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8-1490年,克拉科维亚,札托里斯基博物馆
相信大家对达·芬奇的这幅《夫人与貂》都不陌生,这可能是除《蒙娜丽莎》之外,达·芬奇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了。曾经,还有公司专门以这幅作品为题材拍摄了电影——《盗走达芬奇》。
仅就这幅作品本身而言,作为一幅肖像画,它的画面非常简洁:一个衣着华美、气质优雅的女子,怀中抱着一只白貂。看起来也就是一幅肖像画而已。但是,画中的女子是谁呢?她怀中为什么抱着一只貂,而不是其它的动物?她的目光为什么转向画面外?细细追问起来我们会发现,这幅画中充满着隐喻。
根据意大利知名艺术史学家伊丽莎白·吉甘特的观点,这幅作品是达·芬奇在米兰时期绘制的,画中主角被认为是米兰公爵卢多维科·伊莫罗的情人——塞西莉亚·加莱拉尼。她怀中所抱的貂,一方面暗示了卢多维科·伊莫罗被授予的埃梅利诺骑士头衔;另一方面也是女性纯洁的象征,因为根据传说,动物被人抓住是为了不让泥土弄脏它的白色皮毛。此外,它也可能代表了塞西莉亚姓氏的文字游戏,因为该动物所属的希腊名称是galè,与塞西莉亚的姓氏Gallerani 十分接近。这种运用谐音的手法,经常可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中看到。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幅肖像没有采用传统的侧面像,而是四分之三侧面视角。女子的身体朝向我们的左侧,但是她的头部转向我们的右侧,看上去,她的目光似乎突然被画面外的某些东西所吸引,怀中白貂的目光也看向画面外,场景中似乎正在发生着什么,而达·芬奇恰好捕捉到了这发生在瞬间的故事。
由此可见,肖像画并不是对现实的一种简单模仿或复刻,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象征意义。根据伊丽莎白·吉甘特的观点,我们不仅能够从肖像画中直观地看到肖像人物的面貌,还能通过他所处的环境、所穿戴的衣服、配饰以及人物的姿态、动作等看出他的身份、地位甚至更内在的东西。
01.
服饰、配饰、特征
社会环境的标志、服装、饰品以及模特儿周围的物体能够放大象征意义或传达纯粹的讽喻意味。
这幅作品把华丽的衣服放在前景中,使身形没有立体感,消除了所有的肉体痕迹,强调了王室牺牲个体的特点,也将伊丽莎白置于一个超神的空间。
以宝石形式出现在她胸口上的鹈鹕,暗指她对自己臣民无私的爱。传说,这种鸟撕裂自己的胸口用鲜血哺育幼鸟,教会将它视作基督牺牲的象征。
在肖像画这一特殊的展示形式中,画中模特儿倾向于以最佳的外表展示自己,服装通常都是最引人关注的。
通过服饰,人物展现出自己特定的职位或者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阶层。项链、戒指、奖章能够记录所获得的荣誉。华美的服饰和珠宝在更多情况下宣告了其在生活中也和在美术作品中一样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时这也体现在不起眼的装饰上,比如手套就表明戴着它的人不用从事手工劳作。
画中堆放的物品体现了所描绘之人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兴趣爱好。桌子上放置的印章、蜡、笔、硬币等,则暗示着与画中人物的职业。珍贵的阿纳托利亚地毯显示人物的尊贵。
16世纪,服装和配饰被高度重视的一个证明,是画中人物把衣服和珠宝借给艺术家的惯例,以便艺术家们能够忠实地描绘它们,正如提香收到了弗朗西斯科·玛丽亚·德拉·罗维的衬衣和伊丽莎白·达·瓦拉诺的衣服。
无论是否属于被描绘主体的财产,它们往往是根据其特定的社会或道德内涵而被选中的,因此更应该解读其背后的寓意。
02.
环境
在肖像画中,人物模特儿所置于的背景环境有助于体现其历史与文化身份。
背景突出了左拉的职业和他对绘画的热爱。在书桌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册子、书籍、钢笔、墨水瓶,在墙上挂着艺术复制品。这位作家手里拿着《画家查尔斯·布兰克的故事》。
在肖像画作为独立的门类诞生和巩固的时代,我们能看到很多不同的 “纯”肖像画,头部和半身分散在一个整体的背景下。
这种将观众注意力集中在人物模特儿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之时,在15世纪出现了一种将肖像画置于广阔的自然或建筑空间、放在一幅风景前或室内景观前的绘画倾向, 梅姆林、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波提切利等人采用了这样的形式。
将人物置于广阔的风景中这一想法的创始人是莫雷托,他认为人物之所以不生动是由于受到狭小空间的限制。
空间的扩展代表了描绘可能性的扩展, 通过肖像画人物的 “布景材料”得以实现。城市背景能够暗示事件发生的地理空间,室内背景可以展现人物的思维活动。半身像或者全身像能够增强表现力。
在室内景观中描绘建筑轮廓或者装饰品,时常以名贵物品衬托人的面庞,为表现一种个人性格特点或社会含义。环境可以制造出综合暗示,就像凡·艾克的画作中,人物脚下的地毯和身后粗壮的柱子底部足以勾勒出一座华丽的宫殿。
扬·凡·艾克,《罗林大臣的圣母》,
1435年,巴黎,卢浮宫
在16世纪,一些将人物与自然融合的形式出现在艾萨克·奥利弗和尼古拉斯·希利亚德的微型画中,这即将成为18世纪英国绘画的经典形式,从肖像画中包含盖恩斯伯勒和雷诺兹的风景开始,画中对环境的描绘与对人物本身的描绘享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03.
题字、徽章、纹章
肖像画可以用文字或图像的形式包含人物模特儿的个人身份、艺术家的身份和作品的介绍。
画中题字显示,画像是“ 纽伦堡,44岁的约翰内斯·克莱贝德”。在底部的左右两边,可以看到他的家族徽章。在上部的右侧,有丢勒的花押字。
题字后面紧接着是希伯来神秘符号的标志“太阳在狮子弦”。这个标志是内特斯海姆的阿格里帕从神秘哲学中参考的。根据他的说法,在狮子的标志下出生的人注定成就伟业。
肖像画是人物身份的象征,就如同今天出现于正式文件上的个人图像一样,与名字一同证明了一个人的身份。如果不带有名字,图像就不能完全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反过来说,只有名字而没有图像,也不能识别一个人。
肖像也经常包含了所代表个体的其他身份标志, 如名字、纹章、徽章等。有时一个物体的存在可以起到对另一个物体的补充作用,因为直到16世纪,象征身份标志的体系非常多样化,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可以仅仅通过一枚徽章来证明。一幅画还经常出现画家的身份标志, 如签名和花押字;甚至,很多画并不显示所绘人物的名字, 而是展示艺术家的名字。
通过题字,肖像画也提供了与画中人物相关的信息或画作相关内容。另外还加入了座右铭、警句、诗歌和关于肖像画自身质量的评价。
在靠着窗框的纸上写着人物的个人信息: 姓名、城市、 日期、 出生日期、年龄。上面极其详细地表明了作画日期和时间:1542年3月22日。
关于绘画是“世界之窗”和 “现实之镜”的理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确立,占据统治地位直到19世纪,主张支持三维错觉的效果。因此这些信息通常不是直接写在画上,而是写在框架或虚拟框架上,或者画的栏杆上,又或写在作为空间一部分的明信片、纸片、信、牌匾、书上。根据同样的原则, 为了使它们与绘画的统一空间相协调,纹章、题铭、徽章通常也会加在刺绣、珠宝、戒指印记下。
画家加入了两个能够表明人物身份的物件。一是布雷姆巴蒂的家族徽章,在贵妇左手食指的戒指上。另一个是写在月亮上的由 “ci”音节组成的“Lu-ci-na”字谜。
04.
目光、手势、姿态
画中人物的姿态代表了其气质,并同时定义了与观众建立的关系类型。
该人物以四分之三侧面画法展现出来,并斜视观者。眼睛相对于胸部的不同方向,与头部抬起的动感相结合,赋予人物有活力且坚定的目光,即使不是优越感,这里也传达了一种自豪感。
所描绘人物的目光、手势和姿态不仅显露其个性,而且代表了与观众建立的关系类型。
性格特征可以通过头部的位置来表达:高高抬起可以表现傲慢,稍微倾斜代表谦逊,而偏向一边则可以反映出一种慵懒的气质。
在16世纪的男性肖像中,放在一侧的手可以表现出其侵略性的阳刚之气,而在女性肖像中则多以双手交叠表达女性的谦逊。
手势和姿态也决定了画中人物对观者的态度。画中人物目光直视观众,观众便可被直接与人物互动。如果目光望向其他地方,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面向我们的人物身体, 或更笼统地说,通过人物明显的动作来获得参与感。
画家从俯视的角度描绘人物,人物被解剖性地变形,巨大的脑袋主导短小而脆弱的身体,使画面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画家精确地勾勒出人物外貌的细节,从扶住扶手的手到剃光头发的头上的静脉都可以明显看出。
画中人物对观者的态度也与观者对画中人物的态度相关。这种关系可以定义为统治、被统治、平等、诱惑、友谊等关系。头部固定不动而眼光望向观者可以表达对观者的厌恶,或不愿把头转向观者的高傲;身体正面面向观众,目光低垂,可以展示出顺从之感,其他无数的排列组合也如此。
05.
内在的表达
“ 一直以来引人注意的是 …… 对一些身体部位的形态和轮廓的描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恶习、美德和一些不同的习性。”——安德烈·费利宾
这幅画是乔治特医生一系列病人肖像的一部分,画中描绘了一位“患妒忌偏执狂的精神病患者”。
画面中充血的眼睛和俯视的视角强调了人物目光中的怀疑态度,透露出疾病的特征。
根据一个广泛流传的观点,肖像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艺术家能否唤醒所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 “自我”,观察到被表现主体的内在,然后表达出他的观察结果。
就过去的肖像画而言,这种现代概念完全是不合时宜的。这并不意味着肖像除了表现人物的社会角色,不应该表现出其气质、性格、情感,但肯定不是人物永远不想让他人知道的一些阴暗面。
表现一个人内在品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其外表,无疑被认为是一种值得高度赞扬的价值。然而,人们对社会公认美德和品质诠释能力的赞扬远超对个人性格诠释能力的赞扬:比如女性的家庭美德,端庄、谦虚、贞洁;比如男性的英雄美德,刚毅、勇气、权威。此外,画像还应展现积极的意象以及完美的自控能力,无表达能力的肖像画可以被穿上特定文化的外衣,为当权者和经典统治服务。
人物表情复杂,其中似乎融合着悲伤和自满,催生了许多不同的解释说法。
另一方面,内在可以通过除面部和身体描绘之外的其他方法表达。正如在日常生活中,气质也可以通过衣服的式样或发型来表现,以作为一个人坚持某些生活行为的标志;人物周围的物体也可以展现出他们的天赋或喜好。其表达出的不是人物一直以来的性情而是当下的情感。
总之,肖像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一大主题,围绕着它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而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之中,肖像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含义。
在这本《艺术中的经典肖像画》中,意大利知名艺术史学者伊丽莎白·吉甘特以时间为轴、以主题为纬,以“图解”的形式,带领我们阅尽从古到今的各类经典像作品,生动清晰地为我们讲述作品背后的趣闻轶事,探析它与文化、历史、政治等的关联,使我们能够亲切、轻松地领悟作品的意趣,遨游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之中。
如果你看腻了那些教你如何看画的“名画赏析”,同时又对名画背后的好玩儿故事感兴趣,那这本正经中带有趣的书你绝对不能错过。
[意]伊丽莎白•吉甘特
2019年11月
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贞洁戒指 达芬奇的这幅画,你可能从来没有看懂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贞洁戒指 达芬奇的这幅画,你可能从来没有看懂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47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