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3,世界读书日,我们碰巧在杭州。昨晚在晓风书屋听著名作家熊培云和他的新书《追故乡的人》的故事,分享会由晓风书屋创始人姜爱军主持,全程他只说了三句话:谢谢熊老师来参加今天的分享会(开场时);下面给大家提五个问题的时间(中场);今天分享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来参加(结束时)。不多言,也不说客套话。

分享会结束,读者在书店内拉着熊培云签售、继续提问,姜爱军在书店门口和读者聊天,七八个老读者围着他闲散地聊天:钰芳怎么没来?——朱钰芳是姜爱军的夫人,晓风书屋老板娘,读者不分老幼,直呼“钰芳”;我们可以假装邂逅北岛和李欧梵吗?——今天下午,北岛和李欧梵正好来杭州,但是没有活动,只是习惯性的会来书店坐坐,像老朋友一样。

晚风里,姜爱军和他们说说笑笑,然后目送一个个读者回家,挥手道别,就像亲朋好友。晓风书屋是杭城最有影响力的书店,去年此时,因为受【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之邀,采访20位杭州人,他们夫妻是第一对确定的采访对象。书店1996年创立,4年后,第一个女儿出生,他们直接以书店的名字“晓风”命名女儿,现在女儿都已经17岁了。姜爱军说,晓风是女儿,为自己养。书店也是女儿,“为这座城市养,每座城市都应该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儿。”

▲姜爱军(左)和朱钰芳(右)在晓风书屋,20多年过去,书店大小事务,他们还坚持亲自打理。

上篇 行李&姜爱军

行李:晓风书屋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姜爱军:1996年,福建一个朋友在厦门开了家人文类的晓风书屋,我们就想在杭州也开一家,和他南北呼应,“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气质也很适合杭州。当我们有了第一个女儿,就用“晓风”给她取了名字,把书店当一个女儿来养。

行李:当时杭州书店的整体氛围是怎样的?

姜爱军:1996年是书店的黄金时期,也是图书的黄金时期,一本好书常常发行几十万册,如果来1000册新书,不用过夜,一夜之间全部卖完,那时我们是用麻布口袋装钱去进书的(笑)。

行李:像你们这样偏人文的独立书店呢?

姜爱军:原来都是新华书店,没有单纯的专业书店,更别说专门的人文书店,但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必须卖好书、好的出版社的书,即使是杂志,也必须是好杂志,我们这里只卖国家地理,不卖时尚杂志的,书和杂志一样,在精不在多。

行李:这几年很多实体书店都陆续关门,你们反倒越开越多,晓风现在有多少家实体书店了?

姜爱军:看起来很多,但都是这20年来一家家慢慢开起来的,大概每一两年增加一家的速度。现在有14家直营店,大多在南宋御街、河坊街、新新饭店、运河、丝绸博物馆、美术馆这样一些很能代表杭州的地方,所以我们从员工服到书的选择,都尽量把每家店做得不一样,希望书店也能成为一道风景。

行李:听说还有一家医院书店?

姜爱军:对,算是全国第一家在医院里经营的书店。最初是医院来邀请我们去,我一想,觉得很有意义,医院每天有两万流动人口,还有常住的医护人员,他们平时都处在很紧张的氛围里,有书店,会是一种很好的缓冲。那家店面积不大,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挣钱,能挣钱,我很高兴,不挣钱,只要能维持,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行李:书店的形态这些年有了很多变化,从最初单纯看书、买书的地方,变成现在“书店+”的复合模式,像你们这家总店,旁边有甜品店,还在本来不大的空间里辟了这么一大块区域休息区,甚至还有幼儿托管的功能。

姜爱军:甜品是我太太自己喜欢,就开了一家,有时大家在这里看书久了会饿,可以吃一点垫垫。休息区可以让人休息,也可以坐下来愉快读书。至于幼儿托管,因为我们的大女儿晓风、小女儿小澍以前从幼儿园放学时,我们还在书店忙,她们没地方去,只有接到书店来,于是辟了一块儿阅读、作业、游玩区域,慢慢的,别的家长也把孩子放这里来,等到下班再来接走。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但是你说得对,现在书店都是复合形态,像我们丝绸博物馆的店,因为我自己是学丝绸印染专业的,我太太学建筑,我们对产品有天然的情感和优势,所以那家店会做很多文创类的产品,包括服饰定制。而河坊街店,很多旅行者往来,我们准备和一家背包客的客栈结合……我们希望每家店都和书店所在的环境是一种共生共长的状态,而不只是一个空间。

行李:刚才你说到幼儿托管,听起来很温暖,好像你们成了大家的爸爸妈妈,书店也成了他们临时的家。

姜爱军:只是举手之劳,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没有考虑那么多,自己需要、喜欢,就做了。不过说到温暖,我觉得杭州的读者也很温暖,虽然书店的书没有网上的折扣,但大家还是习惯来这里买,非常忠实。我们书店有30万会员,很多都是10年、20年的老顾客,但又一直在更新,前几天看到一个人带着孩子来看书,我一看,这不是当年还在对面念初中的小朋友吗?他都当爸爸啦?20年真快呀,一晃就过去了,其实很多读者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

▲书店内的儿童区域,后来成了很多读者妈妈放心的托儿所,朱钰芳和姜爱军成了所有孩子的“爸爸妈妈”。

行李:杭州的读者有什么特质?

姜爱军:杭州很有人文情怀,也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喜欢看书的人很多,而且没有季节性,一直很稳定。杭州的读者非常热情,又非常含蓄,书店里每天都来很多人,都是熟面孔,大家相视一笑,点个头,就继续看自己的书,话不会很多。每次活动都会来捧场,但是买了书、听了讲座,就默默的走了,不会来争抢着排队签名拍合影什么的。

行李:你们的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会、分享会,是一开始就在做?

姜爱军:对,15年前就开始了,易中天老师来我们这里做活动时,还没上《百家讲坛》呢。但因为书店不大,我们都是做一些二三十人的小活动,海报就贴在书店门口。那时别的书店还没开始做类似的活动,出版社也不愿意补贴,都是我们负责费用,但是碰到喜欢的作家,像周国平、李开复、李泽厚、白先勇,花钱也很开心,能看到我所向往的人,听他们谈人生、谈阅读,多好呀。这是一个获得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优质信息的场所(所以我不做影视明星的分享,还是希望做得更文化一点),这么多年下来,和很多作家成了好朋友,像北岛、李欧梵,他们来杭州都会提前和我们说一声。以前一两个月做一期,现在至少一个星期就会做一期。因为会请到很有名的嘉宾,有时我们这里也成了媒体采访中心。

▲熊培云2016年新做《西风东土》在晓风书屋的分享会,场地不大,读者和作家都是老读者,双方都像是经常来家中客厅小聚的老朋友。

行李:邀请了这么多重要嘉宾,做了这么多场有意义的分享会,你们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会客厅。开书店最初只是个人爱好,现在是否有种对这座城市的使命感?

姜爱军:我也期望杭州可以因为一家书店而变得更美,但目前还远远不够。其实更重要的是对我团队的使命感,我们的店员里,最长的跟了我们十七八年,从少年成长为中年,他们也要发展,需要成为店长、股东,不可能一辈子做营业员,我们就必须一直往前发展。另一方面,现在开书店不只是我们自己挣钱养家,很多人对我们也有期待,像丰子恺先生的家人,刚和我们成立了合资公司,希望能将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延伸出一些文创类的设计产品,使他以更多形式被大家“阅读”。

行李:这些文创类的衍生品,主要还是选择和杭州有关的人物吗?

姜爱军:对,目前主要选择本土人物,杭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很好的设计团队,先把杭州做好吧。

▲和丰子恺相关的文创产品。杭城人杰地灵,故去的人物,借助这样的形式,继续滋养一座城市和她的读者。

行李:你在书店的一天一般都是怎么过的?

姜爱军:书店做到第三年后就新增了图书批发、零售和采购业务,因为之前书店进书要通过中盘商,不能第一时间直接掌握出版社的书况信息,我们自己做批发和采购,就可以直接和出版社合作。所以如果不出意外,我的一天一般是这么度过的:早上先送小女儿去上学,然后到书店转一转,看看前一天晚上的留言,有哪些书需要补充,哪些事需要赶紧落实。处理完各个门店的事,就开着车去批发中心,我们的批发中心为全省的独立书店服务,不只是书店,也有咖啡馆、酒店、郊区农庄图书室这样一些新型液态的“书店”,我每天都要去看看这些书店的进书情况。处理完这些就回仓库,把这一天从零售到批发碰到的问题总结一下,分主次及时调整。最后再把财务工作安排好,一天差不多就结束了,基本上都要到晚上十二点。

行李:仓库里有没有你自己喜欢,就一直留着的书?

姜爱军:我在仓库打包了三四百本绝版书,上海著名的学者陈子善先生是藏书专家,我最怕他来了。我收很多旧书,自己也经常去欣赏一下,他一来,就怕被他淘走了。但是老先生来了,你不给又不礼貌,给嘛,心里又舍不得。

行李:你们是知己嘛,所爱相同,自然会“抢”。

姜爱军:对,大家都是爱书人。现在我们有时也会和出版社前期配合,尝试着做一点符合书店的毛边书。

行李:现在还有时间看书吗?

姜爱军:当然,因为要采购,必须有大量阅读,我每天都像海淘一样快速阅读,比如从豆瓣读书、凤凰读书、网易读书上浏览一下新出的书,比如关注一下名人看什么书……我会掌握第一手资料,尽量进到最新的好书。但其他时间还是会看自己喜欢的书,好看的书,我可以看三遍四遍五遍,心情不同,时间段不同,收获就会不一样。我们会把喜欢的书放在门口,让大家了解,但不设排行榜,因为读书是很内心很个性的事情。

行李:这么多家门店,还有批发和零售,就你一个人选书?

姜爱军: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自己看书总是有限的,我找了二三十位资深的读书人,像出版社社长、博物馆馆长,一起组成了选书委员会,再结合出版社普通业务员的信息,交叉着选书。

行李:有人申请加盟,或者请你们去外地开书店吗?

姜爱军:太多了,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但我就是热爱杭州这座城市,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圈子也在这里,对杭州有天然的感情。这里本来就是天堂,我也愿意扎根这里,这辈子把一个城市的书店做好就够了。

行李:这是你事业上的女儿嘛,你生活里的女儿晓风呢?

姜爱军:晓风今年16岁(注:这是2016年的采访,今年已经17岁),现在正带着爷爷奶奶在日本旅行呢,我们已经和她去过十几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她制定行程,给大家打包,我们跟着就行了。过去工作忙,我们没多少时间陪孩子,未来希望多点时间陪她们俩,带她们一边拜访世界各大书店,一边游玩。

▲晓风书屋已在新新饭店、运河、丝绸博物馆……各地开设分店,这些地方都是杭州的地标,书店是这些地标内的小客厅。

下篇 行李&朱钰芳

行李:从最初在三联书店工作的那个小女孩儿,到现在杭州最著名的书店掌门人,这是怎样的20年呀?

朱钰芳:是呀,这是怎样的20年呀!最初做书店,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慢慢做大了,我们的员工也从最早的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五六十人,70%都跟了我们超过十年的时间,他们已经把书店当成自己的毕生追求。我们必须更好的发展下去,才能给他们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行李:除了这些现实的处境,20年过去,现在你做书店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朱钰芳:可能是播种吧。我们这几年在大学里开了好几家书店,在大学里开我们这样的人文书店,是很清贫的(做书店也可以挣钱的,比如做教辅类的书),大学生买书不多,而且喜欢网购,但是我希望给大学生们一个空间,学校里放寒暑假了,我们还开着,中秋节也会发月饼,圣诞节也会做活动……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一家温暖的书店,日后再回来,就像回家一样。因为当初人文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播种下去。

另一方面,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很在意外面对我们的印象,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公益的事,比如在杭州附近的民工子弟学校建图书馆,在贵州、青海建图书馆,而且所有这些事都是和我们的读者一起做,有读者加入,力量就会很大。因为这些,我就更在意、更珍惜我们的读者。为了他们,我们也要好好发展下去。

▲店长不在时,朱钰芳会代班,20多年下来,她已经像孩子的邻居妈妈,中年人的老友,更年长者的孩子。

行李:这几年网络购书、网络阅读的快速发展,对你们的冲击力大吗?

朱钰芳:晓风15周年时,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外面的冲击。光合作用、北京第三极等等这些很有名的民营朱钰芳:书店都在关门,不断有人退出实体书店的领域。我们还做浙江省的图书批发嘛,感觉从2010年后,很多书店老板都不再进书,尤其是温州、宁波这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那时我很怕晓风给读者这样的感觉:书店是不是没有未来了?

所以晓风在15周年店庆时,我们和杭州的《都市快报》合作了一个活动,叫“参与构建72小时乌托邦书店”。我们发帖子问读者:你们心目中最美好的书店是什么样子的?请他们描述出来,我们根据这些描述搭建出一个真正的实景书店。

很快的,读者发来了上千条回复。有人说:我觉得最美的书店应该像莫奈的《睡莲》一样,开在一个玻璃房里,旁边都是睡莲;有人说,我觉得最美的书店应该应该在竹林里;还有孩子说,我觉得最美的书店应该在云上,我们坐着滑梯下来……那时的感觉是,读者很在意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行李:后来呢?

朱钰芳:我们根据这些留言,在浙江图书馆一楼广场上搭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的临时书店,就叫:乌托邦书店。没有任何晓风的元素,我们所有的员工服、工作牌,全都根据“乌托邦书店”而建,书店里有咖啡,有茶,还有上百朵向日葵。

我们做了三天的主题书展,第一天的主题叫“最美图书”,第二天叫“值得和孩子一起温故的好书”,第三天的主题,有一个很长的故事。

行李:说来听听吧。

朱钰芳:我们书店有一个十多年的老读者王友敏老师,他40多岁才结婚,孩子刚大学毕业他就去世了,留下两万多册书。他的祖父是给国民党看病的名医,后来家人一部分在上海,一部分迁到海外,杭州只有他们一家。有一天,王老师的爱人给我打电话,说王老师在你这里买了一辈子书,现在他去世了,你看看这些书怎么处理?

第二天我就赶过去了,他们家很简单,屋里只要是空的地方,全是书,两万多册,排列得整整齐齐,每本书都包装得很好,没有一点破损,因为怕潮湿,小屋子里24小时开着排风扇,他一辈子最爱的就是书。

我看了很感动,我说,我全部买走吧。到了晚上,王老师的女儿打来电话,说:“我不想把爸爸的书卖掉,看到爸爸的书就像看到爸爸一样,舍不得。”哎呀,当时我一下子就泪崩了……但是过来几年,觉得这样放着也不是办法,应该处理一下。做乌托邦书店的第三天,我就把王老师三分之一的书展示了出来,告诉大家说:这是我喜欢的读者,你们有谁喜欢的,就随缘买去。

那三天一共来了6000多人,给了我很大鼓励,我开始觉得我的书店不是给我自己开的,是给我的读者开的。

行李:这样一来一往,书店和读者之间就不再只是买卖关系,读者以购买供养你们,你们以书籍喂养他们。

朱钰芳:我们都自称“书店人”,选择书店人这份工作,就是因为它有很多吸引我们的地方:可以任意买喜欢的书,还交往了值得交往的朋友。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书店里,自己又做了20年书店,我的朋友、至亲,全是因为书店结识的。对我们而言,做书店,只是在做一件好玩的事,没想到那么多人来响应我们。我们既没有朝“前”看,也没有朝“钱”看,也没有十年规划,最多只将计划做到两年后。但是2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书店就像是自己的家,今天这里捣鼓捣鼓,明天那里捣鼓捣鼓,我的两个孩子都在书店长大,连大女儿的名字都和书店一样。

行李:读者私人上的事请,会不会也请你们参与?

朱钰芳:太多了,结婚、生子、升迁,都会请我们,甚至有好几个读者来书店拍婚纱照的,也许他们是在书店认识、相恋的。还有一年,我们给一个读者的妈妈做了一个剪纸展,那也是一位老读者,艺术家,山西人,过年时在家写对联,剩下很多红纸没用完,妈妈就拿这些做了很多剪纸,那位艺术家读者说,小时候没觉得,现在看起来真是好。就问我们能否做个展览,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各种展览,他也看过不少,我说当然可以。开幕那天,还把老母亲也请来现场,老人一看,特别激动,高兴得两宿没睡。

▲读者在书店,如今各类形态的书店越来越多,但这样简单、温暖的读书场景越来越少。

行李:难怪读者这么认可你们!那次乌托邦展览之后如何了?始终还是很困难呀,一个展览帮不上很多实际的忙。

朱钰芳:是的,还是很困难,读者需要我们,但读者更需要我们健康的活在这里,而不是求同情。那次展览之后,我们联合浙江大学的教授,做了一个杭州实体书店生存现状的调研题目,把书店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太高的房租、太高的人工费、倾销式的网络等等上报给杭州市政府,希望他们能支持书店,给我们合适的公众场所,或者一些奖励机制——我们15年来做的所有讲座全是免费的。结果杭州市政府马上批文支持文创类产业,我们第一年拿到了30万的扶持资金,虽然还是杯水车薪,但我把这结果告诉了我的员工,我告诉他们:政府都在关注我们,希望我们做好,我们自己要更有信息,一起努力做下去。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激励,好像从那以后,又慢慢好了起来。

行李:时间不负有心人。姜老师说很多人打电话来请你们去其他城市开书店,你有想过吗?

朱钰芳:我们每年都会一家人出去长途旅行两次,近一点像日本、台湾,远一点的像欧洲、美国,那些地方都很好,但我们还是离不开杭州。每个地方的气息不一样,我们的气息和杭州最合。在杭州,节奏不一定很快,但会很有效率的做事。急,其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慢慢的持续的去做,就像煲汤一样,用大火就会烧坏,这是杭州的气息,也是晓风的气息。当然,我们是更保守的杭州人,就像我们从来没有借过钱做生意,有多少力就做多少事,就像很多人请我们去开书店,但我们只守着原来的就好。我先生很喜欢山野生活,如果有可能,也许以后我们会在杭州周边过更田园的生活。

行李:希望你们如愿。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吧?

朱钰芳:那就推荐《西湖民间故事》吧,我小时候读,以前大女儿读,现在小女儿读,这是一本对我们全家都有影响的书,讲述杭州的山、水、人,比如雷峰塔是怎样来的,白堤有怎样的故事,净慈寺的故事……看完这些故事,走出门去,就可以和实地一一验证,用这种方式阅读杭州、行走杭州,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吧,尤其对孩子来说。

▲新型书店林林总总,但到底还是书店,在别的书店越来越注重“新型”时,晓风书屋以20年时间守护一家真正的、简简单单的“书店”。

【号外:杭城最爱】

【私家推荐】(姜爱军版本)

平日喜欢去哪些地方?

1.我们喜欢晚上爬山,杭州的山,夜里都有灯,24小时都可以爬。一般是孩子做完作业后,八点钟从黄龙饭店出门,翻过宝石山到西湖边,再上山返回来,来回10公里,两小时,回家洗澡睡觉,时间也合适。

2.另外一条适合夜爬的山,是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后面的老和山,路很陡,但是景观很漂亮,沿途的配套设施也很好。都说白天是游客的,晚上才是杭州本地人的,如果你夜里也去爬一次山,就会有所体会。

3.从我们家去浙江美术馆的书店,常规的路线是走南山路,但我一般都会特意绕道杨公堤,那条路太美了,两边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像华盖一样,而且路面高低起伏,很有车感,如果是清晨或夜里,可以打开车顶,像开敞篷车一样开过去。

4.现在杨公堤以西的里西湖一带,有一个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是奥运冠军孟关良在打理,有很多水上项目,像皮划艇、赛艇、帆船,我们一个星期会带孩子去玩两次。

5.城里最多的还是去博物馆、美术馆,像孤山的浙江省博物馆,龙井的茶叶博物馆,南山路的南宋官窑博物馆、丝绸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拱墅区的运河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等等,杭州可能是博物馆最多的城市,还有很多民营博物馆、美术馆,散落在各个地方,都值得好好看。

最喜欢杭州什么季节?

四月份到五月初,全绿了,而且绿得很有层次,开各种各样的花,香味也很不一样。

【私家推荐】(朱钰芳版本)

平日喜欢去哪些地方?

1.西湖肯定绕不开的,我们两人经常去湖边走路,从宝石山翻下来,走到断桥,也算是锻炼。

2.更多去的还是博物馆、美术馆,运河边的几个博物馆经常去,像西湖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扇子博物馆、伞博物馆、运河博物馆、工艺博物馆……光是那一带就有五六家。而且那些博物馆里都有很多互动,是活态的展示,比如张小泉剪刀博物馆,它的传承人就在那里做剪刀,你可以去学。浙江美术馆比较好的展览我们都会去看,看完走出来就是南宋官窑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再走不远就是西湖,有长桥公园,那里走走也很好。

3.我很喜欢吴山广场,晚上下班以后去看场电影,吃个咸菜饼,喝碗粉丝汤,可惜现在没有好的咸菜了。我们两个都是吃货,经常为了什么好吃的专门跑一趟,但是现在每周也让孩子选个地方去吃顿饭。

4.我经常带孩子去参加很多活动,比如去棋盘山学做水印;去振兴祥学做旗袍,他们以前也给陈香梅做旗袍;去十竹斋学做木板水印……我们对这些领域很熟悉,知道有谁在做,就让孩子去体验下。

最喜欢杭州什么季节?

春秋。

文字:Daisy

照片:陈中秋

1.《行李︱晓风书屋:为一座城市养一个女儿【世界读书日特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行李︱晓风书屋:为一座城市养一个女儿【世界读书日特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