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摄影师在后台留言说“视觉重量”。今天给大家推送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安排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位置,来平衡整体重量,达到视觉平衡。
首先要理解“视觉重量”和“视觉平衡”这两个术语的含义。
视觉上的重量,即画面中的元素所赋予的“重量感”,与现实中的重量是不同的。现实中,建筑物的重量远远大于人,但在画面中,有生命的物体的视觉重量大于无生命的物体。原因是画面中的元素越有吸引力,就越会觉得“重”,反而会觉得“轻”。
先说视觉平衡。每个元素的合理排列,使其视觉重量在整个画面中达到平衡状态,称为视觉平衡。很多照片的构图看起来很不舒服,很别扭,往往是视觉平衡不足造成的。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这张照片看起来很正常:
在同一个场景中,这张照片看起来有点尴尬:
很明显,左边太重,右边太轻,也就是照片失重。
再举一个个人肖像照片的例子:
背景比较空的话,人物的画面比例比较大。如果把人物放在画面边缘,照片会不平衡,看着不舒服:
请看下图。人物虽然在画面边缘,但由于人物比例较小,背景景物丰富,画面一般比较均衡。
为了保持画面的平衡,首先要搞清楚哪些画面元素较重,哪些较轻。
图片中不同元素的重量和重量
1深色比浅色重
深色比浅色重。明度暗度是调整画面权重的有效手段。下图中,白塔离画面边缘很近,画面右侧风景不多,但并没有失重的感觉。
这是因为右侧的低亮度风景比白塔重,所以即使右侧风景不太多,也只有靠海和海岸才能达到画面平衡。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黑色是亮度最低的颜色,白色是亮度最高的颜色。看下图,黑色部分明显感觉比白色部分重。
2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视觉权重
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权重。以下是一些被认为会改变视觉权重的颜色,其程度从高到低排序:
红色(最重)蓝色绿色橙色黄色(最轻)图中主体在右下角,主体的比例很小,但由于红色的重量和低亮度,与画面右侧大面积的椅背和椅子形成视觉平衡。
3脸“重”
人的大脑有一种本能:从周围环境中快速识别动物(包括同类)的面孔,这是一种传世的趋利避害的本能。
所以人和动物的脸在画面上往往会有高度的关注度,更“重”。
4个字是“重”
单词包含大量信息。如果图片不是到处都是文字,有文字的部分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甚至连不认识的字也会更“重”。
5画面比例大的元素“重”
一大一小哪个更重?肯定大!同理,图片比例越大,属性相近的像素越“重”。
现实比空虚更沉重
在摄影中,我们经常使用大光圈来模糊景物,或者使用慢门来拍摄运动的元素,以创造现实与现实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模糊场景的视觉权重比真实图像的视觉权重要轻。
下图中,虚像比实像占据的比例大,但视觉体验均衡,视觉权重运用巧妙。
还是不太明白?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就用几个实际的例子,应用上面的原理,进行案例分析。
实例分析
1张浅色或统一色调的照片
这组花是用微距镜头拍摄的,景深较浅,对焦柔和。整张照片色调统一,很浅,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
因为照片中没有“重”和醒目的地方,所以看照片时眼睛会很自由。
这张照片和上一张颜色差不多,四周都是云,也给人一种模糊朦胧的感觉;
不过上图黑白对比明显。黑色的岩石非常“重”,很有吸引力,所以眼睛会聚焦在岩石上,观察周围的风景。
2张大面积深色照片
那么,黑色部分一定会让画面看起来更重吗?不一定,如下图
在黑色背景前放一朵花。点燃后,花更亮,位置和姿态也更显眼。黑虽然重,但符合放在最下面,轻放在最上面的心理感受。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忽略黑色背景,突出花朵。
请看下图:
曝光刻意设置为曝光不足,增加天空空的戏剧性感觉,穿过云层的光束会变得明显。岩石变黑,占据主要视觉重量。
底部的岩石曝光过浅,缺乏细节,但也没那么吸引人。
3背景中间色调,主色明亮
背景是中音,不亮不暗。如果一个亮色出现在背景前面,就会占据所有的视觉权重。
下图的背景是土地和绿叶,颜色很柔和,而鲜红色的草莓特别显眼,最“重”:
比如这张鸽子的照片:
第一眼是什么?是红眼睛和红喙吧?红色部分的视觉重量最重,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对像素的“权重”规律有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如何保持画面平衡呢?
4比例和平衡
请看下图:
右边的游泳平台视觉重量很大。因为平台的平衡作用,左边景区虽然大,但不会显得失重。
另外,平台相对更靠近镜头,也增加了视觉重量。
5明暗和平衡
白色的蜘蛛网挂在马蹄铁上,在阴影的映衬下,蜘蛛丝清晰可见。马蹄铁阴影很深,增加了视觉权重。
在这张照片中,阳光照射在大面积上。如果没有阴影,马蹄铁会比较轻,很难引起注意。而且视觉体验不符合马蹄铁的特点。
6色彩和平衡
色彩对画面的重心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张日落照片中,天空中有彩色的红色云彩,地面上有树木的黑色轮廓。黑森林平衡了天空中大面积的云,保证了照片不会失衡。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总的来说,照片的颜色比较暗,尤其是边角比较暗,但是海浪产生的白色泡沫占据了很大的视觉权重。
7组成和平衡
下图是丛林中的一条小溪,很平衡。小溪在对角线上,能引人注目;左下角很暗,但是可以看到细节和纹理,占据了很大的视觉权重。
照片上方有足够亮的区域,尤其是白色的小溪,所以虽然角落里的石头比较暗,但是视觉的重量不会集中在石头上。
而且明暗都符合我们对森林的印象~
最后我们分析两组照片。第一个是两个反例。
这张照片在后期的调整过程中提高了曝光度,有些稍微曝光过度。
经过调整,整张照片的色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背景。最靠近摄像头的树枝视觉权重最大,导致画面右侧较重。
虽然鸟的眼睛和羽毛很黑,有一定的视觉重量,但仍然不能平衡右侧的树枝,导致观察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右侧的树干上。
下图的问题也是视觉重量分配不当:羽毛颜色太浅,比例太小,材质太软,与后面颜色较深的一篮鸡蛋相比,严重失衡。
即使羽毛清晰,篮筐模糊,视觉重量还是会集中在篮筐上。
我们来看两张成功的照片。
照片中花的比例很小,但只有一朵花对焦清晰,其他的变成模糊的背景,所以视觉权重集中在这一朵花上。
在图片底部,可以看到一些分支和一些视觉权重。
再看看这张照片:
对角线构图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聚焦在附近的花瓣上。花茎深色,画面主体,视觉重量最大,能平衡空大面积白色。
后面有两朵一模一样的花,但是不占太多视觉重量,因为在景深外很模糊,颜色很柔和。
此外,还有一些难以定义的规则,主要与个人喜好有关。
一般来说,能引起情绪的东西视觉权重会大一些,比如可爱的动物,身材好的美女,时髦的饰品,甚至恐怖的东西。
很多摄影师可能会想,如果要注意这么多方面,拍照太麻烦了,还要看色彩的权重,明暗的权重,物体的比例,以及现实情况。
其实视觉权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根据人眼的直观感受来确定的。只要在拍摄时注意画面的重量是否平衡,就能找到平衡画面重量的感觉。
当然,如果你对画面的重量不是很敏感,可以通过一定的拍摄思路得到平衡的画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获得平衡视觉画面的拍摄方法。
实现视觉平衡的方法
1对称与不对称
这是视觉平衡的两大支柱。对称,我们知道,是一个很好的构图工具,但是如果两个部分的一个元素的视觉权重大于另一个,构图就会失去效果。视觉平衡对称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湖中的倒影景观。湖岸在图像的水平中心,我们得到一个对称平衡的图像。
不对称是我们用次要物体来平衡主体。比如在布达佩斯的链桥上,主体是一座桥,但桥不放在中间,左边的建筑在视觉上抵消了主体放在右边的不对称性。背景中美丽的建筑使其视觉平衡,在不影响主体的情况下提高了拍摄效果。
2身体平衡
这也许是视觉平衡最常见的形式,需要我们结合场景中的物理元素。这张照片摄于比利时根特,主体是运河沿岸的城市风光。为了达到平衡,左边不仅有桥栏杆,还有自行车。
这两个要素强化了主体,而不是削弱了主体。如果自行车不在那里,整个图像会感觉不平衡,左侧会有更多的视觉重量。
在这张格陵兰冰山的照片中,小冰山在视觉上比大冰山更有吸引力。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平衡,我尽量靠近小冰山,把大的放在背景里。较小的冰山在这里显然是主体,而背景中较大、不太重要的冰山则成为主体的辅助。
格陵兰岛纳苏苏阿克峡湾的蓝色冰山
3色彩平衡
我们也可以用颜色来平衡我们的图像。一种方法是用原色相互比较,就像这张挪威谷仓的图片。
我们使用两种主要颜色:红色和绿色来创造视觉平衡。柔和的绿色覆盖了大部分图像,但突出了谷仓的红色,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挪威乌尔维克附近的传统挪威谷仓
除了原色,或者二次色,我们还可以使用类似的颜色来平衡图像。在敖德萨庭院一辆老爷车的照片中,这一主题被周围建筑的黄叶和柔和的颜色所补充和平衡。
4光英
我们可以尝试平衡图像的另一个地方是使用光影。在这张照片中,岩石投射的阴影不仅创造了线条,还创造了视觉上的平衡,这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之间的船,空摇曳的海水和浅浅的阴影。而这张照片也实现了对称与不对称的结合。我们可以使用阴影来降低视觉元素在我们的镜头中的重要性,也可以用光来突出它们。
5概念平衡
概念视觉平衡可能很难理解,但最明显的例子可能是新旧、传统和现代。
在本例中,有两种概念平衡。古老的圣保罗大教堂映在现代办公楼的玻璃上,这棵树与人造树脂玻璃形成对比。生活中有很多概念平衡的例子。一旦你找到了规则,你就会发现它们无处不在。
通过这篇文章,我相信所有摄影师对视觉重量和视觉平衡的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画面中各种元素的合理安排,让构图看起来更加平衡和舒适。
更多关于构图的教学可以关注好的摄影师摄影学习的u盘,不仅教你如何构图,还教你如何使用相机,如何拍摄花卉、建筑等题材,如何进行后期处理。点击下图查看摄影学习u盘详情:
1.《什么淡什么轻 什么是轻,什么是重?6大要点、7个实例、5种方法让你明白画面中的“轻”与“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淡什么轻 什么是轻,什么是重?6大要点、7个实例、5种方法让你明白画面中的“轻”与“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0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