命”是指缘分,但如何“定下来”?如何为活着的人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其中,“礼明”最早直接来源于孟子的《奉献》:“尽其才,知其性。如果你知道它的本质,你就知道天空。守住自己的心,抬高自己的性,所以事情太好了。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也是一种自我修养,所以这也是一种生活。"“奉献”就是充分发挥身心的“仁”. "知性”是认识心灵和自然的原则。而能够理解心灵的正义,你就知道命运。

而张载又是如何解释「为活人而活」的呢?他在《正梦》一书中的“忠厚明章”中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知道生活没有收入,那你就死无亏。”他还说:“天道之性,与道极为相通,气之昏厥,不足以盖之。天道所令者,与性联系极为紧密,吉凶未卜,不足以致死。不可避免的是,不能被覆盖的人是学不会的。性在气外,命在气内。气没有表里,但可以用假有形来形容。所以,如果想着认识人,就不可能认识天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才能走向生活。”至于人生,就是“站起来”的意思,前提是“物尽其用”,而学会解决“覆盖”,才能物尽其用。所以张载所指的“为活人而活”,是指“人和我的同胞”要“活”,人的生命在于教,“修道即教”,也就是说。“为人民而活”所提供的这种解释,也是孟子的延续。

“古为今用”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作为儒家的历史责任感。什么是“圣洁”?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绝学”是指从一个血脉传到另一个血脉的学术正统。新儒家普遍认为,儒家的学术体系从孟子开始就已经灭绝了,我们应该努力恢复。在周、张、程、朱眼里,儒家思想只存在于先秦时期,“不知道有没有汉,不考虑魏晋”。因为汉代儒家是阴阳杂糅的申言,所以比较接近妖的氛围。南北朝隋唐时期,道教兴盛,佛教炽烈。只有宋儒才能真正弘扬孔孟之道统。二程曾经评论张载的《明希》,说“孟子紧随其后,但《原道》只有一篇,其间语言扎实而病态,但大意要尽可能合理。如果“明希”是“原路”的始祖《原道》只谈道,远非“明希”之意。根据子厚的文章,没有这种文章。自孟子起,此书未见。”二程推崇张载的明希,认为继孟子之后,只有韩愈的《原道》接近正统学说,而韩愈只触及皮毛,远不及明希深刻。所以张载在当时不仅是一个呐喊,也是从孔孟那里继承儒家正统的一个实际例子。

什么是「全民平安」?一个和平的世界也叫“大同世界”,这是自孔孟以来儒家学者追求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贵作为一个恶霸,要求君主仁政,实现真正的“王道”。同时,他认为王道之道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道德“仁者”。但受限于混乱的战国时期,对于孟子来说,他所提倡的“王道”是初级的,即“乐生饱生,凶年免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北宋,以范仲淹、李觏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提出了“以和为贵”的思想。但张载并没有继承独特的学术体系,为后世开辟了和平的基础。张载“万世开和”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为了达到“人之生物,万众归仁”的精神境界。

孟子曰:“聚最大之功者为上,金声者为下。”“为世界建立一颗心,为人民创造一种生活,向圣人学习,为所有的后代打开和平。”张载的《过运河四句话》凝聚了几千年来伟大的儒生的胸怀和抱负,至今仍在耳中,激励着我们在无数次的学习之后,去承担世界,承担国家。有句古话:“至善有德,立功次之,不朽第二,虽久不废也”。横渠四句虽短,但后人若能苦练,亦可传世成仙。

1.《横渠四句 【名家论孟子】(8)“横渠四句” ——张载与孟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横渠四句 【名家论孟子】(8)“横渠四句” ——张载与孟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0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