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深秋,国民党军已经在淮海战场败仗累累。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被围,蒋只得将主力第十二兵团也投入了淮海大决战,此兵团的司令是“书呆子”黄维,副司令是狡猾多疑的胡琏,但是胡琏因父亲病危又加自己牙疼,请假去了汉口。

所以,11月8日,黄维连军事会议都没到上开,自己直接率部队快马加鞭赶去淮海战场,救援徐州。然而一路上不断有我军小部队和地方武装加以阻击,11月19日,黄维兵团勉强挣扎到蒙城,听了杨伯涛的建议后,原本准备等吴绍周的八十五军赶来,集结蒙城。但蒋严令十二兵团速解黄百韬之围,不让其停留,黄维无奈继续孤军冒进,一路远道疲劳。

11月22日,蒋介石第七兵团在碾庄战场上全部被歼,黄百韬阵亡,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取得胜利。那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应当向哪里呢?毛主席与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和粟裕原本预定了先打邱清泉、李弥,得知黄维孤军已经入阵,随之改变计划。

11月23日,总前委判断歼灭黄维的最好时机已到。刘、陈、邓一齐致电毛主席:“我们决心先打黄维”。次日,毛主席复电批准,要求粟裕配合,并告知: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粟裕收到电报就把手中的兵力分为了三路:中野11纵队和其它三个纵队打黄维,三个纵队加江淮军区两个旅阻击李延年和刘汝明,隔断其与黄维的联系,剩下8个纵队负责阻击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令其无法南下增援。

从23日开始被围,黄维兵团逐日派出部队向双堆集周边猛扑,十八军20多辆战车轮番出动,战车轰鸣,鏖战开始。蒋经国也乘专机在双堆集上空为官兵们喊话加油,场面一度激烈。解放军战士们凭借围墙沟壕死死地坚守着,黄维部队伤亡已经很大,但是迟迟无法攻下双堆集西南的马庄。25日,黄维兵团被围困于双堆集,面对的是我30万大军。26日,我军逼近作业的战壕接近黄维兵团的基地,距离之近连双方咳嗽声都能听到,情况危急之下,吴绍周的八十五军已经赶到。

其110师师长廖运周恰是我党地下党员,黄维丝毫不知,并自鸣得意地挑选了包括廖运周在内的4个师齐头并进,进行突围。廖运周将情报带到我军阵营,并表示第二天会借机起义。27日,在黄维的“关注”下,廖运周起义成功。

12月2日,我军将黄维12万兵压缩在纵横五公里的狭长地区。为了尽快将黄维兵团全部歼灭,刘、邓、陈决定调集华野七纵、十三纵和特纵炮兵一部,加强总攻击。

6日,总攻开始。10日,八十五军23师向我军投诚,黄维怒火中烧,不惜命杨伯涛向我军投掷毒气来试图缓解困境。然而就在尖谷堆西南,我军一次次猛烈进攻,让黄维与已经赶回战场的胡琏孤注一掷,商量突围。12日,刘伯承和陈毅敦促黄维尽快投降,但黄维仍负隅顽抗。我军调整部署继续再战,直到15日午夜,黄维兵团被全歼,黄维和吴绍周被生俘。历时23天的双堆集歼灭战画上了句号,我军伤亡3万人。

之后,中野司令部在对双堆集歼灭战进行总结的时候,指出这次作战,无论是粮食弹药的补给还是医护救济,都达到了较为完满的要求。这得益于人民群众,战争时,随处可见的是运粮食、弹药和伤员的群众,是他们用小推车和扁担保证了我们部队的作战。

淮海战役是由粟裕提议发起的,而双堆集歼灭战是刘、邓、陈的直接指挥。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军区编写了《淮海大战》的话剧,但是没有提到中野,粟裕认真地对同志们说道:双堆集是中野打的,打得很艰苦,华野派了一个特纵、四个步兵纵去支援,但主要是二野消灭的黄维集团。

1.《豫说talk 淮海战役的关键一战:黄维兵团全部被歼,粟裕:双堆集是二野打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豫说talk 淮海战役的关键一战:黄维兵团全部被歼,粟裕:双堆集是二野打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