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是一首原创歌曲,诞生于洛阳,但今天常被命名为《河南民歌》。《花篮》的作者是钟庭润,作曲是郭福山。新中国成立前,郭福山参加了八路军,主要从事文艺工作。建国后,郭福山先在河南歌舞剧院担任指挥,后调任省文联民间艺术编辑。1958年,郭福山在当时的一份报纸上看到了河南省文联主任钟庭润的歌谣《织花篮》,立即激发了郭福山的创作灵感,只用了两个小时就为这首童谣谱曲。1959年,北京《宋》半月刊第三期刊出《花篮》,由钟庭润执笔,(郭福山笔名)署名。
《织花篮》不是《河南民歌》起源之谜
文字/赵乐地图/繁华
“织,织,织花篮,在南山上织一个花篮,满是红牡丹,朵朵鲜花,银牡丹,祖国春天没有边……”1960年,《编织花篮》在中国国家广播电台首播,至今已演唱近半个世纪。它传遍了全国,也唱到了大洋彼岸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堪称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奇葩。
《织花篮》是河南民歌还是原创歌曲?80多岁的郭福山告诉《广播歌曲精选》记者:“这首歌是我的音乐,属于个人原创作品,不是民谣。歌词本来是摘棉花,不是摘牡丹。”《编织花篮》有什么样的神秘感?为什么会成为“河南民歌”?经过20年的曲折维权,我们如何“自圆其说”自己的原创作品?
《花篮》是原著,不是《河南民歌》
歌词清新朴实,曲调欢快优美,人们一直把《织花篮》当作河南的经典民歌。但有一天郭福山出来说,《织花篮》不是河南民歌,是个人原创作品,是我的音乐!
我在报纸上看到钟庭润的民谣《织花篮》,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我花了两个小时为这首民谣作曲。
郭福山拿出宋杂志寄给他的样本杂志,保存了很久,证明这一说法。1959年《宋》杂志第三期,有《织花篮》配乐。作者署名钟庭润和作曲家小轩。郭福山把小轩解释为他的笔名。他还说,由于在作曲中融入了洛阳戏的一些元素,在投稿时还特意加了“河南民歌”几个字,《宋》杂志的编辑并没有删掉,所以标题下就有了“河南民歌”几个字,这大概就是大家误以为是集体河南民歌的原因。
郭福山,1930年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建国后调到河南歌舞剧院任指挥,后又到省文联任编辑。郭福山回忆收到样本杂志时的场景:宋杂志送来样本杂志和4元稿费,欣喜若狂。从解放初期开始学作曲。所谓“十年磨一剑”终于成功了。
郭福山不认识钟庭润。钟庭润当时在登封县一所农村学校教书。他非常喜欢诗歌和散文。他经常白天备课,晚上有空的时候写几段。当时是人民公社时期,大家都很上进。为了赞美劳动者,反映群众劳动的生动场景,他们构思写了歌谣《编织花篮》,把棉花比作盛开的牡丹花,表现了一个农村女孩在棉花丰收时的喜悦。
1960年,《编织花篮》通过中国国家广播电台传播到中国各地,被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广泛用作定期曲目。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音乐魅力。
同年2月20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群众联络组在给郭福山的回信中告诉他,这首歌的演唱者是广州武将歌舞团的汪曼云,并安排重播。郭福山把重播的节目录在磁带上,一直保存到现在。
后来,郭福山离开文艺界,调到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
20年抢维权是“花篮”的“正名”
郭福山因为作品广为传唱而感到高兴和自豪。长期以来,他很少关注签名问题。然而,1988年的一个早晨,郭福山的内心却波澜起伏。在郑州市二七广场做早操的时候,突然听到“织,织,织花篮,织一个花篮到南山”这首歌,跟着声音走进一家音像店。店里正在放《中国民歌四十首》(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1986年出版)的磁带。细心的郭福山打开磁带目录,《花篮》没有词曲作者,所以被列为河南民歌。后来他去郑州逛了几家音像店,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花篮》歌曲收录的磁带都是以河南民歌命名的,有的还对歌词做了一些改动,比如把“采棉花”改成了“采牡丹”。郭福山很不高兴。当时,他已经被调到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
1988年4月,致信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说明《花篮》的创作过程,要求对方签字,恢复作品原貌。很快,公司把30块钱的稿费发给了他,并回复道:“录音带里的花篮是按照中乐团的录音样本录制分发的。之前只知道是‘河南民歌’,不知道是你创作的。以后转载的时候恢复签名。”
一个月后,郭福山再次致信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坚持要求对方恢复原作,但对方没有再次回复。
《织花篮》就这样成了郭福山的心病。那些年,国家没有颁布版权法,他不得不终止对他的权利保护。
199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生效。1992年7月18日,郭福山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词曲作家的版权必须得到尊重》,凯尔的女儿和其他人在文中为已故父母的版权签名。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作品的保护期是作者的一生和他死后的50年。郭福山想在有生之年解决签名问题。他多次主动联系广播、电视、报纸,说明出处,论证出处,强调原创。
1993年,《河南文化艺术周刊》率先发表文章称,“作为河南民歌,《织花篮》在歌坛流传已久,其编曲人原本是我们久已为人知的前辈郭福山(小轩)35年前的作品”。
2003年,郭福山加入中国音乐版权协会,并与该协会签订授权合同。但是很多唱片公司还是用民谣给《花篮》加冕。2004年4月3日,制作了一部关于“花篮”起源的故事片,在央视12频道“魅力12”栏目播出。2008年初,郭福山正式向河南省版权局提交《花篮》著作权登记申请,组织部为他出具材料证明作曲家“小轩”是他的笔名,他本人也出具了创作文稿等相关材料。
版权登记证是花篮的“守护神”
2009年3月12日,河南省版权局在认真核实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版权局制定的《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免费为郭福山办理了《著作权登记证》,从而确认他是《花篮》的作曲者和著作权人。
领证那天,郭福山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他把证书带到钟庭润家,想请这位创作伙伴分享。这时,钟庭润已经卧病在床多年,神志有些模糊。但是看到证件后,老人久久没有发出声音。慢慢地,两行泪水顺着他的眼角流下,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好,好……”
从1988年到2008年,郭福山为《花篮》版权奋斗了20年。
如今,郭福山把《著作权登记证》挂在客厅的墙上。在他心目中,这个证书就是花篮的“保护者”!去年河南文艺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音乐》中,第八课《河南民歌》选择了《花篮》,但没有词曲作者的签名。郭福山提出问题后,出版社立即表示转载时印了作者姓名。
在郭福山的书架上,有很多出版《织花篮》的书、磁带、光盘,墙上挂着他和爱人一起唱《织花篮》的大照片。此外,他还保留了多年来演唱的《织花篮》的主要记录,可见他是多么珍惜自己的作品。郭福山一生以“小轩”为笔名发表了近40首歌曲,但没有一首能超越《编织花篮》的成就和影响。
《织花篮》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探索河南音乐风格的成功范例。郭福山希望今天的青年音乐人能够把民族音乐文化的振兴和传承放在心里,放在首位。
“说实话,我再也写不出宋立科的《织花篮》了,但能“织”出这辈子这样的“花篮”,我也没什么好后悔的”。(选自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之歌》,2010年第2期,作者赵乐)
《花篮》歌词
编织,编织,编织花篮
编个花篮去南山
南山长满了红牡丹,
花开得灿烂,
银丹丹嘿银牡丹,
祖国的春天没有边缘。
摘,摘,摘牡丹,
三朵花,两朵花,一个篮子
这些花多美啊,
女孩看到的时候很喜欢。
五彩缤纷。嘿,我们聚一聚。
1.《编花篮歌曲 《编花篮》不是“河南民歌”的身世之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编花篮歌曲 《编花篮》不是“河南民歌”的身世之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85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