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常派出包括U2在内的各种侦察机侵略中国领空,拍摄包括中国军事基地在内的众多战略目标,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国空军开始研制东风107歼击机和东风113高速歼击机,不过,这两款机型最终因为技术和经费等原因,被迫下马。
此后,沈飞在歼7基础上进行放大,加长机头,装备两台涡喷-7甲发动机,从而推出了歼8早期型号。
相比歼7战机,歼8具备更强的高空高速作战能力,不过,综合作战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多少。
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世界主流战斗机设计思想的改变,新型战机的作战思路不再是简单的追求高空、高速,而是要求有更先进的雷达火控系统、信息化能力和超视距攻击能力,飞机性能也更加追求中低空机动性能。
当时,中国还没正式开始研制自己的第三代战机,因此,沈飞开始在歼8基础上,改进符合时代需求的战斗机。
为了强化歼8的综合作战能力,改进型歼8必须装备更多、更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雷达火控系统 武器系统。因此,歼8取消了机头进气方案,改为机身两侧进气,这是改进型歼8和早期型号,外形上最大的区别之一。
改进型歼8机头部分空间更大,装备有208型单脉冲火控雷达,这也是中国第一种具有拦射能力的雷达,搜索距离为40千米,理论上具备了导引空空导弹的能力,而这一型号的歼8,被称为歼8Ⅱ。
此外,歼8Ⅱ装备的是2台涡喷-13A双转子发动机,单台推力达6600千克,这使得歼8Ⅱ在具备更好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同时,武器挂在能力也达到了2.2吨,武器外挂架也增加到了7个,初步具备了全天候拦射能力,装备了雷达制导的中程拦射导弹。此外,对地攻击能力也有所增强。
最终,歼8Ⅱ战机在1984年6月12日首飞成功,为了验证各型性能数据,歼8Ⅱ原型机制造了4架,经过多次试飞验证后,歼8Ⅱ的主要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最终,在1988年10月,歼8Ⅱ战机获得设计定型,开始装备中国空军和海军。
歼8Ⅱ战机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比较坎坷的阶段,其中就包括中美和平珍珠计划。
上世纪80年代末,中美两国达成了一项歼8Ⅱ战机的升级计划,美国帮助中国升级50架歼8Ⅱ战机,包括将同时期F16装备的火控系统移植到歼8Ⅱ战机上,这一系统包括加装AN/APG-66(V)火控雷达、座舱显示系统、1553总线、新型火控计算机等。
不过,在中国向美国交付了2架歼8Ⅱ战机后,由于种种因素,和平珍珠计划被迫搁置,最终,歼8Ⅱ战机的此次升级计划以失败告终。
尽管如此,和平珍珠计划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还是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与美国合作,使中国航空技术人员,开始真正接触到了西方先进航空电子技术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标准,从而为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不过,中国对歼8Ⅱ战机的升级,并没有因为和平珍珠计划的失败而停止,在陆续装备中国海空部队的同时,歼8Ⅱ也开始研制出口型号,其中就包括歼8ⅡM型。
歼-8ⅡM在1996年首飞成功,主要对雷达系统进行了改进,该机装备有一部从俄罗斯进口的“甲虫”型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
该雷达采用X波段,具有高、中、低脉冲重复频率的全波形相干多模式,并具有对空和对地两种功能,对空最大探测距离为70千米,并可同时跟踪、搜索10个目标的能力,也可实施超视距攻击。在对地攻击时,甲虫雷达也能对海面或地面目标,进行跟踪和锁定,可引导中程空地导弹,打击水面和地面目标。
此后,为了强化中国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沈飞字歼8Ⅱ战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中国第一款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歼8D战机。
歼8D首次亮相是在建国50周年阅兵上,当时2架歼8D战机伴随轰油6加油机通过检阅台,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有消息显示,歼8D战机从1996年开始装备中国海空部队,该机的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战机航程短的问题,也为中国后续战机空中加油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过渡作用。
此后,中国在歼8Ⅱ基础上改进出众多型号,包括加装鸭翼,进行技术验证的歼8ACT;换装1492型机载火控雷达、装备霹雳12空空导弹、对座仓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装、换装了WP-13BII发动机、加装头盔瞄准具的歼8F型等众多改进型号。
当前,歼8系列战机已经不在是中国海空部队最先进的机型,伴随着中国歼10、歼11、歼15、歼16甚至歼20隐身战机的服役,歼8系列战机已经退居二线,并开始逐渐退出现役,不过,歼8战机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期,绝对是中国海空军最倚靠的主力战机,在中国海空部队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向歼8这个老兵致敬。
1.《歼8战斗机 歼8II战机 中国空军曾经的绝对主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歼8战斗机 歼8II战机 中国空军曾经的绝对主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7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