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名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李大钊先生的女儿李星华所作,回忆了她的父亲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以及对革命的忠贞不渝。
小时候读这篇文章,虽然很感动,但对李大钊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直到今年建党百年剧展播,看了很多李大钊先生的影视作品,才发觉他的伟大。
7月即将到来的暑期档,会有很多与庆祝建党百年的优秀电影作品上映,但有一部,打响了百年献礼第一炮——《革命者》。
7月1日上映,当仁不让。
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李大钊先生在1921年到1927年之间的事迹。
有观众要问:那么多优秀影片,为什么是《革命者》?
在番茄君看来,有四个原因,决定了《革命者》必须是百年献礼的头炮!
1、首先,它讲的是李大钊先生的故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对李大钊先生一生最好的注解。
出生于1889年的李大钊先生,祖籍河北乐亭县。
是最早一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同时,他也是建党后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的未来,最早一批献身的革命烈士。
1913年,24岁的李大钊远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求学,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学说。
三年后,大钊先生放弃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学士学位,回国参与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他也逐步认识到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于是便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传播者之一。
他的《青春》,高亢激昂,奋进向上,成了当时许多进步青年必备的名篇,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这是大钊先生跨越100年,对中华民族青年人穿越时空的呐喊。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一大批时代青年通过李大钊的文章转而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李大钊同志为建党所作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张作霖逮捕了大钊同志等八十余人。大钊同志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英勇不屈。
一无所获的军阀给了他纸笔,让他自己交代“罪行”,李大钊却酣畅淋漓地写下了一篇长文。
文中李大钊回顾了自己壮烈的一生,表达了自己对信仰的坚定。
1927年4月28日下午,凶残卑怯的敌人不顾广大舆论的反对,将大钊同志等二十位革命者一齐绞杀。
李大钊从容地看了看绞索,第一个登上了绞刑台,作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说完后,英勇就义,年仅38岁。
于国家来说,大钊先生是伟大的,于个人来说,大钊先生也是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作为北大知名教授,他薪水丰厚,每月有240块大洋的收入,但他把收入的绝大部分做了党费、接济了青年学生,自己常年过着“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清贫生活。
他牺牲后,家中一贫如洗,甚至连丧葬费都得靠亲友捐助。当时,各大报章都报道“李生前无储蓄,身后萧条”、“两袖清风”。
作为庆祝党百年生日的献礼片,大钊先生的《革命者》第一个上映是当仁不让的。
2、其次,因为《革命者》中饰演李大钊的,是张颂文。
张颂文,绝对是老戏骨。
虽然他起点不高,25岁才考上北电,张颂文被老师批“不合适演戏”,他一年跑360个剧组,接不到一个戏,两年期间被拒600次。
曾经是个跑龙套的演员,薪资一度一年只有1800块。
可这并不能说明他的演技不好,相反,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朱朝阳的父亲,连一个儿子报告成绩的场景,张颂文都要琢磨一夜。
出演《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时,43岁的张颂文为了演好“唐主任”这个角色,他专门去政府部门上半个月班,将领导待人接物时的神情动作都逐一记录。
《扫黑·决战》中,他饰演的曹志远忏悔戏,即兴发挥的无剧本独白,堪称神来之笔,被剪进了正片。
而在《革命者》中,光是扮相上,张颂文老师与大钊先生很像,坚定的眼神,沉稳的气质,浓密的八字胡,都做了神还原。
当然,对于这位伟人的演绎,张颂文压力很大,因为整个互联网上能找到的李大钊的影像只有十几秒,那是李大钊1927年在苏联参加会议发言时的一段黑白影像。
张颂文说:“几乎什么都没有,关键是没有声音。”他只能反复地依靠那段影像去重建“李大钊”,推敲他在说什么,试图给他配音。
后来,张颂文发现了一些东西,比如李大钊在说话时,主题未必宏大,情绪未必激昂,但手势很丰富。“他是说话时会用上手势的人,我觉得他必然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张颂文说。
预告中,我们看得出张颂文对大钊先生揣摩的结果,他把大钊先生那种演讲的气势,演得十分有感染力。
”这或许是我和他的共同之处,能感受到别人的愤怒,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悲伤,也能够感受到天下人的情绪。”张颂文说。
尤其这个眼含热泪的预告结尾,简直神来之笔。
“帮我看一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
看到这一幕,观众们都会泪目吧,张颂文感染力极强的表演,也体现地淋漓尽致。
3、从预告看,《革命者》无论在运镜上还是电影质感上,都十分用心。
开场那个李大钊在监狱缓缓转身的画面,镜头语言就很丰富。
整个画面都是极冷的色调,唯有大钊先生的头顶有一束光。
这束光不仅是监狱天窗的阳光,更是大钊先生为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曙光的意思。
大钊先生缓缓转身,翘起二郎腿,表现出他的从容,这和史实是相符的。
他从未被反动军阀吓到过,从被捕到就义一直很从容,先烈的伟大就这样,一目了然。
另一个镜头也极具艺术感,大钊先生在监狱“触摸”阳光的镜头和他在家读书触摸花朵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就像两个平行时空。
一个是旧世界,一个是新世界,而他,正是这两个世界的衔接和转变。
4、最后一点,《革命者》有着电影作品难能可贵的,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观众的真诚。
短短的一分多钟预告,就有诸多画面可以寻到历史的脉络。
反复出现的大钊先生在狱中的镜头,就是张作霖在北京逮捕大钊先生的史实。甚至连焚烧资料这种细节都体现了出来。
预告中也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陈独秀的饰演者是我们熟悉的影帝秦昊。
电影中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残酷,
也有宁汉合流的虚伪,
有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的激情,
也有先烈们赴死前的从容。
历史书上的一桩桩一件件,我们都能在《革命者》里看到。
电影用温润的镜头,把大钊先生拍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温暖的人。自此他不再是历史书上那位共产主义先驱,而是具象化,就像我们记忆中的长辈一样,亲切自然,鲜活生动。
7月1日,这部《革命者》,番茄君已经期待已久。
相信这部百年献礼头一炮,不仅会打响,更能响彻云霄,载誉归来。
1.《电影烂番茄 我预言,这部电影中的李大钊形象,将成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影烂番茄 我预言,这部电影中的李大钊形象,将成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