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14日电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终于在14日达成一份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

  近13年的马拉松赛跑终于抵达终点,各方在其中究竟作出了怎样的妥协?未来落实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难点?对今后解决热点问题有何启示?

  缘何终获达成?

  刚刚结束的伊核问题最后一轮谈判历时半个多月,谈判胶着的焦点之一是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和制裁。伊方认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后,常规武器特别是导弹禁运没有存在的必要。但西方担心导弹可用来运载核弹头,更担心解除武器禁运会增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威胁西方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和利益。

  根据透露的全面协议内容,伊朗和西方各退一步,对伊武器禁运最长将可维持5年,对伊弹道导弹技术转让禁令最迟在8年后取消。

  此外,伊朗从事有限铀浓缩活动和核技术研发的权利得到承认,并且大部分核设施得以保留。作为交换,伊朗同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核活动水平,并提升核计划透明度,向国际社会证明其核计划的和平性质。

  一些西方消息人士还透露,作为协议的另一个突破,伊朗方面还接受了一旦伊朗方面被认定违反协议,部分被解除的制裁可以重启的条款。

  中国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国并不是矛盾焦点,这可以使中方以更为公正、客观的立场积极开展斡旋。特别是在谈判的一些重要节点,包括谈判遇到困难、陷入僵局时,中方总是从各方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提出中国的方案。

  落实难点何在?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核谈划定了三条红线:解除全部制裁;保留核研发权利;不接受对军事基地及核科学家的调查。

  从伊朗媒体透露的消息来看,伊方解除全部制裁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但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协议中有关军事设施检查部分内容的解读可能将成为关乎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在伊朗能否成功执行的焦点问题。

  根据透露的协议内容,国际核查人员不能随意获得授权核查伊朗敏感设施,但可以在伊朗没有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核查伊朗敏感设施,包括军事基地。此项内容的具体实施可能引起伊朗一些强硬派的反对。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全面协议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如果伊朗或美国任意一方新上台的领导人对这一协议持反对态度,那么协议继续实施也难获保证。

  未来有何启示?

  伊朗分析人士认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能够达成,是世界大国和相关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伊核问题不仅关乎伊朗和伊朗人民的前途命运,对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以至于世界和平、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伊朗总统鲁哈尼称赞伊核问题谈判是成功解决复杂国际政治问题的外交胜利。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说,伊核问题最终协议的达成,开启了国际关系的新篇章,说明通过外交协调和合作,可以克服数十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对立,给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带来了希望。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国际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伊核谈判模式,即通过世界大国、利益相关方和中立方共同协商,寻求和平、公正、共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1.《核问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三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核问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三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