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湖南专访胡子敬谈知青岁月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城市,到农村定居、劳动。长沙下放的知青有两拨“很有名”,一拨是下放到永州的江永,一拨是下放到益阳的沅江,而胡子敬是当时沅江长沙知青里的风云人物。这段特殊的经历成为一代人特殊的年代记忆,铸造了一代人的性格和价值观,也对胡子敬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也许正如《平凡的世界》里所言,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和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这是当下重温、溯源知青岁月的意义之一。
“他一哭,大家都哭了”
文史博览·人物(以下简称“人物”):我们知道,您是1966届初三毕业,1968年下放到沅江,属于典型的“老三届”。当时您的家庭出身是怎样的?
胡子敬:我的父亲在政府一个部门工作,母亲是一个普通营业员。
人物:当时下放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是迷茫更多,还是明确地怀揣着某种理想主义?
胡子敬:当时我没有迷茫,是拽着梦想去的。因为毛主席曾有过一段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时18岁的我觉得已经进入社会、长大了,应该去农村大显身手。
人物:到达沅江农村,现实中的一切是想象中的吗?
胡子敬:当时对洞庭湖的描述非常美,洞庭湖是中国鱼米之乡。但现实与我们所想象的差别太大。
第一天到生产队时,我们住的房子还没盖起来,只能住在生产队的一个装农药、农具、粮食种子的保管室。在打稻子的拌桶上架两个门板,我们四个男青年睡在上面。那晚风特别大,屋里的老鼠也在不停叫,可能被风吓得乱窜。看到这场景,我们心很凉,想想以后还有这么多晚上要住。
人物:那一晚你们怎么过的?
胡子敬:我们四人都睡不着,可能都在想,愿望中的场景和现实场景反差实在太大了。我记得有一个同学睡下不到半小时,就一个人哭了。他一哭,大家都哭了,毕竟还是想自己的父母。那晚,我们几乎都没睡,在想今后怎么去面对现状。但第二天起来,我们心情好了。
人物:第二天起来,您对生活又充满了新希望?
胡子敬:对,我们看到了农村的新场景。农民帮我们把房子建好了,那是用洞庭湖的芦苇,拌着塘里的泥和牛粪裹在一起,支撑起的茅草房。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牛粪很臭,而对我们来说,牛粪是一种淡淡的清香——当我们在自己的新房子的时候,就闻到一股对我们来说淡淡的牛粪香。
2001年,我在沅江创办的知青之家,特别复制了这么一栋房子,可以说是目前洞庭湖地区唯一一栋过去的茅房,映证的就是那段不复存在的历史。
59个知青里唯一坚持下来的人
人物:生活是具体的、残酷的、现实的。在这6年里,您觉得最苦的是什么?是高负荷的劳作,还是精神上的某种苦闷,抑或是别的?
胡子敬:其实真的,我还从没想过这6年的苦。或许是我心态好,不觉得苦,我这个人真的是凭自己的毅力。
但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幕。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在洞庭湖掀起了一场大的围湖造田。冬天里,我们每天不到六点起床,天还没亮,到洞庭湖担土。身上一担泥的重量在170—200斤,走过很远的一片软泥地,直到堤坝。由于软泥地没有基础,前一天担的堤坝已经完全陷进泥地里。那一天,我们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我记得我们用芦苇搭了一个临时棚子作厕所,一进去那地上都是血。这不是一般的过度劳累,完全到达极限的极限。当时59个知青,有58个实在受不了了,唯一我还是守在那里。
人物:您为什么能留下?
胡子敬:我这人非常倔,我觉得农民能做的我也能做。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拼人的极限,一般的人都受不了。但正是通过这种历练,锻炼了人的意志、性格,以至我所有能取得的成就,我的一切,都有着知青生活历练的沉淀。
人物:在那样的日子里,是否也有一些简单的快乐?
胡子敬:那就多了。我们平常有时候下雨天不干活了,这是我们最快乐的(笑)。我们用粉笔在地上画几个框框,玩起小时候跳房子的游戏。如果赢了,就轮你今天做最轻的农活。这就是一种快乐,无忧无虑。
还有就是我过生日。当时正值双抢期间,几乎是连天的劳动没休息,但“借生日”名义我会向生产队请假,几十个长沙知青也都会来。我们会喝一点酒,一起做了一顿对我们来说的饱饭,那天到晚上十二点都没睡觉,很快乐。
若还有快乐,就是能安排到镇上去,不管是干什么活,大家都是快乐的,因为毕竟可以穿鞋了,不用打赤脚了。当然,安排到你的活也不会好干,基本上是去收大粪——我们到每家每户的茅坑里挑粪,一桶一桶担到船上。其实这个活很累,但我们也是快乐的,毕竟可以到街上看看,当了一回城里人。
6年=50块钱
人物:您在商业领域是很讲方法的,用长沙话说是很有“套路”的。很多农活是有技术含量的,当时干农活有没有什么“套路”?
胡子敬:一开始时什么都不会做,所以我首先看农民怎么做,然后跟农民套近乎,说我来试试,那他就会来教你。
比如,犁田的力要掌握度,犁插深了牛拖不动,插浅了犁不到田,这是技术,也需要感悟。插秧也同样,从扯秧开始,到怎么平均分到每亩地,这需要不断观察,慢慢熟悉。干了五六年,到后来就不觉得是难事了。
人物:在那样一个最艰苦的底层环境里,您学了什么样的农活?
胡子敬:犁田,插秧,打稻子,修水电站……几乎农民所能掌握的农活的技术,我都掌握了,我能真正作为一名劳动力。
我记得第一次评公分时,队长对我们说:你们没来过农村,劳动力一天就算8分。我不服气,一般的劳动力是10分,农民能干的我也能干。
有一次双抢,我包了一块地,2.4亩。从早晨七点到晚上七点,我和另一个知青一天内把地里的秧插了,这完全大大超过一个正常劳动力的工作量。那一天我就赚了40个公分。
人物:据说当时您六年里拿到的公分是最高的?
胡子敬:在知青中是最高的。我记得我六年一共拿到的公分是将近二万二,六年两千多天,几乎我每天在田里都干了活。
1974年12月,我离开生产队那天,生产队的会计给我这6年算个账。那时候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算珠从早上9点一直拨到12点。最后会计告诉我:这6年,我们生产队现在还要给你50块钱。
人物:这50块钱就像6年里的一张成绩单。
胡子敬:对。但当时,会计很快又翻开另一个现金簿——队里127个人,现金账上只有5块钱。队长在我身后说:咱们队里实在是没钱。
这六年里我没有得过一分现金。我告诉他,没关系,我并不想拿这50块钱。这六年在沅江的付出,我所有的回报,就是账上50块钱。
“农民教会了我最淳朴的爱”
人物: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极其淳朴和无私的。这种人际关系让您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胡子敬:我在农村最大的一个感受,或者说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知道了中国普通农民朴实的爱。所有的农民都关心你,在最困难的时候来帮助你。
比如我隔壁的张大妈,她园子里有菜的话她一定会给你一份,她冬天做了辣椒萝卜,自己舍不得吃也要把第一份送给你。有时候她看到我们没米了,她就从家里送一碗饭过来。
人物:他们以发自本能的善良,像亲人一般地拥抱了你们,接纳了你们。
胡子敬:对。她有时候甚至就是把儿子的饭减掉,匀给你。
当时,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些东西,但后来我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对我们?我们当时一无所有,跟他们也无亲无故,以后可能也不会给他们什么帮助。但这就是一种人性的美。这些普通的农民,几乎是倾其所有去帮助一个跟他毫不搭界的人,也根本没想有什么回报,当时我们也根本不可能给他们什么回报。
人物:这些最朴实的农民,给了你最纯粹的爱,这对您的心灵和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胡子敬:这些淳朴农民身上的大爱,对我人生的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后来我所谓的“社会责任感”,我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参与助学、扶贫等,都是从农民这些微小的事情中衍生的。在这些朴实的农民身上,我学到不管你处在什么状况之下,你一定要有颗善良的心,要凭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
人物:在离开沅江后,您还回去看望他们吗?
胡子敬:在我离开沅江、上船的那一瞬间,面对着我生活了6年的生产队的方向,我在心里暗自说:感谢你们,如果未来我有能力,我一定会来看你们的,也会当你们有困难时来帮助你们。
我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1988年后,我几乎每年去看他们。张大妈过世,当时我在国外出差,我就要我老婆赶过去参加她的追悼会,送她最后一程。我花几十万把村里的路修好,跟生产队队长、农民也有很多联系,包括他们子女、孙辈的就学、就业的问题,我也尽所能地帮助他们。
没有知青经历,无法坚持到今天
人物:在我们的文化中,苦难有种救赎的意义。“上山下乡”本是种苦难,部分人在逆境中的奋斗并不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而您一步步从基层走向成功,您觉得当初这种最底层的艰辛与磨练于您而言,“救赎”的意义是什么?
胡子敬:坚守。比如修那个大堤,如果我没有坚守,和其他人一样倒下,那肯定以后就不可能在自己的事业中坚守,这种执着的坚守是我们每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再比如,当时回来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搬运,从城市中来看这是最低下的工作,但我自己认为是人生里最好的一份工作,因为毕竟和农村、和我过去的经历比,差别太大了——第一,我当时一个月有30块钱,第二毕竟能每天穿鞋了,第三我每周能休息一天。我个人觉得既然分到了这份工作,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好。
人物:所以有了农村的经历,您对后来的工作、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胡子敬:对。那时是计划经济时期,我30块钱一个月,拖一车货也是30块,5车也是30块。我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一天去拖六车货,虽然也只拿30块钱,但我心里很快乐。不到三个月,单位的经理找我谈话,首先表扬了我,然后把另一个师傅调走了,把两个人的活给我一个人做——虽然我仍是只拿30块,没有奖金。但我没有抱怨,反而觉得很开心,我想我能把一份工作做得这么好,我就觉得我的价值实现了。
人物: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正因为经过了那种极苦的日子,所以您及您这一代人会更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胡子敬: 如果没有知青经历,我肯定不会坚持到今天,因为曾经吃过苦,这成为人生最大的收获,我们真的懂得珍惜。我经常跟青年员工讲,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国家、时代,珍惜我们的企业和岗位,幸福来得太不容易了。
统筹 | 黄琪晨;
文 | 《文史博览·人物》 记者 黄璐;
视频 | 邓骄旭;
1.《专访胡子敬:“我的一切,都来自知青生活的沉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专访胡子敬:“我的一切,都来自知青生活的沉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