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持续写作的习惯”,这几乎成了一种口号,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听到这种口号,都会不由自主地点点头。持续写作的好处固然有很多,也的确有数不清的人从中获益。但是,能否容我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对“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持续写作的习惯”之前和之后各问一些问题?毕竟,从理论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毫无理由而且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也不存在“想都不想提手就做还能一直做好的事情”。

问在“持续写作”之前的问题是:真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写作的习惯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写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古典在“得到”的专栏《超级个体》中有一篇《人人都该学写作》,将写作的目的分成了以下三类:

第一,自我表达。即使从理智上接受了“地球少了谁都照转”这个事实,人也还是需要验证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的意义。

第二,升级思维的方式。写作比说话能够呈现更多的、更丰富的信息,因此更加需要注意表达上的严谨和自洽,让人能够把问题想得更深。

第三,传播个人影响力的方式。文字能够把人的思想和观念固定下来,从而使得传播个人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劳永逸”的事情——观点的传播者不必一次又一次地亲自宣讲,文字可以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在此基础上,让文字变成“付费才可以阅读”的商品,那么影响力就将直接变现。

从上述理由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的种种好处……不,似乎……与其说是“写作”的种种好处,不如说是“文字”的种种好处:即使写出来的东西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没有开头结尾没有起承转合也一样可以做到以上三点。因此,大多数人所谓的“持续写作”,更加准确,也让入门者压力更小的说法其实是“持续用文字记录”——不论是现实中的事件还是头脑中的思考过程,都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文字记录,将原本在大脑中模糊的,不成形的思绪整理出来,使之能够为外人看见、理解,文字就给人带来了自我表达的可能(之所以是“可能”而不是“必然”,是因为:首先,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文字运用能力并不足以让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还有很多时候,写的东西就是没人愿意看的,因此“自我表达”的实际效果也就打了折扣,甚至趋向于零。);通过将现有的思路整理成文,释放大脑的思考空间,人得以在已经固定成文的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也就得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最终实现思维的升级;通过文字,让本来只在头脑中的,或者只能讲给一两个人听的东西可以为更多人所知,就传播了个人影响。

总之,持续用文字记录心中所想,是持续写作的起点。就算写的东西在当下看来不是“思考”而只是“思维的碎片”,将之记录下来也有利于清空大脑,为写作者提供自我观察的机会,同时让原本只是碎片的思维有机会系统化,今天的“思维碎片”也可能成为今后的写作素材。不论如何,先将自己想到的记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有新想法(这很可能发生),自然可喜可贺;如果什么都没想到,也不必心急。

从“写作能够记录自己的思维,为日后的思考提供基础”这个方面来说,人人都应该写作,这时的写作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想得清楚一些”。

只要能让自己想得清楚一些,写作的内容甚至可以不是原创的,因为单纯将听到的、看到的复述出来也有助于思考。这里最典型的就是文献综述和读书笔记。这两种写作都是将他人的思考成果按自己的需求提炼,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体系化,原创性根本就不是这两种写作的出发点。

因此,刚入门的写作者不必有心理障碍。他们需要做到的首先是记录并理清思路,积累思考素材和思考量。没有练过文笔的人,可以在习惯记录思考过程之后,做到越写越长,越写越有条理,最终写出成篇的文章。习惯了写成篇文章的人,也不必要求自己“动笔就必须写成文章”,单纯记下自己的思考对他们而言同样重要。

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必要写作”之后要问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持续写作”?

“记录思考的内容和过程”,唯一需要的就是动笔,想到什么写什么,动笔比不动笔强,是零和一的区别。这里还要指出,“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只准前进不准后退”,、“每天都一定要写多少字”(这个对于进阶写作者是有必要的,这一点之后会分析)、“每天写的东西都至少要和昨天保持同一水平”、“只能多不能少”、“只能更加深入不能变肤浅”等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进步并非直线式或阶梯式,而是波浪式的——总体来看每天都在进步,但局部来看,会因为某些原因暂时“退步”。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间足够长的话,这种“总体进步,但某些时候暂时退步”的循环必然出现。如果不能意识到退步是必然和暂时的,反而要求自己每天进步,在自己暂时退步时,就很容易沮丧,失去动力。

这里以“拖延症”为例。这是绝大多数人在持续写作时必然遇到的障碍,很多人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因此反复挣扎。常见的情况是,写作者下定决心要每天写作,在连续写了两[从这里继续改,去掉所有多余的字]个星期后,因为太忙或实在想不出写什么,中断了一两天。很多人就在这样中断一两天之后,认为自己“执行计划失败”,在无所谓(“反正都已经停了两天了,再耽误个两三天也没有区别”)、后悔、自责甚至自我贬低(“我真是没用,这么个小小的计划都没办法坚持”)中,又几天没动笔,最后“持续写作”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这时写作者应该意识到以下两点:首先,就算坚持了很久的人,也可能因故“中断一两天”——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随时随地都有货。其次,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后会自责、后悔也是人之常情。一部分人能够走得更远,不是因为他们从不拖延,而是他们能够在拖延症后尽快振作,及时止损,不让原有的成果荒废,而是走得更远。

但是在利用“微习惯”持续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要让已经成形的习惯“萎缩”。如果以“我现在正在养成微习惯”为由,抱着“只要保持习惯不断线就好了”的想法偷懒,让已经养成的习惯一点点缩水,一天写得比一天少,就会导致习惯“归零”,前功尽弃。在养成写作习惯的过程中,要区分“偶尔的退步”和“以偶尔的退步为名义的偷懒”,让自己每天都处于“够一够,摘桃子”的状态。摘不到桃子的原因,是“自己跳了,但是没够着”,而不是“没够着就没够着,装装样子就好了”。

为什么要“够一够,摘桃子”呢?还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

如果说“用文字记录思考内容和过程”是文字本来的功用,也是写作最初、最本质的特点,那所有人都满足于用几个字、几句话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孜孜以求地去写文章呢?这个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理解如下:

首先,相比单纯的文字记录,文章的结构更完整。这意味着写作时,作者除了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还要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

其次,大多数文章的篇幅都比单纯的文字记录长。篇幅的长短看上去和思考的质量无关,但对刚起步的写作者来说,篇幅的长短代表了思考的数量。从长期来看,必然是思考得越多,思维水平提升得越快。

再次,对普通人而言,只有完整、有质量的文章会被传播。除非是公众人物,单纯的文字记录本身根本就不会引起大众的注意,也没有被传播的可能。公众人物的微博广为传播,不是因为他们的文字功底,而是因为他们在其他领域足够突出,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微博上那些文字不过是为他们巨大的影响力锦上添花。所以文字的质量不那么重要(至少是表面上没什么思考质量——明星即使吐槽、发自拍都有上万甚至上亿的留言,普通人行吗?)。至于本身没有巨大的影响力的普通人,就只能以文字的质量来保证可传播性。相比一篇文章,单纯的一段文字在不知情的外人看来更加像是“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更加容易被人忽略——管你内容有多优质,别人看不顺眼就等于不能传播。此外,现在的很多写作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和简书)在设计上只支持发布“文章”(哪怕是“无标题文章”)而非“单纯的文字”。

即使你不认同我上述的理解,从古往今来“追求写出好文章”的人如此之多而且络绎不绝这个事实中,我们也可以“简单粗暴”地得出结论——一篇结构完整的好文章和一段单纯的文字之间,即使在“记录思考的过程和内容”这一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也存在着其他的、质的不同。也正是因为“写作”和“文字记录”之间存在着某种本质的不同,从“单纯用文字记录自己思考”起步的入门者,才需要保持“够一够,摘桃子”的状态,最终真正养成“写文章”的习惯。在这个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些其他的变化。目前我已知的变化如下:

(一)写作的时间和场景将趋于固定。

首先,为了每天都能有输出,我们可能会将写作的时间或者流程逐渐固定,形成诸如“早上起床就写作”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个技巧:把“写作”建立在一个已经养成的其他习惯性“事件”的基础上(即“时间的相对固定”),而不是某个固定的时间点的基础上。前面提到的“每天早上起床就写作”这个习惯,就是将“写作”固定到“起床”这个牢固习惯之后,而不是“早上六点整”这个固定的时间点上。因为人对时间不如对事件那么敏感。如果是在“特定的时间点”养成“写作”的习惯,就需要记得看表、上闹钟。对于本来就有拖延症的人而言,错过“特定的时间点”还会制造拖延的借口。而“起床”这个旧习惯每天都自然发生,不用记忆和提醒,对培养“写作”的新习惯更有利;只要“起床”接下来就是“动笔”,睡了懒觉也不例外,这也减少了拖延的借口。

为了减少习惯养成的障碍,我们还可以将场景相对固定。“每天早上起床就写作”这个习惯,除了码字的时间相对固定之外,也包含着场景的相对固定——起床后写作的地点基本上就在卧室或是书房。熟悉的环境能减少培养新习惯时的抵触情绪,让写作“无需强制,自动触发”,而“习惯”的核心,就是“自动化”。

当然,上面说的是通常情况,也不排除执行力较强的人,能够养成诸如“随时随地,有机会就动笔”这样更加强大的习惯。

(二)逐渐养成“备货”的习惯

其次,是逐渐养成“备货”的习惯,即有意识地储备素材。

持续写作的人早晚会遇到一个问题:提笔却不知道写什么。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因为“无话可说”而搁笔,就要有意记录想法和灵感,形成以后可用的“存货”。具体而言,养成“备货”这个习惯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完全没有“备货”意识。这时,写作者往往在动笔时才开始想“我要写什么”,然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如果有想法,但是没有用于记录的工具,处于这个阶段的写作者是不会想办法记录灵感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写作者迟早会“无话可说”。这个阶段可能会反复几次,因为很多人会在“无话可说”时直接放弃“持续写作”,而当他们重燃斗志再次开始“持续写作”时,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有灵感就记录下来。在经历了“无话可说”的阶段之后,部分写作者会进入第二个阶段,他们会注意到头脑中不时出现的灵感,这些灵感可能是一句话,甚至只是几个词。这些“灵感”稍纵即逝,需要及时记录。记录这些灵感也是有方法的:不能只记录几个词、几个字,而要将碎片化的想法补充完整,这样,“灵感”才会成为日后可用的“种子”,而不是让人不知所云的“残片”。把脑中的词句记录下来,稍加完善,形成简短的观点或者是提纲,再注明大致的写作思路以及相关素材。

第三个阶段,主动收集、借鉴、思考。由于写作量加大,写作者会发现“灵感”可遇不可求,只靠“灵感”写作仍然是“靠天吃饭”而不是“靠人吃饭”。而“持续写作”恰恰就是要做到“靠人吃饭”。在这个阶段,写作者越来越明确地在生活中问自己以下问题:“某件事情可以引发我什么样的思考?能否将这件事写成文章?这件事可以作为哪方面的写作素材?”在不断自问自答中,写作者将越来越留心生活,主动探究事情背后的原理并加入自己的思考。

收集、借鉴、思考的过程也体现在写作的技巧上。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经常会发现“言不由衷”,心里想的一到笔下就变样走形了,甚至干脆就是“千言万语道不出”。这时写作者就会逐渐有意识地观察和模仿别人的写作方法——通过阅读有关写作方法论的文章和书籍以及分析写作高手的文章,并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运用和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字风格和写作方法。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写作者甚至会开始关注他们以往反感的作家,以期从他们的文字中找到方法上的优点为自己所用。

第四个阶段,以写研究报告的方式写作。直到上一个阶段,写作者都还是“经历事件——受到启发——形成写作素材”,他们无需另行查找资料(或只需查找少量资料)就能把思考转化为文字。随着思考水平的提升,他们要写的东西会超出他们当前的知识储备,必须要为写作专门收集信息。这时,他们开始将想到的写作思路作为初步指引,然后收集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以此为基础写作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文稿。此时“写作”就成了“专题研究”。

(三)其他方面生活习惯和节奏的改变

持续写作还会带来其他改变。要做到持续写作,就要在写作之外花大量功夫:为了“每天早上起床就写作”,就要保证早上有充足的时间,也就要早起;为了获得更多素材,就要观察生活、随时思考、深度阅读……“持续写作”如同金字塔顶端的宝石,“写作之外”的好习惯就像是托起这颗宝石的金字塔,塔基的面积就如同这些习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要想将宝石越托越高,金字塔就必然越建越高,塔基的面积就必然越来越大。为了持续而高质量地写作,作者必然全方位改造自己的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再次)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习惯的初期要降低期待,将习惯“微缩”到现有的能力绝对可控的范围内。每个人养成习惯的节奏是不同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养成一项习惯的平均耗时是66天,有些人需要的时间更短,有些人则更长。具体到写作这件事情上,一些动力充足的人一两个星期就能做到每天写上千字,而另一些人则要反复好久才能做到隔三差五地写两三百字。如果培养习惯时没有太强的动力,可以采用“开源节流”的策略:一方面不断探索写作的动力源,找到最让人心动的写作理由;另一方面降低短期期望值,有意识地在“写得顺手”时记好写作思路然后搁笔,让每天的写作在快乐和成就感中结束。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的极限是绞尽脑汁才能写出600字,那么在习惯养成的初期,你不妨在写完300到400字的时候搁笔,给自己留下“我明天肯定可以继续写”的好印象,这样能让你每天信心满满地写下去。

第二,同时养成多个和“持续写作”相关的习惯时要分清主次,对主要习惯以“不中断”为目标,对次要习惯则不妨放松要求,等主要习惯养成后,再专心培养。这一点其实是第一点的延伸。例如,在养成“每天起床就写作”这个习惯时,写作者可能已经因为“断货”而“无话可说”而需要养成“备货”的习惯。在同时养成两个习惯时,写作者可能顾此失彼,当天动笔写了文章却忘了积累素材。这时,写作者可以将“每天起床后写作”定为主要习惯,保证每天起床后或多或少写上一些内容。对“备货”的习惯,写作者不必心急,大可抱着“有胜于无”的心态,记得“要备货”,而手头也有素材时就记录;如果忘记“备货”或者是没有素材,就等以后想起来了再积累。不必自责,更不要因为忘记一次就放弃积累素材。在断断续续地培养次要习惯时,写作者要相信,只要认真做过的事情,做了就必然有效果。只要把每次的成果积累下来,即使做得断断续续,也比因为一次没有做到就永远放弃要强。等到写作者已经完全习惯了“每天写作”,就可以将培养习惯的主要精力放在“每天积累素材”上,同时告诉自己“这件事情我其实已经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也没有那么难”,以提升自己培养习惯的信心。

总之,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有方法能让我们在持续做下去的同时,保护和培养我们的自信,让我们不因为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而放弃,我们就应该采用这种做法,哪怕这种做法的见效要慢一些。这些看上去“慢一些”的方法,其实恰恰是最快的方法,因为那些短期见效快的方法会带给我们大量的压力,让我们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半途而废。不仅如此,由于那些拔苗助长的方法给我们带来了痛苦的体验,我们下次再培养这个习惯时会更加困难。培养习惯的过程,绝不是苦哈哈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哄着自己不断往前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目的地的过程。

1.《如何设计文字阶梯式、阶梯式问题设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设计文字阶梯式、阶梯式问题设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218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