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49-2019的7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却记录着新中国由弱变强、屹立世界东方的过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众网联合青岛市委网信办共同策划《生于1949》专题报道,聚焦生于1949年的普通青岛人,通过他们讲述70年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历,从不同侧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青岛人的奋斗历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9月10日讯(记者 高忠业 王熠 刘晓 见习记者 孙秀清)许多人在当下怀念“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日子在青岛市东区电话局原局长孙佑江的眼里,却截然不同。他说,“打心眼里讲,我觉得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得这么快过”。
孙佑江讲述自己”从局长到商人“的转变。王熠摄
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无线寻呼业务台。青岛邮电博物馆周宁供图
孙佑江出生于1949年7月。1985年,他从部队转业至青岛邮电局做技术干部,后来担任副局长;1992年他又被调去组建麦岛、石老人电话局,负责核心的技术工作;1999年,他开始在青岛市东区电话局任局长,直至退休,经历了通讯行业技术上的革命性的大发展以及邮电局的多次改制。
孙佑江介绍,1985年是他转业到青岛邮电局的第一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民已经有了装电话消费需求,许多新出现的企业出于业务需求,也需要安装电话,但受制于那个时带落后的通讯条件,普通老百姓交3000元还得托关系才能装上电话,有的等几年都装不上。“当时是纵横制交换机,受技术限制很大,但后来开通数字通讯网后,电话事业就迎来了大发展。”1994年,数字通讯网甫一开通,各区电话局门口就排起了长队。2000年左右,青岛电话75%的用户就都是家庭用户了。2002年,在孙佑江任东区电话局局长期间,青岛的电话用户达到了200万,比之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万部,翻了整整200倍。
1994年青岛数据通信网开通市民排起长队办理。青岛邮电博物馆周宁供图
1997年邮电优惠装机放号5万部,市民踊跃排队申请。青岛邮电博物馆周宁供图
通讯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市场的转变,市场的变化也对从业人员的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变化让孙佑江完成了从技术干部到局长,再从局长到“商人”的转变。“形势变了,领导干部就要赶紧改变思路,转变经营模式。用户量虽然爆炸式增长,但市场在竞争对手的加入下,渐趋饱和,让我们不能再坐在家里等着别人来要求装电话了。”孙佑江说,要走出去实现从局长到商人,从被人求到求人的转变,对个人来说,心理落差肯定有,而且整个团队的转变也不太容易,邮电老大的思想不容易改正,但后来都克服困难调整了,因为市场经济的大潮来了,谁也挡不住。
“大哥大”曾经风靡一时。青岛邮电博物馆周宁供图
2002年,青岛电话用户达到了200万户。青岛邮电博物馆周宁供图
回首过往,孙佑江表示自己70年的人生,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在部队学习通讯技术,转业后又从事了一辈子通讯行业,通过一次次完成人生的转变,不断地感受到了行业的发展,以及背后国家的强大。
孙佑江说,“传呼机、大哥大、小灵通,这些代表不同时期的通讯工具逐渐被人们淡忘,移动电话也从2G发展到了5G,但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国家通讯行业近年来在全世界扮演着领军的角色,像移动支付,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跟我们比,而且5G的技术更是世界领先,是我们通讯行业的骄傲、国家的骄傲。”
1.《生于1949 生于1949|通讯“老兵”孙佑江用34年见证青岛变迁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生于1949 生于1949|通讯“老兵”孙佑江用34年见证青岛变迁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6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