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每天会念叨100次生活不易

房价又涨了、吃饭又贵了

说多了都是泪

别人羡慕上海人,至少有套房

上海人内心只能呵呵哒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苦”

在魔都有处叫『隆昌公寓』的筒子楼

没有独立的厨卫

洗脸、刷牙、切菜全在走廊上

一层楼就有50户人家

一户甚至住着祖孙三代

《功夫》里拥挤的“猪笼城寨”就是它

深扒妹今天带你们深入了解一下

这个比蜗居还要蜗居的建筑

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功夫》里猪笼城寨的取景地

还记得电影《功夫》里的猪笼城寨嘛?最经典的桥段莫过于“包租婆没水啦”。

而这个猪笼城寨的取景地,就是位于杨浦区隆昌路的隆昌公寓。

1930年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隆昌公寓,曾经是巡捕房,后变为职工宿舍,再后来变成了公房。

“回”字型的筒子楼,中间一个巨大的天井,长长的环形走廊连接一整层楼。

见证人口密度的晾衣杆

这里的人口密度到底有多高?看看过道上挂的衣服被子就知道了。一层楼50户人家,有的一家五口都挤在一户里。

天气好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挂满被子,比万国彩旗还要。

买汰烧从2米宽的走廊开始

住在隆昌公寓的居民,生活起居都是在2米宽的走廊进行的,洗脸、刷牙、切菜、洗衣服都在这。

每天傍晚,走廊里会飘出各式饭菜香,筒子楼长大的孩子,可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这里多的是“一室半”的户型。就是把两室一厅的房子租给两家人,每家分得一个房间和半个厅。空间太小,所以很多事儿都搬到了走廊上进行。

老式公寓楼里没有独立厨卫,居民就在走廊里私搭了这些“小白房”当作淋浴房和灶间。走廊更狭窄了。

优秀历史建筑背后的心酸

几十年下来,原来的一家两三口变成了两三代人,还有外来人口的进入。导致房屋空间的过渡利用,居住质量越来越差。

2015年隆昌公寓被列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这意味着,拆迁基本没戏。房屋结构也不能变,小修小补也无济于事。

坐在走廊上缝被子的曹阿姨

阿姨回忆起来说,上世纪80年代嫁过来的,房子还是丈夫的祖辈租的,那时有烘箱、洗衣房、电梯,条件算很好的了。

留着老弄堂的“串门”文化

虽然有着各种弊病。但这里也保留了老上海弄堂里串门唠嗑的习惯。天气好时,大家会在走廊里排排坐晒太阳。

邻里之间会相互帮忙,有什么需要的,楼上楼下吼一声就行。充满了人情味。

相对而言,大家也没什么隐私秘密可言。一家传出八卦,整座公寓的人都能知道。

在隆昌公寓有很多人,一住就是一辈子。嘴上喊着想要更好的房子,真让他们搬走,倒是有千万个舍不得。

很多摄影爱好者会来这采风

电视剧组也爱来取景

但是公寓门口已经贴出告示

“禁止拍照”

愿不要叨扰居民们平静的小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比起汤臣一品,我喜欢更有烟火气的隆昌公寓,只有住那的人才知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比起汤臣一品,我喜欢更有烟火气的隆昌公寓,只有住那的人才知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