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究中国近代落后原因之时,中国停滞论是个很热门的话题,黑格尔、亚当斯密、《世界史纲》的作者韦尔斯、汤因比,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只是有些把中国停滞的开端定为唐末、宋末、明末。网络上流传着“崖山之后无中华”这样的说法,围绕这句话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过。根据一些学者的“华夷之辨”理论认为: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汉族王朝)又一次在文化上亡国 (“崖山之后无中华”指的是文化上亡国而非政治上亡国)。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被奴役,征服者还是社会文化上落后于所有被征服民族的游牧民族,正常的发展进程被打断,给中华文明(单指汉文化)带来了巨大伤害,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 。

崖山之战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崖山之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大决战。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宋度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所生的赵昰7岁,全皇后所生的宋恭帝4岁,俞修容所生赵昺3岁。谢太后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众人以为杨淑妃所生赵昰年长当立,但贾似道和谢太后都主张立嫡子,于是宋恭帝被立为帝。宋恭帝此时年纪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实权实际上仍掌握在宰相贾似道手中。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小皇帝宋恭帝即位不满二年,就投降了元朝。

在宋恭帝投降元朝后,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接着进封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昰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昺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宋端宗赵昰称帝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蒲耿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宋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得病。

左丞相陈宜中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后来数次召其回来都不返。

宋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7岁的卫王赵昺登基,陆秀夫为丞相,主持政务;张世杰为太傅,主要护驾;文天祥为少保,在外发展军事,三根支柱苦苦支撑大局。赵昺登基以后,陆秀夫和张世杰护卫著赵昺逃到崖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不久﹐在现时广东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在海丰县的五坡岭生擒,在陆地的抗元势力覆灭。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投降元朝的将领张弘范率元军攻打到崖门,这元军浩浩荡荡陆续抵达崖山,并对南宋水师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一场事关南宋生死存亡的海战一触即发。面对巨大压力,宋水师主帅张世杰昼夜苦思破敌之策。有幕僚向张世杰建议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上宫殿、房屋、据点。又下令将千余宋军船只以“连环船”之法,以大绳索一字形系于海湾内,并将末帝赵昺的“龙舟”置于战船之中。

元军查知宋军之情,遂效三国赤壁之法,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风纵火冲向宋船。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元将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元将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次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队,宋军东、南、北三面各驻一军;张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为之稍微松懈。

正午时分,张弘范水师突然发起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军中无主帅的宋朝军民在宰相陆秀夫指挥下继续与元军作战,一直坚持至三月十九日,终因赵昺困于千船之中而无法突围,陆秀夫见大势已去,恐君死臣辱,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崖山海战遂告结束,延绵近三百年之大宋王朝宣告灭亡。

崖山之战,赵宋王朝陨落,意味元朝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从整体意义上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中国人认为自己是最文明、最强大、最光荣的种族,中国领导世界,中国统治四夷。而崖山海战颠覆了中国人的天下观,中国皇统断绝,夷狄成为统治者,沉重打击了中国人的自尊心。

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文明落后的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工商业和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后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闭的道路。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不意后世反为世界上少数别有用心的国家加以利用,从而得出“中华忠义血性之优良民族文化基因崖山之战而丧失殆尽”的结论。

中国历史学博士葛剑雄反对“崖山之后无中华”一说,他指出与南宋对峙时的蒙古已经灭了金朝,占有传统的中原和中国北方的大部分。特别是以“大哉乾元”得名建立元朝后,元朝皇帝以中国皇帝自居,以本朝为中国。就是南宋,也已视元朝为北朝,承认它为中国的北方部分。到元朝灭南宋,成了传统的中国范围里的唯一政权,无疑属于中国的延续。

就是文天祥、谢枋得等至死忠于宋朝的人,也是将元朝视为当初最终灭了南朝的北朝,而不是否定它的中国地位。根据文天祥的价值观念,他是宋朝的臣子,并出任过宋朝的丞相,宋朝亡了就应该殉难,至少不能投降元朝当元廷的官。但他承认元朝取代宋朝的事实,包括他的家人、弟弟、妻子在内的其他人可以当元朝的顺民,甚至出仕。也就是说,在文天祥心目中,这是一场改朝换代,北朝战胜南朝,新朝取代前朝,在宋朝的忠臣和遗民的心目中,只会是厓山以后无宋朝,而不是厓山以后无中国。

自宋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如明代的熊廷弼、毛文龙、孙承宗、卢象升、史可法、陈子龙、夏完淳、李定国、何腾蛟、张煌言、陈永华、郑成功等,清代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林则徐、邓世昌、徐邦道等,尤其近代以来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虽有汪精卫之流投敌叛国,但仍然有数百万忠义军民奋起抗击,以数千万人的牺牲,最终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从中可见中华民族主体精神的顽强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讲,“崖山之后无中华”是不存在的。

----------------------------

1.《崖山之战:此战过后真的再无中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崖山之战:此战过后真的再无中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