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年

刘备投奔刘表:转折点

公元201年,受曹操逼迫的刘备无处安身,只能到荆州投奔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荆州是刘备的福地,他在这里遇到了诸葛亮,开始了崛起之路。

其实两三年前,刘备已经投靠了曹操,也打算跟着曹操好好干。他自老家涿郡起兵讨伐黄巾以来,始终颠沛流离,先到幽州投奔公孙瓒,又到徐州投奔陶谦。后来陶谦病死,刘备才靠着宽厚、仁德及颇有些战功的背景,得到徐州这个地盘。但徐州是个四战之地,没多久就被吕布抢去,吕布容不下刘备,刘备只好投奔曹操。曹操早已听说刘备的德名,所以对他礼遇有加。帮其灭了徐州的吕布,还上表朝廷,让刘备当了左将军。每有大型宴会,曹操都让刘备跟他同桌用餐,出行还乘同一辆车。刘备对这种境况很满意,毕竟曹操此时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依托于他,总比四处被打强太多了。倾心依靠曹操的刘备,也顾不上自己是汉室宗亲,而汉献帝受曹操摆布的困境。汉献帝不甘被曹操控制,用鲜血写成诏书,藏在衣带里,交给国舅董承,让他组织反曹联盟。董承觉得刘备是汉室宗亲,又能文能武,是个英雄,所以拉他入伙,但被刘备拒绝。

如果没有意外,刘备可能就这般过日子了,然而事与愿违,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现实很残酷,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是说曹操有一次请刘备喝酒,两人谈起天下谁算得上真英雄,结果曹操说,只有你刘备和我曹操算真英雄。袁绍虽然统一河北,但为人不行,心胸狭窄,还没有主见,而其他各路诸侯就更不足挂齿了。刘备听了这话,筷子都吓掉了:我本想在你手下安安生生过日子呢,你却说我是跟你一样的大英雄!刘备因此断定,长久下去,曹操必定容不下他,开始考虑脱身之计。可能觉得反正早晚得跟曹操反目吧,刘备找到之前被他拒绝的董承,正式加入反曹的衣带诏联盟。不过虽然结盟,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刘备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没多久,刘备等来了逃跑的机会:曹操让他攻打袁术。这之所以是个好机会,一是可以不需要与曹操在明面上闹掰,二是能带走军队,明目张胆逃离曹操的大本营许都。但他也需要地盘,所以打败袁术后,刘备用突袭的方式,斩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将车胄,重新占领了徐州。

但为了尽量推迟跟曹操翻脸的时间,刘备写信给曹操说,是车胄不仁在先,自己才动手杀人的。曹操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大动干戈。然而没成想,衣带诏事件败露了,董承等一干人等被曹操杀死,曹操这才知道,刘备在许都时,就已加入反对自己的联盟,大为震怒,于是亲自挂帅到徐州征讨刘备。

将寡兵微的刘备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队伍四散奔逃,他的左膀右臂关羽张飞,一个投降,一个不知所踪。刘备也往北投奔袁绍。然而刘备逐渐发现,袁绍确如曹操所说,无能又心胸狭隘,他不肯听从许攸的良策,致使许攸投奔曹操,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辉煌胜利。袁绍在官渡惨败后,元气大伤,也无法庇护刘备,刘备只好转向南方,投奔同是汉室宗亲的荆州刺史刘表。

结论:因为此时曹操的重心在北方,没有精力大举南下,所以刘备可以安心在荆州休养生息,发展势力。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三国史上的经典篇章也相继发生,刘备终于时来运转。

公元205年

曹操统一河北:袁氏覆灭

公元205年,袁绍长子袁谭在曹操的军事进攻下战死,其占领下的冀州、青州全部归了曹操。同年,袁绍集团下的并州、幽州也全部被曹操占领,至此,原先归属于袁绍的黄河北岸四州,全部成为了曹操的地盘。

官渡之战后,袁绍抑郁成疾不久病逝。其子侄分守四州,看似稳固。但再稳固的政权也架不住内斗,袁绍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争夺继承权的斗争,最终断送了河北基业。

按规矩,作为嫡长子的袁谭是继承的不二人选,但袁绍去世时,袁谭正驻守青州,而留在大本营邺城(隶属冀州)的袁尚,在谋士审配等人的拥护下,抢先上位,奔丧回来的袁谭心有不甘,与弟弟袁尚的矛盾立刻升级。但此时两人尚未撕破脸,所以在曹操想趁着袁绍新丧时机夺取冀州时,两人合力抵御,曹操没有占到便宜。这时曹操的谋士郭嘉出主意说,袁谭和袁尚的夺位之战才刚刚开始,他们二人的力量都不弱,如果我们攻打太急,他们一定联合对付我们。但我们如果暂缓攻击,他一定又起内斗,等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更好。

曹操同意郭嘉的见解,遂传令回军,驻足观望二袁动向。果然曹操一走,两兄弟就大打出手。先是袁谭领兵攻打弟弟的邺城,但因为他的大本营在青州,调往冀州的兵力有限,所以连番遭遇失败,先退守冀、青两州接壤处的南皮,后又退回青州境内的平原县。而袁尚则将大举进攻,将平原团团围住。

走投无路的袁谭,竟派人向曹操求救。他向曹操承诺,打败袁尚后,跟曹操共分冀州。曹操等的就是这一天,他一边稳住袁谭的情绪,向其下聘,令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一边不急于奔赴青州解救袁谭,而是来了一招“围魏救赵”,直接围攻袁尚的大本营邺城。曹操命人在邺城周围挖四十里深沟,引附近的漳河水灌入城中,城中军民饿死淹死者无数。袁尚无奈,撤了对袁谭的围困,引军驰援邺城。曹操却分兵等在半路,以逸待劳,给袁尚迎头痛击。袁尚不敌,带少数残兵去幽州投奔二哥袁熙。邺城没有外援,最终被曹操攻破。

袁谭继续作死,袁尚的危机刚解除,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也不管能不能打得过曹操,就公然不履行分冀州之地承诺,抢先占领五个郡,只给曹操留了个邺城,又把袁尚丢下的零散部众收归己有。其实袁谭就算不犯错,曹操也未必容得下他,更别提公然违约了。曹操退回袁谭女儿,起兵征讨袁谭。袁谭根本不是对手,一路奔逃,最后被乱军杀死。袁谭占领的冀州和青州,全部落入曹操手中。

此战之后,黄河北岸的四个州,还归袁绍集团的,只有袁绍侄子高干占领的并州和袁熙占领的幽州。但因为主力袁尚、袁谭势力覆灭,另外两州已经难以立足。没多久,高干就为曹操所败。而幽州袁熙的手下焦触和张楠,看出袁家没有前途,竟联合叛变,驱逐袁熙和袁尚,向曹操投降。二袁先逃往乌桓,后又逃亡辽东,最后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杀死。河北四州,终于全部归于曹操。

结论:在此之前,占据河北四州的袁绍,一直是实力最为雄厚的诸侯。但却因为内斗问题,兵败如山倒,顷刻间河北就被曹操统一。而占据了河北的曹操,也取代袁绍成为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袁绍是因为官渡之战而死袁氏覆灭吗?官渡之战只是元气大伤,真正覆灭的是团结!

公元207年

曹操大破乌桓:斩草要除根啊!

公元207年,曹操从邺城出发,向北征讨乌桓。

这一年的年初,曹操的大军基本上肃清了河北的袁绍余党。袁绍的大儿子袁谭被杀,二儿子袁熙、小儿子袁尚投奔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乌桓。大胜之后,曹操在邺城赏赐功臣,二十多人封侯,算是为起兵十几年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曹操手下的大将们得了赏赐,士气高昂,曹操就打算一鼓作气消灭乌桓。

然而,曹操的大多数部下都不同意北征乌桓,他们觉得南边的荆州牧刘表和刘备才是威胁,应该先消灭。其实曹操早就想南征刘表。六年前,官渡之战后,曹操就想南征,结果被荀彧劝阻。荀彧提醒曹操,应该趁着袁绍元气大伤的机会,彻底平定河北。曹操醒悟过来,这才开始专心剿灭袁氏三兄弟。曹操已经下定决心要消灭乌桓。他明白乌桓一直在支持北方的几个军阀,现在又收留了袁熙、袁尚,如果不消灭乌桓,北方就不可能安定。他命人开凿通向大海的平虏渠和泉州渠,为运输给养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是统一思想。谋士郭嘉是曹操唯一的支持者。郭嘉对众人说:乌桓仗着地处偏远,肯定不会严密设防,如果我们突袭,肯定能成功。袁绍一直和乌桓关系很好,袁氏兄弟跑到那里,借助乌桓的力量,早晚会成为心腹大患。至于刘表这个人,只会夸夸其谈,他心里清楚自己管不住刘备,所以不会把军队给刘备率领来偷袭许都。郭嘉的分析有理有据,众人也就不再多说,于是曹操立刻起兵。

邺城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而乌桓所在的柳城在今天的辽宁省南部,这段路程不算近,中间又有大山阻拦,曹操大军携带辎重,行进得非常缓慢。郭嘉建议曹操,放弃辎重轻装前行。曹操快速行进,结果遇到了大雨,被困无终(现天津内)。

曹操原计划是突袭,现在却连行军都成了问题。曹操军中有一个谋士田畴,是无终本地人,曹操问他该怎么办。田畴说,这条路夏天太泥泞,肯定走不通,但是西边的山里有一条小路可以走,我们可以假装退兵,然后走小路攻其不备。曹操听从田畴的建议,开始制造撤退的假象,在路边立起大木牌,上面写着“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明着告诉乌桓,我们走了,秋天再来。乌桓单于踏顿真的天真地以为曹操撤退了。

曹军走小路,翻过大山,直奔柳城而来。乌桓发现曹操的时候,双方的距离只有二百里了。仓促之间,蹋顿和袁熙、袁尚带着部队迎击,最终两军在白狼山相遇了。

曹操的军队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很多人连盔甲都没有穿,看见密密麻麻的乌桓骑兵叫喊着冲过来,全都害怕了。曹操登高远望,发现乌桓骑兵人多,但是并没有结成阵型,只是一味向前冲而已。曹操让大将张辽举着自己的军旗做前锋,带骑兵猛冲,乌桓军一下就乱了。张辽在乱军中斩了蹋顿,乌桓全面溃退,投降的有二十多万人。袁熙、袁尚兄弟侥幸逃脱,投奔了割据辽东的公孙康。众人都劝曹操乘势消灭公孙康,曹操说,我已经让公孙康杀袁熙、袁尚了,不用麻烦了。曹操带兵返回。没过多久,公孙康果然杀了袁熙、袁尚,把人头送给了曹操。众人问曹操原因,曹操说:公孙康向来忌惮袁氏兄弟,我要是去打他们,他们肯定联合抵抗,不打,他们就会自己内讧。

曹操自此消灭了河北的敌人,回邺城途中,在海边写下了名篇《观沧海》。他心里明白,北方从此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事,终于可以开始南征,向扫平天下的目标前进了。

结论:大破乌桓,标志着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1.《三国时期如何占领地盘、三国时期汉中是谁的地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时期如何占领地盘、三国时期汉中是谁的地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34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