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光所的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孵化器的首席科技官米磊介绍西光所科研成果转化情况,骄傲宣称:西光所的局部人才浓度更高于硅谷。刘轶瑶摄

国际在线报道本站:孩子、老人和胖人,血管难扎。打针抽血时,护士为难、病人受罪、家属心疼。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吗? 日日对着电脑,视力急剧下降,而KINDLE电子书却能实现对着屏幕不伤眼。这项技术不能用在电脑显示屏上吗?随着HIFI手机的兴起,国产手机对高性能低噪音芯片需求日益旺盛,而国内这一专业芯片市场却一直被日本产品垄断。中国企业研发不出相同性能的芯片吗?

这些问题,其实都已解决:

——全球首创可测血管深度的“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已在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应用并远销欧洲、南美、中东等地;

——拥有最接近终极护眼效果、全球首款基于ELIN电子纸技术的环境光反射式电脑显示器,在发售了全球体验版后受到各国粉丝追捧,被誉为“毁眼时代终结者”;

——拥有全球最好超低相位噪音技术和全球领先音频解码技术的国产芯片,已经装配在乐视、魅族等国产HIFI手机上,打破了日本NDK对中国HIFI晶振芯片市场的垄断。

生产这些高新产品的企业——中科微光、大上科技、睿芯光电,虽然公司分别在深圳、北京、西安,核心团队有的是“海归+老外”、有的是肄业博士、有的是“科幻作家+电子达人”;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孵化而成。

让人吃惊的是,西安光机所近年来孵化的高成长性创新企业已经超过70家,产值达到12亿,并形成了光子制造、光子信息和生物光子三大产业集群。按照西光所所长赵卫的说法,“传统科研院所在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应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把为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引领技术发展方向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体验全球首创可测血管深度的“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投影下,血管清晰可见。刘轶瑶摄

是闲置科研资源?还是顺“市”而为、参与国际竞争?

西安光机所是含金量极高的科学研究机构,为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提供过重要的空间光学技术支持。

“国家任务完成与课题验收后的成果束之高阁是极大的科研资源闲置”,西光所所长赵卫,这位今年52岁的瞬态光学专家,几乎满足“小字辈”们对科学家、和蔼领导、忠厚长者的各种想象。而当开口说起西光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各种创新时,他身上知识分子的直率与犀利也毫不隐藏。

在赵卫和西光所同仁看来,科研院所有创新能力,但产业化需求相对较少;企业有需求,但又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这致使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导致科技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

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西光所选择顺“市”而为,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但是,传统的科研机构要怎么帮助初创企业解决缺乏启动资金、无法迈出创业第一步的问题?又怎么应对科技成果因缺乏转化平台而很难快速转化为产品的瓶颈?

为此,西光所两年前设立了西科天使基金,发起创办了中科创星孵化器,今年又先后成立科技创业种子基金和中科创星众创空间,搭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VC/PE机构”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构建了“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的科技创业生态网络体系,形成了“人才聚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化发展-反哺科研”的闭环,打通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接力棒”体系。

再来看看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绩”:“扎针神器”已是我国少有的拥有自主产权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高端医疗器械,去年销售额超过700万元;“不毁眼”的电子墨水显示器PAPERLIKE得到日本、英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用户的推崇,各国体验者都在催促产品大规模上市;龙默升科技公司在印尼运营商用WiFi网络,日均有15-20万人在线使用,并且这个数据还在飞速增长中,明年一季度,将达到日均活跃用户100万人次;美国光子集成领域首屈一指的技术专家BRENT E.Little博士坦言,在西光所的技术支持下,中国光子集成芯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将迅速提高,更有望在3年内追赶上IBM和INTEL的步伐。

波兰媒体、罗马尼亚和英国用户对中国研制的全球首款基于ELIN电子纸技术的环境光反射式电脑显示器高度称赞。这是“不伤眼”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刘轶瑶摄

是控股还是参股?是孵化企业还是指挥企业?

拆除围墙、开放办所,已经使得西光所从理念上和管理上,成为国家真正的开放和创新平台。不过,既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是唯市场还是唯技术?公司发展是由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的西光所说了算还是公司自己说了算?产品创意是从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判断出发还是从市场需求出发?

西光所的原则有二:对科研人员创业,“参股但不控股”;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企业但不“办”企业。所长赵卫对此相当清醒,由于深知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定位、管理模式不同,深知决策经营并非科研机构的长项,他多次强调,“让研究所去控股企业很容易把企业变成又一个研究所,而不是满足市场需要的企业”。

所以,科研人员与投资方的股份比例,完全按照市场价值分配,西光所并不干预。只是在创新项目发展初期,利用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为创业企业提供“第一桶金”;利用孵化器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法务财务等“全程服务”。而比“不控股”更让企业CEO、COO们感动的还有“不设防”——西光所的科研人员、实验平台和研发设备随时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持。

正是这种“西光所模式”,让中科微光的创始人、“扎针神器”的研发者朱锐自信地说出“我们做有转化价值的科研,不做以发表论文为目的的科研;我们有很多模仿者,但是有西光所的强大后盾和技术支持,模仿者撼动不了我们的地位。”

“产”对“研”与“学”的反哺也由此而来——扎针神器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实践和市场检验,西光所也因此增设并扩展了OCT学科及研究范围 。面向市场、了解需求、丰富研究学科、保持科研活力的良性循环得以形成。

按照中科创星孵化器首席科技官米磊的理解,科研人员持股,能让创业团队享有决策权;减少行政干预,能让企业享有经营自主权。因此,“解放了‘脑力生产力’,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宽松的环境自由成长。现在是市场需求‘倒逼’研发,彻底改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路径。”

企业自由了、学科丰富了,投资方到底赚钱了吗?西科天使基金执行合伙人李浩形容自己与西光所平台的合作是“能投会卖”。截至目前,西科天使基金已完成50个项目近1.2亿元的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亿元。其中作为公司发起人发起设立公司13个,第一个机构投资人31个,已协助8个项目公司完成A轮融资,实现了5倍-10倍以上账面增值;另有5个项目正在筹备挂牌新三板。目前,西科天使基金正在筹备三期基金募集工作。

而西光所的新目标,是到2017年培育100家科技企业,为此,已发起新的创业种子资金,并开始建设新的孵化器和产业基地。

奇芯光电公司的内部。“引领光子集成核芯技术,重塑光通信行业版图”是这个创新企业的目标。刘轶瑶摄

是用体制“控制”人才?还是与人才“相亲”再“相知”?

与西光所的科研人员打交道,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的名片上既印着研究员、副研究员的科研身份,也印着总经理、董事长的商业身份。

用人制度上的突破与创新正是西光所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保障——科研人员打破编制制约,创业团队打破地域限制。用赵卫所长的话说,“我们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看最后的创新成果”。

这不仅在国内实现了人才的“孔雀西北飞”,更让不少海外人才“回国马蹄急”。

为什么选择西光所?香港大学肄业博士朱锐回忆起自己带着创业项目与赵卫所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所长的承诺是“做成了,就做公司;失败了,就来做研究”。正是这种既能判断前景又能宽容失败的度量让才子朱锐从香港投奔回西安。

西安睿芯微电子公司总经理郑宏志带领团队研制的芯片拥有全球最好超低相位噪音技术和全球领先音频解码技术,已经装配在乐视、魅族等国产HIFI手机上,打破了日本NDK对中国HIFI晶振芯片市场的垄断。刘轶瑶摄

追赶着国内手机更新步伐回国做智能HIFI音乐芯片的西安睿芯微电子公司的总经理郑宏志,回忆起自己与西光所的项目对接,觉得那更像是一场“相亲”而不是谈生意——西光所的孵化器和天使投资,认同和相信他对技术更新时效的判断,摒弃了漫长的投资考查,确保他从海外带回的新技术能迅速与产品结合,从而赶上了市场潮流。

奇芯光电的董事长兼CEO程东回国前已经在北美的大型光通信公司工作25年,他之所以带着由美国、加拿大等国4位外籍人才组成的核心团队落户西安,正是看中西光所既能提供技术优势和科研平台,又能给予创业人员宽松的环境和充分的自主权。

专业化、市场化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举措,既吸引了不少国内外高端科技创业团队落户西安,又激发了西光所内部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对于所内的“创业达人”,西光所鼓励、支持并通过股权制确保责、权、利一体化;对于耐得住寂寞的研究者,西光所也为其创造条件,确保长期稳定的支持体系。

这样的吸引力,让博士出身的米磊通过数据分析骄傲宣布,“硅谷的人才浓度虽然高,我们西光所的局部人才浓度更高于硅谷!”36岁的他,就既是西光所的副研究员,也是中科创星孵化器的首席科技官。

1.《西光 中科院西光所与"市"偕行 助力企业成就多个"全球第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光 中科院西光所与"市"偕行 助力企业成就多个"全球第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1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