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军第一次大授衔时,共授予了57位开国上将,但其中55位都是在1955年授予的,另外两人王建安、李聚奎,则是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补授的。

因此,有很多人认为,王建安和李聚奎可能是够不上上将的资格,所以才在几年后补授。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的。

以李聚奎为例,土地革命时期,他是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抗战时期则是386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以他的这些资历,即使是授予大将也是受之无愧的。

那么,李聚奎为什么直到1958年才补授上将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1955年9月授衔时,李聚奎正担任中国石油部部长,离开了军队,所以也就不需要军衔了。但到了1958年,李聚奎又离开了石油战线,重新回到了军队,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再补授军衔也理所应当。

当时负责军衔评定的徐立清有点为难,说李聚奎可以授予大将,但大将的名额只有10个,不能更改,更不能把谁替换掉,怎么办?徐立清就去征求李聚奎本人的意见。结果李聚奎大度地说:“就低不就高,上将就行!”

李聚奎参加革命的时间不算早,早年在国民革命军中当兵,直到1928年才在彭德怀的介绍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发誓说:“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据说,李聚奎还救过彭德怀的命。

那是平江起义后,彭德怀率领部队退到了白沙,有一次正在开会的时候,一大队队长雷振球突然冲了上去,一把夺下了彭德怀的警卫员手里的枪,对着彭德怀就要开枪。

因为事情太突然了,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聚奎猛地一个箭步冲上去,将雷振球扑倒在地上……

直到建国后,彭老总还经常跟人说起来,如果没有李聚奎,自己早就没了。李聚奎听说后,每次都是嘿嘿一笑,自己从来不提。

长征开始后,中央军委任命红一军团第一师为先头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第一师师长,就是李聚奎。

提起强渡大渡河,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次震惊世界的壮举,就是李聚奎的红一师所为。其中,第一团团长叫杨得志,开国上将;第一营营长叫孙继先,开国中将;炮兵营营长叫赵章成,开国少将,个个都是英雄豪杰。

后来,有出版社来找当年的直接指挥者李聚奎,让他写写强渡大渡河的经过,但李聚奎每次都婉拒了,说:“那场战斗,体现的是红军的战斗精神。多少年以后,也许我们许多人的名字都会被遗忘,而红军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却必将流芳千古!”

李聚奎的另一个功绩是在抗美援朝时期。

自古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抗美援朝这种跨国战争,后勤部门更是重中之重,其作用丝毫不亚于前线浴血拼杀的将士。那么,谁来担任后勤部部长呢?毛主席遍览诸将,最终挑中了李聚奎。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用人眼光是非常精准的,正是李聚奎的日夜操劳,才让这场震惊世界的战争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据说,美国远东空军副参谋长达尔·阿尔其尔准将曾感概地说:“面临一切阻碍,共军后勤部部长究竟是怎样保障补给品的运输,使之不致中断?这真是一个奇迹。”并说:“在朝鲜的美军司令官们经常说,他们希望在战争结束后能会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共军的后勤部部长。”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李聚奎又接到了另一个艰巨的任务。

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而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东西——石油。那么,由谁来担任新中国的第一任石油部部长呢?这次是周恩来亲自出马,力推李聚奎上任。

李聚奎半生戎马,从未接触过石油行业,但共产党人要的就是这股气魄,接到命令后,李聚奎二话不说,立刻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奋战中去,极大地保障了新中国各个行业的建设。

1995年6月25日,李聚奎与世长辞,享年91岁。在军委的评语中,有这样的话:“功高德亦高,楷模昭后人。”

1.《李聚奎 他本应授大将,却成了最后一名上将,曾救过彭德怀的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聚奎 他本应授大将,却成了最后一名上将,曾救过彭德怀的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5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