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灿星河,老乐斗胆鼓唇舌。看到“延津口袁曹二番激战,曹操凭借着三大巧合,见证关云长拖刀诛文丑”这样一个标题,不知道有多少三国迷,听过这个版本的故事。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名声大振,但过程多少有些争议,因为颜良阵亡,被很多人看来是关羽的突然袭击,未必是真本事,或者说运气成分不小。可无论争议如何,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合理的,更彰显出了关羽的神勇。但是在诛文丑方面,就更让人不可思议了,因为文丑是可以轻松打败张辽徐晃两大名将的,而关羽在张辽徐晃面前,根本没有碾压的优势,这是关羽亲口承认,也经过实战检验的,更何况文丑跟少年赵云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

由此可见,文丑实力之强,而颜良与之齐名,可是关羽打文丑,只是三个回合,就让这位一流名将心虚败退,较真的三国迷,怎么都想不明白。也正是因此,关羽偷袭说,才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甚至在如今,还有各种不太客气的评论,在老乐的评论区,这种言语也不少见。当然,老乐无意挑起口水战,只是就事论事,想找一些相对更合理的解释,因此,评话版《三国》,在这方面,要比《三国演义》描述的更合理。

首先,评话《三国》的作者张国良先生,就肯定了颜良文丑的实力,也说如果是正面交锋的话,关羽打这两人很吃力,运气成分很重要。只不过颜良的结果,变化不大,而到了文丑那里,巧合就更多了。简单地说,一共有三点:第一,文丑发兵打曹操,要给颜良报仇的时候,曹操担心关羽立功太多离自己而去,所以没有带关羽到延津口。结果曹军被文丑冲击的溃败,文丑一看可以生擒曹操,也就顾不上报仇,直追曹操而去,结果,追着追着,跑到了一处鱼塘旁边,原本的直线追击,变成了绕圈追击,这才给了曹操逃生的足够机会,这个鱼塘正是第一个巧合。

第二个巧合就是关羽出现,他为什么要私自行动呢?原因很简单,他反正没事儿,曹操也不用他,就想出来打听刘备的下落,结果走到鱼塘附近,正遇曹操和文丑。其实这就是曲艺中常见的“无巧不成书”,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也无可奈何。更何况,第三个巧合算是做到了一俊遮百丑,那就是关羽救下曹操后,开始跟文丑交战,两人一过招,关羽发现,这文丑真的惹不起,但关公怎么能是认输的人呢?于是,关云长决定用拖刀计,也就是评书中常见的诈败,然后突然冷不防回头反击的套路,无需深究。

就在关羽和文丑大战的这段时间里,曹营众多残兵败将才重新聚拢,并且找到了曹操,将之保护起来,同时为关公观战助威。当关羽开始用拖刀计时,所有人都以为关羽败了,跟云长关系最好的张辽立刻请战,要去帮助关羽,却被曹操制止了。理由很简单,曹操认为关羽是诈败,有办法击败文丑,故事的结果当然也是这样。但问题是,小说里的曹操难道比张辽更懂刀马招式吗?当然不是,原来,曹操也知道关羽长留不住,因此,他反而希望文丑替自己除掉刘备的虎将,所以他才找个托词,禁止张辽助阵。而这个巧合的结果,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经过评话《三国》的改编,关公拖刀诛文丑的故事,就让人更容易接受了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评话《三国》,还是《三国演义》的武评争论,在专家眼中,是细枝末节的,过于看重这些,似乎就成了对名著的“买椟还珠”,甚至对民间艺人突出兵马交战的改编行为,更是看不起。可问题是,《三国演义》之所以这么成功,究竟是因为大多数人喜欢武将的故事,还是所谓的文学艺术性呢?这就像基础和塔尖的关系一样,何必要厚此薄彼呢?更何况,如果某专家真的连三国武将的简单粗暴都不感兴趣的话,他又是怎么开启研究三国名著大门的呢?如果真的只是因为应试的话,能研究好吗?

1.《老乐说历史 延津口袁曹二番激战,曹操凭借着三大巧合,见证关云长拖刀诛文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乐说历史 延津口袁曹二番激战,曹操凭借着三大巧合,见证关云长拖刀诛文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141.html