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份关于1993年瑞典主战坦克选型的报告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告中提到在瑞典测试中的M1A2主战坦克首下装甲的抗穿能力只有不到400mm RHA的水平,对于那些长时间活在M1A2坦克神话中的人们可谓是一道霹雳。对此,他们选择了不相信。有很多网友给我留言,希望我也能说点什么。
关于瑞典主战坦克选型中所谓M1A2坦克首下装甲防护不足的问题,我只能说有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本来M1A2的首下就不够厚,早在海湾战争结束时就有普通M1A1首下400mmRHA抗穿的说法。海湾战争中美国人用的是有贫铀装甲加持的M1A1HA,M1A2在M1A1HA的基础之上主要的改进就是加了车长周视,首下又没怎么动。1993年参加竞标的M1A2坦克如果撤掉贫铀的话,首下装甲防护可不就是抗穿400mmRHA么。
当然在瑞典选型中豹II战胜M1坦克,并不全是因为防护的问题,瑞典方面还是有其全方位的考量标准的。瑞典的坦克选型最早开始于1989年,当时瑞典为了进行“MBT2000坦克计划”的研究探讨外国坦克在瑞典运用的可能性,曾短时间租借了美国M1和德国豹II坦克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国坦克作为来替代瑞典的S型坦克是可行的。当时瑞典以租借的形式从美国获得了两辆M1A1和一辆豹II标准型坦克。两种坦克都能适应瑞典冬季的使用,即便在雪地行驶速度也能达到70km/h。另外在瑞典军方最关心的严寒低温的启动性能方面,豹II坦克通过加热冷却液使得坦克从发动机启动到投入作战只用了50分钟;M1A2坦克也刚好满足要求,不过德国人认为美国使用了特殊的燃料作弊。
1991年,新型坦克的招标计划正式启动。瑞典方面分别向美国、法国、德国和英国发出了正式的需求意见书。希望M1A2、豹II、勒克莱尔和挑II四个型号的坦克从1992年年底开始在瑞典进行试验。为了公平起见,试验方面由瑞典方面自己完成。乘员分别准备两组,轮番对各坦克进行试验。试验从1993年1月正式开始,先在瑞典北部进行寒区试验,然后在中部依次进行机动性和战斗性能的试验,最后再在南部进行维修性试验。
由于当时英国挑II的9辆生产型坦克均被英军占用进行可靠性试验,没有足够的车辆来参加瑞典的竞标,所以早早的就退出了相关的竞争,真正角力在M1A2、豹II和勒克莱尔之间展开。1992年10月和11月,2辆豹II、1辆M1A2和2辆勒克莱尔坦克先后抵达瑞典。后世人们老喜欢说T-80U什么的在瑞典的竞标中表现不错,其实当时T-80U并没有被列为正式候选对象,只是来陪着打个酱油。
1993年3月在瑞典中部进行的机动性能试验中豹II坦克在行驶3780km之后,耗油26874升;M1A2坦克在行驶3820km之后,耗油56488升;而勒克莱尔坦克在行驶3000km之后,耗油41400升。
在全部最终的试验过后,瑞典军方给出了以满意度概率为指标的排名。其中勒克莱尔63%、M1A2 86%、豹II 90%。在整个试验中勒克莱尔基本上最渣的,除了机动性能指标不好之外,还在寒区暴露出了液气悬挂可靠性不足的问题。M1A2和豹II坦克的表现其实不相上下,只是在机动性方面被拖了后腿。
至于最终瑞典政府为什么最终选择豹II坦克, 一个是因为当时2辆豹II坦克中的其中之一防护进行了全面升级的豹II TVM型,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确实比木有贫铀加持的M1A2要强,并且还用另外1辆基本型豹II进行了对比;另外一个方面是德国人提出了100%的国际贸易补偿,瑞典人花了多少钱买德国坦克,德国就花多少钱买瑞典的军需物资。
1.《坦克大乱斗 上世纪末西方坦克大乱斗:谈瑞典主战坦克选型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坦克大乱斗 上世纪末西方坦克大乱斗:谈瑞典主战坦克选型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2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