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热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也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典型的药物发热通常发生在用药后7 ~ 10天。如果你之前接触过这一次使用的药物,用药后几小时内往往会出现发热,有些情况可以短至几十分钟,也可以长达25天以上。药物热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难以明确诊断。尤其是不伴有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痛等过敏症状者,常被误诊为原发病失控、院内感染,从而增加药物用量、联合用药、疗程长。药物发热体温曲线不规则,任何发热模式都可以出现。大多数患者只有发热,没有其他症状。一般情况是好的,即使没有因体温升高引起的心率增加,部分患者可能还有其他伴随症状。一旦确诊药物发热,应尽快停药,患者体温在48 ~ 72小时内降至正常。引起药物热的药物种类很多,尤其是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近年来药物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预防药物热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
一、药物热的定义
药物热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热原因之一,也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药物引起的发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的区别是,患者停药后体温会逐渐下降。药物热的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当患者出现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发热时,应予以考虑。
二、药物热的流行病学研究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建立药物发热的评估标准,了解常见的致病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昂贵的治疗费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良反应和延长住院时间。根据美国的研究统计,住院患者因使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15%,药物发热发生率为3%-5%。事实上,仍有许多药物热被误诊或未报告。
在法国,Vodovar等人从法国药物警戒数据库中发现了20年的不良反应数据,药物发热报告占总不良反应的0.05%。由于缺乏药物发热的标准诊断方法,临床实际发生药物发热的比例高于以往的研究报告。
三、药物热的发病机制
人体体温由下丘脑前部的体温调节中心控制。发热时温度调节点上移,各种外源性热原通过激活吞噬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而引起发热。最重要的热原是白细胞介素-1(IL-1),它通过增加前列腺素、腺苷一磷酸和神经单胺来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
开始体温调节活动。
药物发热可能通过以下五种机制引起发热:(1)超敏反应:最常见。常表现为药疹和浆液性反应。也可能发烧。它是一种由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形成的半抗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发烧通常发生在服药7 ~ 10天后。连续用药发烧。停药48 h体温正常。(2)特质反应:(特质反应)。跟基因缺陷有关。(3)给药相关反应。和药物的化学性质有关。谁都会生病。(4)药理反应。药物作用于微生物或细胞。(5)体温调节改变。药物产生可疑热源,造成产热散热不平衡。发热通常发生在用药6 ~ 10天后,常伴有药疹、全身不适、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大多数皮疹呈多形性,呈对称分布。有一种痒痒的感觉;热型以松驰热、稽留热、低热多见,多于停药后2 ~ 5天,降至正常。
四、临床特点
1.高风险因素
过去认为女性和老年患者出现药物热的概率较高,抗生素最容易出现药物热。服用抗生素的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热。原因如下:女性体重较轻,单位体重所含药物比男性多,胃酸分泌少,胃排泄慢空,脂肪含量高,对脂肪组织亲和力高(如地西泮)。女性使用初始分配量大,血液药物浓度低,导致药物长期使用时重新分配,导致半衰期延长,血液浓度升高。药物作用的靶器官也很重要。研究表明,女性的脑血流量高于男性,药物更容易在大脑中分布,不仅影响药物的作用,还影响药物产生ADR的倾向。体内酶活性的遗传差异也会影响药物代谢。已发现性别是影响普萘洛尔体内代谢的因素之一,也与激素水平不同有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和药物排泄能力减弱,使药理活性物质积累,老年人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联合用药减少,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导致药物作用增强,老年人内环境稳定机制下降,对药物的作用较强,不能及时调整和补偿,足以增加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虽然对药物热易感人群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唯一的共识是患者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与药物热的发生有关。
2.药物热出现的时间
药物热可以发生在药物治疗的任何阶段,不同种类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物热特征。以往的研究表明,药物热通常发生在用药后7 ~ 10天。然而,欧祖米等人的研究表明,服用不同种类的药物后,发热的时间有很大差异。间隔时间最短的药物是抗肿瘤药物(中位数:0.5天,平均值:6天)和抗生素(中位数:6天,平均值:7.8天)。间隔时间较长的药物有神经系统药物(中位数:16天,平均:18.5天)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中位数:10天,平均:44.7天)。抗肿瘤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药物发热时间明显短于其他药物。可见,药物热的发生时间与用药类型、个体体质、给药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3.兼证
药物热只能表现为单纯发热,无其他伴随症状,而部分患者发热后有伴随症状,其中以皮疹、畏寒、头痛、关节痛、全身酸痛等过敏症状最为常见,还有手脚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腹胀、肝脾肿大、胸闷、呼吸困难等。皮疹、寒战、寒战是药物热常见的伴随症状,其中寒战、寒战易误诊为传染病。约翰逊等人提出相对脉搏延迟可视为药物热的特征性伴随症状,他将相对脉搏延迟定义为:当体温> 102°F时:目标脉搏n(次/分钟)= (n f-101) × 10+100。例如,如果患者的体温为103°F,其目标脉搏约为120次/分钟。如果患者实际脉搏为100次/分钟,则应考虑患者相对较慢,可能引起药物发热。
4.实验室检查
虽然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药物热,但没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指标。因此,药物发热不能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来确定。将对所有疑似药物热患者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测。当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发热时,要通过判断是否有左核移位来排除是否有感染。血沉略有升高,有时超过100mm·min-1,但在40 ~ 60mm·min-1时最常见。肝细胞转氨酶水平也会升高,但90%患者升高幅度不会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乳酸脱氧酶的水平也会增加。虽然其他一些实验室指标在出现药物热时明显升高,但并不符合大多数情况。因此,其他实验室指标一般不用于诊断药物热。
5.诊断
刘等人对药物热的诊断提出以下诊断依据:①应用抗菌药物后,体温下降一次,继续用药,体温再次升高,未发现其他原因;②原发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体温较治疗前升高,部分可追溯到相同的发热史。③发热或体温升高不能用原感染来解释,也没有继发感染的证据。病人虽然发高烧,但一般情况良好;(4)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原发病症状正在好转,或原发病无发热,但服药后出现发热。凡有上述任何症状者,均伴有或不伴有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症状,但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或消退。综上所述,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尤其是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好转时,首先应怀疑是药物发热。此时患者停药后体温逐渐下降,可以确诊为药物热。刺激试验,即重新用药后再次发热,可确认药物发热的诊断。但重新用药后,往往能在几小时内引起高烧,甚至远远超过原来的热度,生命危在旦夕。Mackowiak等人报告说,一名患者接受了奎尼丁激发试验,心肌梗死面积因发热而扩大。因此,在激发试验之前,应进行全面评估,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
V.治疗和预防
药物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停用所有可疑药物,患者发热一般在停药后48-72小时内消退。肝肾功能障碍或药物在体内明显积聚可能长达1周。补充有利于药物的排泄。重症患者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高热或超高热患者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治疗。但对酒精过敏者,禁止酒精洗浴和使用酒精作为溶剂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钙、抗组胺、退烧药、镇痛药等也可引起药物发热,不建议使用这些药物。药物热的预防极其重要,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
1、停止使用发热药物
对药物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尽快停药。然而,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条例规定哪些药物应该停用。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热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有药物发热的可能,查出可疑药物,并停用所有可疑药物,必要时甚至停用所有药物。停药后,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多数患者停药后48-72小时内可降至正常,部分患者几周后体温才能降至正常,但一般来说,停药后患者体温呈下降趋势,并伴有皮疹、畏寒、关节痛等症状。,随着停药逐渐改善或消失。
2.谨慎停药,权衡服药和停药的利弊
如果治疗不能中断,可以用替代药物治疗。如果有必要继续使用药物,如严重真菌感染的两性霉素B,可考虑从少量开始逐渐脱敏治疗,并可酌情添加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或激素。如果所用药物无法替代,如治疗特定癌症的抗肿瘤药物,建议在服药前预防性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和/或前列环素抑制剂,以避免对药物的过敏反应。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使用,仅用于皮肤过敏反应严重的患者。对于高热严重的患者。所有药物都要果断停用,其他药物要不要用。观察1 ~ 2天,如果体温继续升高。可以消除药热;如果体温呈下降趋势,逐渐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需要补液,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3.防止过敏反应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异丙嗪等。,可适当使用以尽快停止过敏反应。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45 ~ 50 mg/d)或氢化可的松(200 mg/d)或地塞米松(5 ~ 10 mg/d)可用于药物热伴严重皮疹和浆液综合征等重症病例。其他措施包括止痒、抗渗出和物理降温。有些人不提倡使用钙、抗组胺药和退烧药,因为这些药物也会引起发烧。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引起感染扩散,也无法区分体温过低是否是停药所致。
4.中医治疗
最近国内有报道称,对于药物热激素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采用中药作为辅助治疗。精选地黄、赤芍、丹参、金银花等中药。能清阳明胃热,防风、地肤子、赤芍、桂枝、蝉蜕能祛风止痒。药物热的发病涉及多种免疫机制,中药可能在药物致热的多个环节发挥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5.预防药物热
临床医生应全面了解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质、作用和副作用,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要盲目滥用或使用药物,服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则不得重复使用该药物;交叉过敏反应要注意。高度过敏的人对各种药物比较敏感,要注意。服药后出现药物热或其他过敏反应者,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登记记录。为防止重复用药,服药前应做皮试。
1.《药物热 药物热,你了解多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药物热 药物热,你了解多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67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