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烟雨蒙蒙。当小艇缓缓划开绸缎般的碧波,停靠在卧牛岗下,抬头面对悬棺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透过细细薄雾,但见一块巨大的光滑石壁临江拔起,高十数丈,壁上大小不等地分布着五个洞穴,一形似牛口的洞内赫然悬着一具棺椁,孤孤单单,寂寂寞寞。

  “这就是千年悬棺。”导游刘亮介绍说,“寓意为升官发财。这里面有好多谜一样的故事呢。” 刘亮说,洞穴内所葬的是英雄石面坦,他学艺归来恶斗翠江河里的鲤鱼精,牺牲后感动上苍,被葬于此,供世人膜拜。但这传说太过飘渺。附近更多的村民说,洞穴内长眠的是一位绝色美女,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李姓青年攀爬进洞,采取野蜂蜜,证实棺椁内确有尸骨,布帛虽已糜烂,仍可看出是花色的。可这种说法同样疑点重重,千百年的光阴流转,棺内之人之物焉能如此完好?

  其实对于飞天山的悬棺,我也试图穿过厚重的历史雾霾厘清来龙去脉。悬棺既然真实存在,无论有多少众说纷纭的传奇,但一定会有“史”可查。恰巧栖居这一带的李氏族人有家谱为证,棺内主人是李姓祖先,叫李思正,是唐朝的朝廷大员,故才能享受如此荣耀。

  悬棺所在的这座山叫卧牛岗,整座山就像一头大水牛慵懒、舒适的侧卧在翠江边。风水先生说,天上每年要降下二十四穴,牛口算一穴。牛口不仅形状独特,而且是一块可遇不可求的风水宝地。距今1200多年前,李思正在朝廷为官,清正廉洁,公正严明,却因迎佛骨事件,被迫辞官,返乡时竟是两袖清风;回到故里,他行善积德,广结善缘,得到风水先生的指点,死后得以悬葬此洞。李思正葬于牛口后,李氏家族得以大发,各种人物层出不穷,以至于当地一度盛传:“寨背李氏学子不到,乡试科举不开考。”然而,诚如古语所言,穷不低志,富不癫狂,李氏后人违背古训,逐渐变得势利起来。一天,地仙到李家讨粥喝,李家肉眼凡胎,见地仙衣冠不整,相貌粗俗,便舀了一碗喂狗的粥,叫地仙在门外喝。地仙不动声色地喝着粥,跟李家人说:“此牛口牛神已老,无齿难以嚼食,如打上铁钎赔牙,则子孙更旺。”说完便消失无踪。李家以为神明相助,立即照办,不曾想风水败坏,从此没落。

  李家后人有板有眼说的,虽然又是一个传说,但我看到的线装家谱却真真实实。我曾找到当年爬上悬崖采取蜂蜜的那个青年李发联,昔日的青年已变成老人,他已失去一目,另一眼炯炯有神。说起牛口悬棺的来源,老人有些激动,他说:“李氏思正公家德高望重,是他一对儿子李龙、李凤把他安葬的,那时的场面热闹极了,送葬的人挤满了周围的山了,河面密密麻麻的全是船,炮竹声、吹拉弹唱声铺天盖地。”

  翠江的清晨常有雾,朦朦胧胧的很有诗情画意。导游刘亮绘声绘色地讲着悬棺的故事,一次次强调游客见到悬棺能升官发财。我淡淡一笑,心里早已云遮雾绕了。公元819年大唐迎佛骨事件的主角韩愈险些被杀,被贬潮州路过郴州时,到飞天山一游,并手书“赛蓬莱”,镌刻于危崖绝壁之上。我佩服这位“手持文柄,高视寰海”的古文人,他真正做到了“文死谏”。有文章叙写李思正跟韩愈交情深厚,但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我却没找到一丝丝的鸿爪雪泥。于是,悬棺的很多谜团如雾一般在我脑海里弥漫开来:我国南方特别是当地,人死后都是入土为安,为什么这里会有神奇的悬葬出现;棺椁内长眠的究竟会是谁;古人是如何把沉重的棺椁运送上垂直、险峻的岩洞的;历经千年风雨,棺椁为何会不腐不烂……

  不知何时,雨已停了,雾也渐渐稀薄。卧牛岗顶部葱茏的树木清晰起来,有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欢叫着。小艇上的游客都在各抒己见,谈论着悬棺的种种未解之谜。蓦然之间,我发现笼罩悬棺的千年迷雾,竟散发出无穷魅力;江山无限,人们总在追寻历史真相,可千百年来风云变幻形成的未解之谜有时候却更吸引人,一如这千年悬棺,把谜凝聚成了天大的风景。

1.《千年悬棺 震惊!湖南飞天山惊现千年悬棺 距水面近百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千年悬棺 震惊!湖南飞天山惊现千年悬棺 距水面近百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5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